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1114)】水一样的学问,血一样的学问》
     阅读次数:103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1114)】水一样的学问,血一样的学问

【少堂志林(1114)】水一样的学问,血一样的学问

 2018-12-19 09:14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今天晚餐后带语文味出去散步。边散步边用手机上网,不知不觉便走了一万多步。散步时,在手机上看到一篇文章《导弹后坐力有多大?发射车是一次性的吗?火箭发射兵告诉你真相》。文章说,虽然枪的射程与导弹的射程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即使是射程不太远的枪,由于射击时的后坐力,也会导致一些刚接触枪的人在用枪射击时不能稳定地使用枪。而在用发射车、发射架发射导弹时,导弹的反冲力对发射车、发射架的冲击与破坏就更大了,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尽管工程师们对发射车、发射架增加了发射时的保护性多点支撑设计,但一辆发射车或一座发射架,也只可以发射3-8枚普通导弹。如果是一些强大的导弹,发射车或发射架使用一次就要进厂做大的维修。


我想,学问恐怕也有“像枪一样的学问”和“像导弹一样的学问”。


从学问本身看,“像枪一样的学问”和“像导弹一样的学问”的区别,主要就在学问的质量、品位基础上产生的影响力、辐射力的大小方面存在本质差异。而学问的质量、品位及其影响力、辐射力的大小,一般而言,与学者投入学问中的心血与专注度密切相关。通俗地说,你要想优哉游哉地,一边炒股炒房,一边想通吃地玩儿学问,你的人生可能过得比较潇洒滋润,但你做出的多半是枪一样的学问,质量、品位及其影响力、辐射力,有限得很。


道理很简单,你用五年甚至三年,边炒股炒房边玩票儿一样做“课题”或“学问”,做出的所谓“课题”或“学问”,其质量、品位及其影响力、辐射力,能与别人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心无旁骛激情浇注做出的学问相比吗?比不了,除非你是不世之天才。

 


“像枪一样的学问”与“像导弹一样的学问”,对学者身体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像枪一样的学问”的诞生过程由于类似于玩儿票,虽然不尽然但通常是职业的结果而非事业更非志业的结晶,因此多半对学者的身体有益,是学者的美容产品。但对大部分学者而言,真正有分量的学问是生命与学问的深度合一(至少是某种程度的合一),其诞生,须要生命的投入,须要长期心无旁骛地激情浇铸。这样的学问的诞生,往往是“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是会影响学者的寿命的。这就像远程导弹由于打得远甚至能“全覆盖”,所以发射导弹的发射车或发射架,会毁得快的道理是一样的。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的《革命文学》一文说过一句名言:“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学问,也有像水一样的和像血一样的分别。


著名诗人臧克家的名作《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开头几句很有名: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好多年前,我曾仿这几句诗写了以下的句子(我讲座也很喜欢讲这几句仿拟的诗句):


有的学者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学者死了,

他还活着。


为什么有的学者活着,他的学问已经死了,而有的学者死了,他的学问还活着?原因全在于学问质量与品位的不同。



学术史不相信虚的。



记得小学时学过的绞尽脑汁这个成语吗?小学语文老师曾要我们找出绞尽脑汁的近义词,只要不是太笨的小学生,一般都能找出几个来,比如思前想后、冥思苦想、左思右想、煞费苦心、冥思遐想,等等。


真正的有价值的像血一样的好学问,是绞尽脑汁才能做得出来的。


当然,虽然有的学者活着他的学问已经死了,但这种水一样的学问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可惜的。

2018/12/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52327.html 

最后更新[2018-12-3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