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央视13套新闻频道,节目是央视记者采访著名语言学家、北大中文系老教授陆俭明先生夫妇。
43年前我念大学中文系时,就知道陆俭明先生是研究现代汉语的权威。
在今晚央视访谈节目中,陆俭明先生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为例,说明“辞书修订无止境”。他举例说,第五版前的《现代汉语词典》,把“馒头”解释为“一种用发酵的面粉蒸成的食品”。陆先生说,这种解释实际是错误的。陆先生在解释中把“发酵”的“酵”念成“孝”音。坐在陆先生旁边的他的夫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真先生补充强调道:“面粉没有发酵的。”马真先生也是这样念“发酵”的。
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先生、北大中文系马真教授这样念“发酵”,社会上很多人也都这样念“发酵”,为什么不可以按约定俗成的原则,把“发酵”之“酵”的读音统读为“孝”音呢?
2022/05/01
22:33分
补记:前天晚上看央视采访著名语言学家、北大中文系教授陆俭明先生和他的夫人马真教授的节目后,我写了随笔《“发酵”之“酵”能统读为“孝”音吗?》,挂科学网博客,同时挂在今日头条我的栏目。刚看到今日头条展现量有6万,7500多人次阅读量,300多个评论。评论中有少数读者没有看懂我的用意。
其实,我的本意认为,“发酵”之“酵”是应该念“叫”音的。只是因为读成“孝”音的陆俭明先生、马真先生都是长辈和大名家,我的措辞就很婉曲,行文就特别注意,完全没有我写一般随笔的锋芒与尖锐。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是为尊者讳吗?也不完全是。我认为作为著名语言学家,是不应该这样念错的。明眼人应该能看出,我将这篇随笔在两个网上发布,就不是真正赞同两位名家念法的意思。但对长辈与名家,我只能如此行文。
我认为,在《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改读音之前,不能把“发酵”之“酵”念成“孝”。
202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