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科学网热博)【少堂志林(1341)】答中科院张晓良教授》
     阅读次数:59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科学网热博)【少堂志林(1341)】答中科院张晓良教授

【少堂志林(1341)】答中科院张晓良教授

已有 1265 次阅读 2021-9-23 21:23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晚上,我看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晓良教授在我的科学网博客文章《【少堂志林(1340)】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非虚构笑话二则》后面,分享了一个链接:

特级教师黄玉峰:中学语文教学到了丧尽天良的地步https://mp.weixin.qq.com/s/aZHz8aF4DwujWTzHERlIIw


张晓良教授是科学家,但对语文很关注,他常常到我的博客赐访,也常常推荐我的博客文章。我也常阅读、推荐他的博客文章,因此算得是“博友”。张晓良教授这个分享我认真看了,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关心语文的学者交流一下,因此就想借此机会给张晓良教授作一个公开答复。


张教授你也关注语文教学。近20年前我在深圳见过上海特级教师黄玉峰先生一面,是我在深圳大剧院主持的一个大型活动,黄玉峰先生与《新语文》教材编写群体主要成员都来参加了。活动结束餐叙的时候,我和黄玉峰先生有过交流。黄玉峰先生有诗人气质,富有激情,书法很好,也很有批判精神。尽管快过去20年了,他的讲座仍给我留下较深印象。我曾写过一篇随笔记录他给我留下的印象(相关阅读:少堂志林(944):一面——黄玉峰先生印象(外一篇))。几年前,语文报社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世纪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一书,收录全国中语界名师20人,每人一章共20章,其中有黄玉峰先生一章,也有我一章。因此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说,我和黄老师是“同科”。


我的个性和黄玉峰先生有相近的一面,就是有批判精神,敢讲话,不怕得罪人;也有不同的一面。由于工作性质,我常常主持深圳市语文教师大会。虽然我们不是政府官员,但由于我们的工作本身带一点行政色彩,在台上讲话的时候,就比较注意“体制内”的分寸。可不管台上台下,像“语文教学丧尽天良”这样的话我是绝不会讲的。绝不会讲,主要还不是注意分寸,而是因为我不这样看,不同意黄玉峰先生这个观点。我觉得黄玉峰先生讲这句话的动机是好的,但不是很理性,不客观,不理性、不客观就是不科学。可不可以认为,骂“语文教学丧尽天良”,实际就是骂中国语文教师队伍丧尽天良呢?可教育问题既是教育问题,又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谈教育问题既要就教育论教育,又要跳出教育论教育。因此这种诋骂,不客观,不实事求是,也不公平。我的批判精神与黄玉峰先生比起来一点也不弱,但我的批判精神可能更理性,更客观一些。我一向认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一切事物。窃以为,中国语文教学,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40多年的中国语文教学发展史,整体看来是一部不断进步、向上的历史,成绩是主要的,有些成绩甚至是辉煌的,表现在受教育的对象上,一代一代学生与公民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在不断提高的。因此把这一时期的中国语文教学骂成“丧尽天良”,一笔抹杀,否定了中国语文教师队伍甚至整个语文界的辛勤劳动,这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更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离科学精神尚远。


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我一向认为,可以否定某一个领域的某一个或某一些现象与观点,但不要简单、武断地否定一个领域的整个历史与现实。更不能认为,这个领域是“天下昏昏”,而“我独清醒”。照我看来,科学的否定,既包括否定别人,也应该包括否定自己。不包括否定自己的否定,往往是可笑的。


2021/09/2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305427.html

最后更新[2021-1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