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影响】安徽濉溪中学黄晶晶:举箸知其味-——浅谈语文味教学法》
     阅读次数:78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影响】安徽濉溪中学黄晶晶:举箸知其味-——浅谈语文味教学法

举箸知其味-——浅谈语文味教学法

2018-8-29 00:1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堂按:今晚在网上忽然看到武汉《新课程(中)》杂志2016年第6期发表的一线中学语文教师自发学习、实践语文味教学法的文章,很高兴。高兴的是,在安徽省的农村中学,不仅有语文教师知道语文味教学法,而且还有语文教师在自发学习、实践语文味教学法。从文章看,虽然这位老师对语文味教学法的了解还不能说很准确、全面、深入,但可以说有自己的理解,实践操作也像模像样。她认为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更具活力、穿透力和生命力的语文教学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更适合现代的高中语文教学,对我们的教学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正是这种差异,使得语文味教学法以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一步步融入教学中,影响一大批语文教育工作者”,这些看法是有深度的,蛮不错。我一向认为,对提高教师素质而言,多学习、多掌握一种教学语言,特别是像语文味教学法这样一种新的教学语言,很重要。如果说舍是素质的原地踏步,入是收获与进步,那么学习、实践语文味教学法的过程就是五,不学习、不实践语文味教学法就是四,四可舍,五可入。) 

 

举箸知其味-——浅谈语文味教学法

黄晶晶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

(《新课程() , 2016 年第6期)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味教学法以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一步步融入教学中,使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中受益。

 

教法探索这几年掀起的美食热潮,使很多人都以自己为“吃货”而倍感骄傲。其实,在教学中也一样,我们只有主动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去品味,去咀嚼,才能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知道其中的味道。“语文味教学法”就是一种新型的更具活力、穿透力和生命力的语文教学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更适合现代的高中语文教学,对我们的教学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正是这种差异,使得语文味教学法以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一步步融入教学中,影响一大批语文教育工作者。

 

语文味理论与实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探索历程。程少堂先生把语文味教学法的概念初步定义为:是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师生生命体验为核心,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最近我拜读了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与课堂实录,感触颇深,在此浅谈我对语文味教学法的个人见解,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呢?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必不可少的。

 

一、语言味是语文味教学法的基点

 

语文味教学法明确主张“要抱着文本的语言打滚儿”,所以应将语言的品味放在第一位。在古代诗词中就存在对语言的比较、推敲,而比较也是分析理解语言最简单且高效的途径与方法。叶圣陶先生就曾谈过“语言比较”的作业,在我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运用过。例如,今年高三的复习材料高考 18 题逐题特训中有一道题目: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这首诗第一句中的“似”字能否换为“却”?为什么?答:不能。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作者时而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情感。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其实除了比较的方法,还有诵读、语序、语法知识等方法来体味语言。

 

二、情感味是语文味教学法的重点

 

语文味教学法强调的是将生命体验渗透到教学中,加上学生对作品及作者情感的审美体验,让情感受到熏陶,从而产生情感审美的迁移性体验,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深层文学教育的目的。比如,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应该体悟作者的“硬汉”形象。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强大的内心,永远不屈从于命运,你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永远艳丽辉煌。

 

三、意蕴味是语文味教学法的亮点

 

意蕴味主要指在叙事、抒情、议论一类文章中,语言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它也是学生在作文中难以把握的。假如,学生在写作中能写出几处有意蕴的文句,可使文章熠熠生辉,甚至能救活一篇文章。比如:前段时间高三联考中的一篇高分作文《不甘从众,方能成功》,其中的一段文字:马尔克斯说: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现代化社会,踏出我们专属的成功之路。此文妙在紧扣题意而又能充分激活自己的诸多文化积淀。文章显得充实而又灵动,信手拈来的诗文名句,不漏凿斧之痕。引用马尔克斯的名句尤为自然贴切,并赋予了新的意蕴。

 

四、文学味是语文味教学法的美点

 

语文课堂就应当有点“文学味”,能带着学生徜徉在文学世界中。文学味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就好比鱼和水,鱼儿离开了水,就会窒息甚至死亡。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蕴含厚重的人文精神,能启迪学生的内心世界,能滋养学生的心灵。但在实际教学中,文学味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是现如今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现象,语文课堂上,教师根据高考任务实行“一言堂” “满堂灌”,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堂还有味吗?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语文味教学法的精髓,使学生感受文学之美。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可取的。

 

1.读,感受课文中的文学情感2.说,提高口头表达的文学性3.写,增强学生写作的文采总之,在语文味教学法的指导下,我始终围绕这四点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成效着实很大。

 

参考文献:

饶文婷.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不失“语文味”〔J.成功:教育,20121.



最后更新[2018-8-3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