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诗歌的语感、语境和语义场(3)》
出处:钱冰山 编辑      阅读次数:184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诗歌的语感、语境和语义场(3)

 

   诗歌的语感、语境和语义场(3)

如果说语境还是强调诗中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话,那么,“语义场”就是强调一首诗在造型表意方面的整体效应。伊普森曾说:“语义场是更高层次上的意义集合。”(《新的语言观》)它是诗歌全部意蕴的综合体。
  一首诗的语义场,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
  1.语音——意思层面;
  2.语象——情感层面;
  3.象外象、意外意层面;
  4.形而上意义层面。
  
  语音——意思层面,提供的是对一首诗的最初理解,使人感到的是音律刺激和字面意义。这里的语音也很重要,它以动态的“节奏冲动”,组成一首诗的音律,不仅有利于其他因素的组合,也影响了句式的选择和一首诗的整个意义。
  语象——情感层面,是前一个层面基础上转换生成的语象系列和情感逻辑,而且语象和情感是辗转相生的。这一层面使整个语义场结构的枢纽和艺术实体。它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深切的感受。
  象外象、意外意层面,实现了诗歌语言的含蓄与暗示功能,是指具体的意象之外由意象引发的更加虚幻的景象和更为深远的情致。古人所说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等都涉及的是这个层面。最后则进入形而上性质层面,这是一个更为隐秘,更加深邃的世界,它有很强的哲学意味,展示着诗人对人生、世界合理是的总体情思。
  试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语音就是它的韵律。字面意义也很明白,有楼,有日,有山,有河。但同韵律结合组成诗后,意义就鲜明地凸现出来,而且构成很宏阔的境界,表达诗人开张的胸襟,一轮红日慢慢地向西边山后隐去,因云遮雾绕而变成白色的了,一条汹涌的黄河奔向东方,流入大海,那滔滔的气势,看不到尽头,诗人登上高楼,眺望这“白日”、“黄河”的壮丽景象,心情不能不为之振奋。然而,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以“有限”追“无穷”,就要自强不息,奋进不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暗示了景外景在“千里”之外,而且在一般人们想登高临远的共同心情之上,寄予了诗人关与人生的思考,特别是这种思考以假定条件句出之,就更带有规律性的哲学意味。这样,这首诗就把广阔的自然景色升华为一种高远的思想境界了。
  是个“语义场”的作用,就是这种层层深化、层层生发的综合包孕机能和整体放射力量。其实,语义场也就是诗歌中的审美场。所谓诗境、诗味、情调、神韵、风格等这些美学范畴不是别的,正是诗人创造性运用语感弹性,在独特的纵横交错的“语境”网络中,充分发挥“语义场”整体综合的张力效应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海瑞两千编写)


最后更新[2004-7-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