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试题分析
文章标题: 《解读200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出处:李伦琰 转贴自西部教育网    作者:陆继椿   阅读次数:228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解读200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解读200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作者:陆继椿 陈军    转贴自:陆继椿今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思路、命题重点及格局方向,基本与上年一致,依然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依然注重于能力考察;依然注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今年题量比较适中,难度不大,相信考生能够发挥水平,从容应答。

  第1部分阅读(68分)

  注重学生文化积累

  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

  与往年一样,默写与理解是两大重点。

  默写要求考生准确识记所学诗文中的重点语句,不偏不怪,侧重对人文经典名句的把握。

  理解,提出了一般性要求,如句子的意义、文章的基本观点等。如果课堂上教到了,学生时常温习,此类题目解答起来应当没有困难。

  课外文言文阅读,虽然加点词语理解题有4分共两题,但文章总体意义理解难度不算大,加之与课内文章有较强的迁移联系,因此,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最后,要求考生对“强不知以为知”一句话谈看法,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领悟,也是对句意的基本理解。

  面对“蒙娜丽莎微笑”疏解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题(一)(20分):

  现代文阅读题(一)选了《蒙娜丽莎微笑揭秘》一文,并附图片与相关链接内容。附图并提供链接内容是今年的出新之处。

  在理解上给学生提示,在思维上给学生空间,在知识上给学生以补充,由此可看出命题者有帮助学生应答、以学生为本的意图。

同时,画面是广为人知的,“微笑”是亲切的,对考生也有心理减压作用。这道题,重在考测疏解基本内容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神秘微笑”的原因,可从文中找到答案;二是对探究素质的认识,虽然要从三方面回答,但也可以从文本中得到启示,只需概括即可。5道题,自成疏解内容的逻辑线索,依序而解,步步推进,简明清晰。

  发现人性的光辉

  三、现代文阅读题(二)(18分)

  现代文阅读题(二)选用的是《最完美的礼物》一文,理解与评价难度较题(一)有所加大。由于选文恰当,没有文字障碍,特别是一股情感扑面而来,一抹人性光辉闪亮在前,使考生在情感的感受中答题,足见命题着眼准,召唤力强。

  除了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与上文阅读要求基本一致外,本道题重点在23、24两小题上,力求拉开差距。

  第23小题要求回答为什么“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关键是要求理解“骗局”是怎么回事?有怎样的情感内涵?你对“骗局”是怎样认识的?这是一道总领全文内涵的题目,要求考生立足全篇,着眼于人,领悟精神。

  第24小题选做其一,实际上是写小作文。选写“感想”,可以上边的“理解”为基础;选写“点评”,可将平时所学的描写作用的知识或分析语言表现力的知识技巧加以应用。“感受”与“评价”一直是近年命题的重点,对于课堂教与学确立着力点具有导向作用。

  第2部分写作(52分)

  试题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一题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

  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

  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

  第二题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2)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今年中考作文题仍是命题作文,不过在出题上思路更宽,增加了考生的自主选择。共出了两个题目供考生选择。

  ●第一题

  注意围绕“我们”作文

  这道题有一段启发性的引言,并非话题作文的话题。

  显然,引言和题目中的“我们”是十分重要的,不是仅仅写“我”的活动,而是“我”参与其中的集体活动。活动的范围非常广,校园内外,可以说没有限制。

  因此,只要是表现我们中学生(当然是指初中生)积极向上、具有青春特点的活动都可以写,不管是学校、班级、社会某个单位组织的活动,还是三五同学聚集一起的活动,都可以。比如学校的文艺体育活动,春秋游或演讲比赛,班级的主题班会、讨论会、课堂讨论或社会调查,跟同学一起的生日晚会,课外社团、科技活动,或捐献义卖义工活动等等都可取材。

  文章应大气勿浮夸

  “初升的太阳”当然是有理想有气魄的闪光的东西,因而文章应该是大气的。

  这个题目极容易触发文思,很能够激发情感,其中可以刻画具有新思想风貌的人物,描写热烈而激动的场面,抒发对自然和社会赞美之情,当代初中学生的感受,对祖国的责任,对未来的向往,对事业、友谊,以至对国际交往的种种认识,都可以放开来写。

  语言可以朴实纯真为基调,也不妨浓墨重彩,庄重、活泼,以至浪漫、幽默,都可动人,但切忌大话空话,感情虚夸。

  ●第二题

  以“我”为立足点作文

  这道题较第一题之不同是规定了“我”的立足点和观察范围。可以写参加集体活动,也可以写一个人静静地伫立窗前,视线所及的某个地方引起的回忆、向往和内心的波澜等。

  大千世界都可以写

  因而,在一定的场合你观察同学、老师、亲人或者都市一角,农村一墟,山山水水,写人记事,写场面,写风景,描写抒情都可有作为。当然也可以将视线伸向某个领域,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和涉及的深浅程度,你也许关注到经济领域,比如对广告、股市、保险、消费,作一番观察思考;你也许关心文化领域,比如对影视、歌舞、文学作品,作一番欣赏评价;你也许关心科学技术,比如天文、地理、新学科、新发现,以至诺贝尔奖的现状,都可收入你的视野,以一个初中学生的思考,夹叙夹议,抒写一番。

  可见这个作文题包罗万象,只要在“我的视线”中,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度——表现“我”的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我”的语言所能运用的程度。因而,这是一个容易写而且可以随心所欲、纵笔驰骋写得好的题目。

  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光明也会有黑暗,有正义也会有邪恶,可有歌颂也可有贬斥。反正,中学生“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如果视线触及贪官污吏、问题少年、黄色下流、偷拐抢骗等,就宜慎重,因为认识有限,可能写得片面肤浅了。

  此外,今年两道作文题都未限制文体,如果考生激起诗情,也可写首热情洋溢或浪漫、或深刻的诗歌。


最后更新[2004-7-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