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先锋人物
文章标题: 《【人生】程少堂:我们的人性有多少亮度》
     阅读次数:82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生】程少堂:我们的人性有多少亮度

少堂志林(563):我们的人性有多少亮度

2016-5-15 19:1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15136

 

 

    2016年5月12晚上,深圳市6名师工作室联席教研活动之后,晚上6个工作室主持人和部分成员与外省专家餐叙时,我不是委婉,而是当众很直接地提醒在坐的最近几年很顺利的一位名师某件事情。我说的大意是,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互相帮助的一生。完全不需要别人帮助就能成就事业的人有没有呢?也许有,但即使有也是极少的。对绝大部分人而言,在关键时刻,关键事件,得到关键人物的帮助,对人生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这就是所谓“贵人相助”,也就是所谓的“幸运”。当这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们顺利在位或得势之时,我们记得感谢他们,和他们以及他们的亲友走得很近,这当然不错。但世事难测,曾经的贵人,有可能历经人生的挫折或重大挫折,一夜之间变成地位普通的凡人,有的甚至身陷囹圄。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对待曾经的贵人和他们的亲友,是刻意保持距离呢,还是在需要帮助之时力所能及地主动伸出关怀之手,这就看出我们的人性有多少亮度了。我说你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应该做得更好。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看报,从报纸上读到一篇和我上述观点很相近的文章,题目是《小人物的生命亮度》,我从网上找到这篇文章,下载附在我这篇随笔的后面,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学习,欣赏,共勉。

 

题目:小人物的生命亮度

马少华

  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绝对是一位顶级的民族英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再加上一首《过零丁洋》,就像岳飞有《满江红》、诸葛亮有《出师表》一样,更让他的形象光芒万丈。

  不过,现在我要说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张千载。

  张千载跟文天祥是同乡好友,从小在一起读书,被老师视为“双璧”。可惜张千载的运气不是很好,当文天祥高中状元、飞黄腾达甚至官至宰相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举人,郁郁不得志。

  文天祥知道他的才学,就想拉他一把,推荐他出来做官。但张千载心气很高,始终没有去见文天祥,一直在家里种种田,读读书,安贫乐道。

  后来到了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率军抗元失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北)被俘,一路北上押解到大都(今北京)。张千载听说后,立即变卖家产,等文天祥一行路过他的家乡时,就跑去上下打点,请求跟随文天祥一起去大都,照料他的起居。元军统帅也很敬仰文天祥的为人,就答应了。于是,一路上,张千载天天服侍文天祥,给他喂饭,帮他洗漱,像一个忠心的仆人。

  到了大都后,文天祥被关押起来,张千载就在附近找了个房子住下,每天去给文天祥送饭。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些诗文,张千载也花钱买通关系,将它们秘密带了出来,其中就包括那首著名的、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正气歌》。

  就这样,张千载倾家荡产,不避寒暑,尽心尽力地服侍了文天祥三年之久,直到文天祥被忽必烈下令处决。此时已身无余财的张千载,不知道又用了什么办法,硬是将文天祥的遗体运了出来,而且还将在俘虏营中自杀殉夫的文夫人欧阳氏的遗体也一起找来,火化后将二人的骨灰带回了老家。

  或许是文天祥的光芒太过耀眼,减弱了跟他同时代的人的亮度,但张千载的行为,很值得我们将他重新提起来。

  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张千载只是一个小人物,他终生都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带兵跟元军打过仗,甚至倾家荡产服侍文天祥,为的也是个人私谊,而非民族大义。但谁又敢说,他的行为不值得我们敬仰?

  当文天祥风光时,接受过他恩惠的人不计其数,但到他落难时,却没有人站出来,反而是从未接受过他恩惠的张千载,选择站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敬意。这种小人物的生命亮度,是任何“民族大义”都减弱不了的。后人也没有忘记这位文天祥的义友,把这种朋友之间的情义称为“生死交情,千载一鹗”(张千载号一鹗)。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让我又想起来“文革”时的一个故事。

  “文革”初期,傅雷被打成了右派,经常要接受检查甚至辱骂、毒打。傅雷是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受不了这些侮辱,就于196693日在家里服毒自尽,妻子朱梅馥也上吊自杀。

  傅雷夫妇的遗体被火化后,因为他们的长子傅聪正在英国,次子傅敏也被关进“牛棚”,再加上当时人人都噤若寒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骨灰一直放在那里,没有人敢去认领,即使是他们的亲朋好友,也都因各种各样的顾虑而踟蹰不前。

  在那样一个时代,再加上傅雷夫妇的身份,如果骨灰得不到认领,很可能会被丢弃街头。这时候,一个谁都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把他们的骨灰带回了家。

  这个人叫江小燕,是上海一个普通的女工,跟傅雷一家毫无关系,只是因为她读过傅雷的书,知道他是一个好人,不忍心让他的骨灰抛洒街头,就冒充他的干女儿,将骨灰带回了家。

  更可贵的是,江小燕不光留存了骨灰,还专门给上级写信,为傅雷夫妇辩护。可想而知,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文革”结束后,傅雷的长子傅聪返回国内,江小燕这才把留存了十几年的骨灰郑重地交给了傅聪。

  此时的傅聪,已是名扬世界的大钢琴家,就问她有什么可以报答她的。江小燕说,给我一张票吧,我想听听你的演出。

  傅聪说,那天他哭了很久,既为父母的骨灰失而复得,更为江小燕高贵的品行。

  这就是小人物的生命亮度。

  许多事情原本跟这些小人物没有多少关系,但他们却出人意料地站了出来。只是因为他们朴素地相信那个人是好人,不应该受到那样的待遇。

这就是小人物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于人的本性,而不是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干扰,所以,他们的生命才更有亮度。 

(《中年读者》2016年第5期)

2016/5/15

 

 


最后更新[2018-8-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