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推荐】重庆朱植莉老师对语文味本质的阐释很准确》
     阅读次数:115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重庆朱植莉老师对语文味本质的阐释很准确

2018-8-31 17:0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堂按:在网上看到这篇重庆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味本质的思考,觉得很好,既准确,又有深度,而且不片面,值得一读。作为中学女性语文教师,作者的逻辑思维相当严密,有名师风范。随着对语文味教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我愈来愈坚决反对语文就是或主要是教学语言形式的形而上学观点。) 



朱植莉:什么是“语文味”

原创: 朱植莉 

重庆市南坪中学

来源:搜狐网,源地址:http://www.sohu.com/a/246220775_372441

 



 

什么是“语文味”

作者:朱植莉


内容摘要

从语文角度审视2018年全国二卷一道历史高考题,借分析语文、历史两门学科解决同一问题的异同,展示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进而揭示出语文教育的“语文味”不只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也不只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更应该是关于“为什么这样写”的思考。知道了“为表达某种思想,作者不得不选择或者喜欢选择某种形式”,学生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去思考我想表达什么思想,最好用哪种形式,从而形成一种语言自觉。引导学生形成这种自觉的教学,才真正具有“语文味”。


关键词

语文味;语文思维;语言自觉


分析语文与其它学科在解决同一问题的差异,或许可以清楚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品到“语文味”。基于这个认识,笔者试以2018年全国二卷(文综)的一道历史高考题为例进行分析。全题抄录如下: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练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等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历史学科的一种回答。(见第1070期)


当然,这则材料要变成语文题作文题,题目最后一句“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可能会变成“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8年全国二卷语文作文题用语)。


这个作文题目,从语文角度出发,分析张之洞与盛怀宣的不同行为及其结果,可以有以下立意:


1、张之洞预购炼铁机时不听别人“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的科学劝导,后来即使有矿,有锅炉也因无合适的煤而不能炼成合格的钢铁。这一事实启示我们:思考解决问题时要有系统全面的整体观念,从实际出发,要讲科学,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绝不能头脑发热,只凭热情与愿望办事,特别是对“屁股决定脑子”的政府重要部门的重要官员来说,任何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定,都应事先进行广泛的科学论证,科学评估其可行性及其价值。


2、盛怀宣筹资200万两,开办煤矿,又贷款改进设备,才炼出好钢。这一事实从正面再次证明一个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综合性的方案,“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纠正一个错误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制定任何方针政策以及行动方案时都要小心谨慎。

……


对比两个学科的回答,你可明显地意识到语文较之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就这则材料而言,没有历史专业知识的人不知道盛怀宣的商人身份,难想到“洋务运动”官商不分的弊端,也就少有人能提出“政企分开”这样专业的现代企业发展术语。作为语文人,我们更在意的是这则材料对认识社会人生所带来的更普适的启示。在历史学科看来,语文的回答可能很空。殊不知,这正是语文独特性。我们不追求解决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具体的问题。这些具体问题由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众多分支学科去解决,语文探求的是众多问题与现象之后更本质的规律与思想。它要求人们删繁就简,从众多芜杂的事实和现象中抽绎出关于人类的终极思考。这或许就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简言之,就是指语文让人变成人,学会思考。帕思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语文大量的阅读,其人文性意义就在于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自身之外的世界的多样性以及他人与世界相处的态度与方法,然后经过自己的思考与选择,重新定义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重组出在不妨碍他人的基础上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首先成为“我”,继而成为“被大多数认同的我”。这点上语文颇似哲学,总是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落实在作文教学上,就表现为想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这种哲学式的思考是语文学科独有的担当。但语文又不是哲学,作为基础学科,它除了人文性,还有工具性。所谓工具性,则指语文不仅教人有思想,还得教人如何表达思想。这就牵涉到语法句式,逻辑修辞等具体语言表象。


但绝不可把对这些表象的学习当作语文学习的根本。因为语言表象只是思想表达的工具。借助工具办事,我们能做得更快,更好。然而,如何没有原料,设计方案,我们却什么都做不成。因此,我们在分析每一个语言现象,语言形式时,不能忽略挖掘其后蕴藏的思想。苏轼形容自己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如泉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控制“文”行止的只能是作者的“思”。如果不能站在“文”表达“思”的高度去赏析“文为什么成为此文而非他文”,我们势必会在个别字词中纠缠不清而影响对全文的理解。


比如今年,全国二卷作文一出,引起了广泛地争论。有很多学生以及所谓的专家直呼看不懂。批评其表述不清者有之,由此而大谈统计学、概率论的人也不少。然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纠结在某个字句或某个概念之中时,他们是否想过,这则材料究竟想阐明什么思想。别人认为应该加强弹痕多的地方,沃德力排众议,提出相反意见。因为有一部分数据被人忽略,而事实证明,沃德对了。材料关键在告诉我们有人敢于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因为他考虑更全面,结果证明他对了。题目的立意显而易见,至于是“沃德”还是“彼得”,“飞机”还是“火箭”,都不重要吗?知道这个具体历史事件,精通统计学、概率,当然对思考材料有帮助,然而,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也基本上不会影响我们的语文思维。脱离具体事件抽绎出事件后的更普遍的认知思考,这种思维能力才是语文学科根本所在。教学的“语文味”也应该在这里。


有了这个“味”的语文教学,学生才不会困于烦琐的知识海洋中无效挣扎,进而,语文学习不仅帮助解决语文问题,还可以做历史、政治、地理等。不信请看2018年全国高考卷文综第三十四题:


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是B。但凡有点语文思维能力的人,就应该想到人们巴结的只是钦差大臣吗?钦差大臣之后站着的是谁?如果不是专制体制之下,谁会怕一个皇帝?这就是语文思维的力量。



所以,“语文味”绝不能像文章开篇王老师所说的那样,仅停在语言形式之上,更要嚼出语言文字之后的“思想味”。只有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语文教学上的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语文学科也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再次强调,作文教学,讲再多的手法与技巧,也教不给孩子一种思想。而没有思想的文字,再华丽的词藻也只是堆砌。“文以载道”,无道可载,文亦无用。因此,语文味不只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也不只是王老师所说的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更应该是关于“为什么这样写”的思考。知道了“为表达某种思想,作者不得不选择或者喜欢选择某种形式”,学生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去思考我想表达什么思想,最好用哪种形式,从而形成一种语文自觉。引导学生形成这种自觉的教学,才真正具有“语文味”。

 




 


最后更新[2018-9-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