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知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阅读次数:140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知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摘 要:语文课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本文提出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必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关注结构布局、关注语言特色、关注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发现关注训练点,落实一课一得。

  关键词:核心素养;一课一得;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其核心素养就是听说读写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语文教材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每一篇收录在教材当中的课文是经过编者反复筛选、修改、校正的优秀作品,各有其语言训练的重点。教师应钻研教材,发现并关注训练点,教学时要紧扣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主要目标,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系,关注语言训练点,一课一得,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一、 关注结构布局

  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课文结构上的特点,理解其布局的作用,学会运用。比如《莫高窟》这篇课文,是非常典型的总分类型。从全文来看为总分总结构,从文中重点介绍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这三个主要小节来说,是总分结构。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总起段与总结段的作用。找出每小节的中心句,想一想中心句在每一段中的作用。在课后作业中,可布置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片段仿写练习。《秦兵马俑》“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全文的中心句,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莫高窟》中也有一句过渡句:“莫高窟不仅……,而且……”这句话承接总结了第二小节彩塑又开启了第三小节,同时也是第三小节的中心句。教学时可以把两篇课文里的过渡句拿来做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秦兵马俑》里的过渡句统领全文的作用。

  再如《郑和远航》一课,有非常明晰的脉络。作者详写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按照“扬帆起航”“友好往来”“战胜凶险”三个部分来展开,其他几次远航一笔带过。这种详略得当,脉络清晰的构文形式值得学生学习和运用。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这课,他是这样处理的:为了彰显郑和远航的壮举,他出示了一张图表,从航行时间、航行距离、次数、船队的规模、人数、到达的地方、航行的意义来对比郑和、哥伦布、麦哲伦三位航海家。初衷是好的,设计意图不但没有任何问题,反而说这位教师非常用心。但具体实施时,这位教师过于偏重各项数据的罗列、对比,补充材料太过繁杂,有喧宾夺主之感,过于强调郑和远航的意义而忽略了课文的语文训练本色。应从作者如何表现郑和远航是伟大壮举这一核心问题入手,从结构布局、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来表现远航的伟大,而不是脱离了教材,依赖辅助材料来衬托,失去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好机会。这一点值得我们老师深思。

  二、 关注语言特色

  (一) 表达方式: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写作方法,也是学生写作文要掌握的基本方法。如《水滴石穿的启示》举正反两方面论据来证明观点的方法,《埃及的金字塔》的说明方法,《水》的细致描写等等,在教学不同课文时,教师应根据特点,面向学生明确其表达方式,在写作及说话训练中有意识地进行指导。

  (二) 修辞方法: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有的课文是句段修辞,有的是整个篇章修辞,如《云雀的心愿》。修辞句的练习很多见,而篇章的修辞在小学阶段多见于拟人法写童话,都可以纳入常规训练中来。

  (三) 语言风格:每篇课文的语言风格不同,带给孩子们的训练点也不同。有的辞藻绚丽,善用修辞,如《西湖》《泉城》;有的清新隽永,令人回味悠长,如《爱如茉莉》《第一次抱母亲》;有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淡中见伟大,如《给家乡孩子的信》《最大的麦穗》;有的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如《青海高原一株柳》《安塞腰鼓》……多读多见,逐渐能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风格。

  三、 关注表现手法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还体现在关注文章的表现手法。《黄河的主人》的衬托法,《大江保卫战》点面结合法,《早》的托物言志法,《夹竹桃》的对比法,《春联》一一列举法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给学生们不同的感受,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能极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比如《水》用形象的笔墨,生动地描写了干旱地区缺水的情况。其中举了两个事例,一是雨天男女老少痛快淋雨的欢乐场面,一是母亲用一瓢水给兄弟四人洗澡的事情。课文上到结尾处,如果把缺水的主题强化,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那么这节语文课就变味了。变得像一堂品社课,显得不伦不类。教师应该从课文入手,找准本课的语言训练点。本课用轻松的文笔表达了缺水地区人们的苦涩,两件事例在表现手法上也各有侧重。雨天淋雨的场景重在写人们久旱逢甘霖的欢欣雀跃,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达了人们的外在表现。而母亲用一瓢水给兄弟四人洗澡一事,作者则重在描写人物细腻的内心感受。一外一内,相得益彰,构成了读者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這一句话的深刻理解。这种写作方法是教师要点拨给学生的,让学生知道从不同方面来描写事物,建议课后进行类似写作方法的迁移练习加以巩固。

  综上所述,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从不同方面去关注,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掌握训练要点,落实一课一得,进行针对性拓展练习,让语文课更具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王颖.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落地[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7(06).

[2]何小玲.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三变”[J].小学语文教学,2017(23).

发布于 2019-11-08
 

最后更新[2020-10-2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