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1142】好深一棵根》
     阅读次数:93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1142】好深一棵根

【少堂志林(1142】好深一棵根

 2019-3-4 10:51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20多年前在珠海工作时有一位老同事、老朋友、数学教育学教授,我当年离开珠海到深圳工作的时候,他说“程少堂一走,我就没有目标了。”(相关链接:《   少堂志林(973):游安军其人——在语文味工作室的谈话》)最近他又短信跟我说,你的表现性教学理论这个概念很有想象力,很有启发性。


我跟他回复说,不是先有表现性教学理论、表现性教学法这些概念,而是我自己先有这种语文教法实践,后才有概念归纳与抽象。过去的语文教学法都是就课文教课文,就是把课文内容(包括形式内容)客观地传递给学生(在朗读时也提倡带点感情),因此总体上是客观性、再现性教学。我的语文味教学是在传统的就课文教课文基础上,还有一个跳出课文教课文的环节,特别主张将课文思想内容激活的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渗透进教学过程,与课文思想内容相熔铸,打造出既来自于课文主题,有大于甚至高于课文主题的新的教学生命共同体(堂按:教学生命共同体这个教学理论概念也是我提出的,它是语文味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从而使教师、学生的生命体验成为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通俗地说,语文味教学理论的本质,是主张把教师和学生的人生际遇,有机地融合进教学过程(无论正面负面的人生际遇均可融入,但融进教学过程后要有正向教学意义),教学主体可以通过教学过程抒情、言志的教学理论。因此语文味教学法是主客观统一的,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


2018年9月,我将梁青老师应广西师大出版社一个名师研究选本的编委会之约,写的研究我的长篇论文《发现语文新大陆—— 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挂在我在科学网的博客。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有位叫柳林涛的科学家,在这篇文章后面发评论道:“程先生的语文味就是将语文文本主题与教学主体际遇相融合的一种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是一种让人难忘的尝试。”这位科学家的概括很准确。


实际上,所谓表现性,在其他艺术领域是常识性概念。因为成熟的作家、艺术家,其创作过程大都是表现性的。但在教学理论领域,过去的整个教学理论史只有再现性质的教学法,没有表现性质的教学法。


我的语文味理论立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语文味理论是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奶长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语文味理论研究具有冲击性的启发性。语文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语文味,在研究过中受到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核心范畴诗味的重要启发;语文味理论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文人语文,更是直接得到中国美术史上的著名概念“文人画”的启迪才提出的。还有生命体验、体贴、教学生命共同体等概念,语文味教学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甚至我的“学问生命化,生命学问化”以及知行合一、道器纵横的学问方法,都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我正在写作的集我学问之大成的《中国语文哲学——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位核心: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书的框架结构是分为阴阳两大部分。这种很有创意的专著结构的构思,灵感来源是《周易》的阴阳思维,因此有人把它称为《语文周易》。我去年开始学习八段锦,现在又开始学习太极拳。我一开始学习这些传统健身法,就感悟到它们的思想文化内涵与语文味理论灵魂相通,同时对语文味理论研究很有启发。现在我在外边讲学,我用一首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作、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写的《我侬词》,就能把很深刻的语文味理论,很生动地讲完。总之,语文味理论研究自觉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灵魂血脉相连,息息相通。
 

一棵树要根深才能叶茂。一个理论亦然。一个没有根的理论是不会长久,不会伟大的。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根。语文味理论虽然不是伟大的理论,但如果不是长在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大根、深根上,语文理论是不会有今天的深广影响的。

2019/03/04





最后更新[2019-3-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