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新闻中心
文章标题: 《【搜狐】“语文味”,它的探讨方兴未艾》
出处:搜狐网      阅读次数:89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搜狐】“语文味”,它的探讨方兴未艾

原题:浅谈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它的探讨却方兴未艾

摘要:“语文味”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关于它的探讨却方兴未艾。“语文味”到底应该如何界定,这个概念的提出与语文课有何意义,我们讨论它的价值何在,达到它又有哪些途径,关键和根本是什么,笔者试综合各方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以上问题作一探讨,希望能为语文教育教研添砖加瓦,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教学;缺失;回归

目录

引言 4

一.功利主义盛行造成的缺失 5

(一) “政治”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5

(二) “考试”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5

二.课改失位造成的缺失 6

(一) “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6

(二)“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7

三. 如何让“语文味”回归课堂 7

(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7

(二) 保证文本解读的合理性正确性 8

(三) 提升语文课堂的情趣性 8

(四) 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 8

四.如何提高自我素养 9

(一)力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 9

(二) 力争较高的“个性化”水准 9

(三) 促成情感共鸣 9

结论 10

致谢 10

引言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在我国已实施将近十年,对于语文课堂的活跃度也明显的提高了很多。与此同时,在课改新浪潮的冲击下,语文课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变味”、“串味”问题,对此,程少堂在2003年提出了“语文味”的概念。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的生命体验以及学生的个性,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为宗旨,通过语言的品味、境界义理的阐发以及思想情感的激发等手段,从而体现出语文课堂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文化氛围。

语文味是评定一堂语文课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若语文课没了语文课,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仅剩外在的虚空形势而丢了真正重要的本质东西。就当前的语文课堂来看,很多老师往往更注重形式上的东西,将过多外来的东西搬上了语文课堂,跳唱画演各式花样层出不穷,这反而虚化了语文课堂,使课堂完全丧失了语文味。什么才是真正充满语文味的课堂?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来理解就是要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在一起,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充分体验到语文课“动情诵读,静情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以及“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那么,到底是什么让现今的语文课堂缺了“味”呢?

一.功利主义盛行造成的缺失

我国现今的教育从一些方面来看是急功近利的,很多学校往往更注重数学、英文这类实效性更强的学科,这样就使得语文长期处在一个附属地位,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减和忽视,从而失掉了当代语文教育的本色和初衷,语文课也因此“失了味”,渐渐的远离了它必备的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

(一) “政治”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自我国建国以来,语文课的中心观念似乎一直就处在一个游离模糊的状态,而在很长一段时期,“政治化”成了它主要的异化形式。语文教材内容也紧紧的围绕着“政治”“革命”的主题。后来的教材虽然经过了多次修改变换,但其政治化的思想却没有得到多大改变,

不论是从教学大纲还是教学文本来看,都明显强烈的体现出了语文这个学科所承载的沉重的政治功利主义目的。另外,从文本的解读来看,也同样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其课文的课后提示是这样的:“······在封建制和旧礼教的统治下,妇女的生活一钱不值,像祥林嫂这样的到处都是······只要有阶级存在,吃人的旧礼教就会继续维持下去,劳动人民的生命就绝对没有保障······”这样的解读角度比比皆是,譬如解读《雷雨》,必要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解读《白杨礼赞》必要说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意志。似乎从“政治”和“阶级”来解读课文文本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定式,文本主题思想也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文本语言表达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过多的是批判和揭露,课本中的人物被贴上各类标签,像祥林嫂就是下层阶级的代表,周朴园就是资本阶级的代表,人物本身丰富的感情个性被完全忽视,只剩下空洞乏味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二) “考试”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政治化”的语文有了更多的文学味,但同时语文教育已陷入了另一种误区,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进行的,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的中心自然就不是语文是否有“味“了,“填鸭式”、“罐装式”,使语文的教与学,完全机械化模式化了,也日渐走向异化。

教材必考课文、习题、试题反而被老师学生高度重视起来,课程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按照考试大纲和课文文本来,同时配合大量的教辅资料和练习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占用了学生本该用于课外拓展阅读的时间,也严重的压抑了语文学科应有的丰富性、人文性和多样性。标准化机械化的应试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形成了标准的定式思维模式和机械化的学习方法。教材文本被肢解为一条条的教学目标和一道道的应试习题,对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追求让语文的学习变得索然无味。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却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异化成了单调陈腐的考试课,不仅没有使得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反而浪费了学生的精力,无端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二.课改失位造成的缺失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确实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教育思想、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方面均有所转变,也呈现了不少新气象,但并未改变语文缺“味”的现状。

(一) “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这使得语文的学习与社会背景以及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即“大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大语文”观主张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同时也将教学范围向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拓展,将语文与学生的家庭、校园以及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全面拓展学生的相关智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从而让学生接受到更全面、高效有利的培养。

“大语文”观的重视与推崇,使得现代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从概念性质来看,它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喧宾夺主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很多情况下,语文课堂常常成了科普课、生活健康教育课、时事政治课,杂七杂八的知识拓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和提升学生的兴趣,但若把握不好,就完全失掉了语文课的功能,不自觉的就把语文教育搞成了泛化教育。

(二)“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这也是新课改趋势下带来的显著改变,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必须要明确的是,多媒体仅仅只是一种教辅的工具,不能过分的依赖和滥用。虽然它可以通过声音、画面、视频等更直观生动的反映出文章要表达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对于所有教学内容都是适用的。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很多时候更需要的是感性的理解与体会,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它更具情感性、隐喻性、含蓄性、灵活性和模糊性,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反而不能传达出文学语言的内涵以及其丰富的意境和想象空间。

多媒体的滥用,表面上来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加直观形象了,但若不加以选择斟酌控制,则会大大限制住学生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意境表达变得更为狭隘。就比如像《桃花源记》等这篇文章我以为不必要,因为桃花源本身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这个桃花源的美好境界就可以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来想象构建。

三.如何让“语文味”回归课堂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正确的教学观念对于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什么样的教学观往往决定了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因此,要让语文课体现出语文味来,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观。

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更好的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于语文学习也是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就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的注重分数、标准以及各种技巧方法,而更应该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现今的教育中,教师们往往更加关注政治、教学考试,却偏离了最重要的“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让语文缺失了最基本的情感和人文味道,沦为空洞的文字游戏。“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着眼于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也更加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二)保证文本解读的合理性正确性

要发挥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就必须确保其教学内容保留了语文的本质内涵。在解读课文文本时,对其主要要表达的内容主题思想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当今语文教学承载的东西太多,价值、情感、素养、政治、社会等等,这就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繁荣庞杂的感觉,对语文内容的解读反而缺失了。对文本的解读,其视角出发点首先要体现语文意识,明确文章解读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情感表达。具体可以从课文的语句、说明方法、结构等方面对文本知识进行深度挖掘。

此外,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要有整体观念,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奇。虽然新课标倡导多元解读,但并不等同于漫无边际、毫无主张的解读。在一定的层面上,要有取舍,即教学内容的合理甄选。比如说要上一篇说明文的话,就注重让学生掌握说明特点、说明方法的区分、层次的划分、信息的筛选等。这样侧重点的取舍才能避免学生蜻蜓点水式的理解,真正达到高效课堂。

(三)提升语文课堂的情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可以使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语文的情趣性并不完全等同于趣味性。语文课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一味的追求新颖有趣,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感悟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魅力。比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朗读等方法让学生真切体会其文字韵味。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让他们声情并茂的多读几遍,这样再来比较分析,自然就很容易理解了。

(四)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

要使课堂散发出浓烈的语文“味”,那么教师也应该一身都是“味”,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应具备相应的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课程开发、语言表达、活动策划能力。如果一位教师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做基础,在课堂上常常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这样的课堂必定会是充满着“语文味”的课堂。

四.如何提高自我素养

(一)力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熏陶过程,而要熏陶学生,教师自身就必须要具备深厚的文学积淀。于此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若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名著的印迹以及几个自己所钟爱的作家,仅凭大纲作为教学指导加上干枯乏味的课文讲解,这课堂语文味想必也是难以产生和发挥出来的。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作用,所以,课堂语文味与老师的素养是紧密联系起来的。

(二) 力争较高的“个性化”水准

不同的语文老师,其自身的性格、气质、特长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使得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方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死板的套用一种教学模式,每个教师都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把课堂特色更好的凸现出来。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就尽量真诚这也一样可以打动学生,从而创造出一个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但不能擅长什么就教什么,或者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是将教师的特点充分展现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理解,其关键还是要择选出最具教学价值的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 促成情感共鸣

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师生认识文本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而能否掀起情感“共鸣”,是实现有味课堂的关键。教师讲课冷冰冰,似三九之寒冬,象机器人行走,虽有声而无情。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死水一潭,怎么能有味,只有情感交流充分、沟通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有味的课堂。

然而,正所谓“说的容易,做到难”,要促成情感的共鸣又谈何容易,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这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

本文通过对课堂“语文味”缺失以及怎样让语文味回归课堂做了相关的分析,对“语文味”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语文味的回归,不仅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操作,更关键的还是教师理论认识,自我素养的提高。语文味的回归,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啊,无“味”的课堂已经太久,有“味”的课堂亟待起步!

致谢

这篇针对语文课堂语文味的论文到这里就完成了,这其中,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在这过程中给我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是你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是你们的教导和帮助让我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是你们的培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成就。在此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每一位在大学陪伴我生活学习的伙伴们,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点点才构成了我精彩的大学生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源地址:
 
 
 
 


最后更新[2018-8-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