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二00四年初中阶段学业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含四道大题,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其中书写4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听话 (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5分)
请做好听录音的准备,录音只播放一次。
请听电影《狮子王》中狮王穆法萨和儿子辛巴的对话,完成1~2题。
1辛巴和父亲穆法萨产生了怎样的分歧?(2分)
2辛巴有个疑惑:狮子要尊重羚羊,却为什么还要吃羚羊。穆法萨是如何解释的?对这一解释,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穆法萨的解释:
你的理解: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 (本大题含9个小题,共16分)
运用积累填空,完成3~7题,并仿照3~7题的形式,在第8题的横线上写一句话。(10分)
3“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眼中的西湖水波荡漾,山色空蒙,如同一位恬静美丽的女子,令人喜爱。 (1分)
4“不要人夸颜色好, 。”王冕笔下的梅花颜色清淡,暗香浮动,使人想到了不慕荣利,清雅脱俗的君子。 (1分)
5“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对酒赏花,菊香盈盈,佳节美景反勾起了她的离愁别绪。 (1分)
6“ ,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2分)
7“ ?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2分)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分)
阅读短文,完成9~11题。(6分)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丰富而缤纷多姿的。
烂漫的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的秋景中也能找到诗意。你可以为春日暖雨中蔓延的新绿写诗,
。
夏日的炎阳照耀着含苞欲放的莲花是一首诗,初冬的冷雨敲打湖面衰败的残荷也是一首诗。
诗意的产生,常常是突然而又自然。你无法预知它的到来,而当它出现时,你总是深深为之陶醉。譬如在冰天雪地中行走时,蓦然见到一株灿然zhàn( )放的梅花;譬如在乌云弥漫时,一缕耀眼的阳光突然穿过云层的缝隙照亮地面;譬如早晨从奇妙的梦中醒来,发现惊醒你的是窗外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唱歌……
9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萧瑟( ) Zhàn( )放
10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诗意”一词的理解。(2分)
11结合语境,填出文中画横线处空缺的句子。(2分)
三、阅读 (本大题含12个小题,共4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13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注〕
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zhèn):皇帝自称。
12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写宋濂 的故事;〔乙〕文写宋濂 的故事。(2分)
1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
(2)色愈恭,礼愈至 至:
(3)濂具以实对 具:
(4)间问群臣臧否 臧否:
1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诚然,卿不朕欺。
v【帮帮你】请联系《隆中对》中“时人莫之许也”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弗之怠”两句的翻译来
做(2)题,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1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
阅读说明文,完成16~19题。(15分)
奇妙的对称世界
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
整个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以一匹马为例,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可以作一条中轴线,在其两侧有完全对称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动物为什么会演变出这种对称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动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左和右两面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它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在两面都能同样的看、听、嗅、触摸,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对称性。
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在被称为“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传达着王权的威严。
为什么对称就美呢?万花筒里杂乱无序的碎玻璃片并不美,奥妙就在于三片反光镜构成了三重反射对称,使得杂乱无序的彩色碎玻璃片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对称的美丽图案。可见,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
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我们知道原子内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电子质量很微小,带有负电;原子核内还有质子,质子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得多,却带正电。这种情况是不大相称的。那么,会不会存在着带正电荷的“电子”,带负电荷的“质子”呢?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后来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总之,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已经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
那么,会不会存在反氧、反氢、反水,以至于反行星、反宇宙呢?科学家正是运用对称原理,在进一步提出和探索这些问题呢。
16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3分)
①
②
③
17文中画线处所举万花筒的例子的作用是什么?(3分)
18对称可以创造美;同样,不对称也可以创造美。自由选用下面资料,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种美的差异。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6分)
资料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选自《苏州园林》)
资料②:右图是我国古代艺术瑰宝——马踏飞燕。飞奔的骏马只有一只蹄踏在飞燕上,四蹄姿态各不相同,打破了对称。铜马足下的飞燕用来衬托良马之神速。
19对偶就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3分)
第七回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v【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
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炉取
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
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阅读记叙文,完成20~23题。(17分)
特蕾莎修女
①她只是一位满面皱纹、瘦弱文静的修女。
②一九九七年九月,当她去世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哀伤的眼泪。她就是被誉为“活圣人”的特蕾莎修女。
③十八岁的时候,特蕾莎修女从她的家乡——马其顿一个偏僻的乡村来到遥远的印度,来到被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在这里,她看到有病的人无人照看,孤独的男人和女人躺在街头等死,成百上千失去父母的儿童四处游逛……她感到了工作的召唤,于是脱下修女服,开始了护理和救助穷人的工作,并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
④特蕾莎修女清醒的认识到,居高临下的给予,接受者会有被施舍的屈辱感觉,这对于一个人的尊严是极有害的,它可能导出苦涩和敌意,而不是和谐与和平。在街头,这个瘦小的修女亲手握住快要横死的穷人的手,给他们临终前最后一丝温暖;在医院,这个受着病痛折磨的修女亲吻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筹集医疗资金;她给柬埔寨内战中被炸掉双腿的难民送去轮椅,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细心的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⑤在特蕾莎修女的感召下,数以万计的人参与了她的“慈善传教士”活动,数以千万计的人从这个修道会的社会福利和救援工作中受益。
⑥一九七九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敬之上的同情。”面对巨大的荣誉,特蕾莎修女的答辞是:“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这个奖是对贫穷世界的承认。”她把奖金全部用于救助那些穷人和受苦难的人,并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因为那太浪费了。几句朴实的话语,一身寻常的打扮,但特蕾莎修女身上的光芒却照耀着整个颁奖礼堂。委员会接受了这一请求,并且将省下来的七千一百美元赠与她领导的仁爱修会。
⑦特蕾莎修女自己也是一个穷人,她的生活朴实无华;但同时她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她拥有爱、给予爱、收获爱。她曾动情的说:“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特蕾莎修女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好像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没有花招、没有卖弄,有的只是一颗直白坦率的心灵。她微笑着说:“让我们记住一点:没有人不需要关爱,我们要总是以微笑相见,尤其是在微笑起来很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微笑。”
⑧是的,我们的生活中太缺少这样的微笑了。那些脸上肌肉只会作机械运动的美女模特们,当她们面对特蕾莎修女的微笑的时候,才会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美。美与爱联系在一起,美是爱的一部分。不懂得爱的人,永远跟美无缘。
〔注〕修女: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女子。
20阅读文章,要把握人物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特蕾莎修女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1阅读文章,要分析典型材料。从文章第②、⑥两段中选取一个典型事例,具体说说它对表现人物所起的作用。(4分)
22阅读文章,要品味关键语句。联系课文《麦琪的礼物》或课外阅读,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的理解。(4分)
23诺贝尔委员会授予特蕾莎修女的颁奖辞语言精练、饱含情感,极具感染力。2004年2月20日,十大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入选人物是杨利伟、钟南山、陈忠和、尾山宏、梁雨润、巴金、高耀洁、达吾提·阿西木、成龙和衡阳武警消防官兵。请你选择其中之一(尾山宏除外),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为他设计一段精彩的颁奖辞,100字左右。(6分)
人物:
颁奖辞:
v【帮帮你】若设计有困难,可参照评选委员会授予尾山宏的颁奖辞:“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
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
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
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四、作文 (本大题含1个小题,共50分)
24亲爱的同学,你的书架上或同学的课桌里可能有这些书籍: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些书籍,有的也许曾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有的也许我们没有读过,但它别具一格的书名一定能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意。今天,让我们借用以上三个书名中的一个作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尊敬的阅卷老师:
您面前的每份试卷都展示着一个孩子三年语文学习的成果,请用欣赏的眼光对待他的每一处表达,尊重他的每一个思维过程,给他以公正、适当的评价。我们代表孩子和每一个关心他的人说声:您辛苦了。 |
一、听话(5分)
1国王是否可以随心所欲。
(意思对即得2分;若只答是或否一方面得1分)
2穆法萨的解释是:我们死后尸体会变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
你的理解示例:食物链中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狮子吃羚羊,羚羊吃草,而狮子死后又变成了草。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强者,所以应该相互尊重。
(答出穆法萨的解释1分;点明生物间的相互关系1分,能结合听到的内容具体阐述1分,共3分)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16分)
3淡妆浓抹总相宜
4只留清气满乾坤
5东篱把酒黄昏后
6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7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7题,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共7分)
8示例:刘禹锡的陋室草色青葱,环境清幽,作者恬然自适的心情与安贫乐道的情趣跃然纸上。
(点明作者1分,正确理解诗句1分,符合形式要求1分,共3分)
9sè 绽
(注音1分,写字1分,共2分)
10示例:诗意指自然带给人的美好的感受。
(点出自然1分,有类似美好感受的表述1分,共2分)
11示例:也可以面对秋风中飘舞的金色落叶发出动情的咏叹。
(写出秋景1分,语句生动、连贯1分,共2分)
三、阅读(45分)
文言文阅读(13分)
12艰难(谦恭)求学诚实待君
(大意对即可得分,每空1分,共2分)
13(1)担心(2)周到(3)全,都(或通“俱”)(4)善恶
(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
14(1)等到他(老师)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大意正确1分,译出加点词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5示例1:从〔甲〕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
示例2:从〔乙〕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紧扣文意谈出启示2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
说明文阅读(15分)
(《奇妙的对称世界》作者谈祥柏,有改动)
16①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
②艺术家利用对称创造出美;
③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每一方面1分,共3分)
17示例:文中列举生活中极常见的例子,生动具体(深入浅出)的揭示了对称美的原因。
(点出生动具体或深入浅出1分,点明揭示了对称美的原因1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
18示例1:对称创造出的是整齐、端庄的美,故宫因此显得气势恢宏;不对称创造出的是自然的美,苏州园林因此给人以“如在画图中”之感。
示例2:静立的马是对称的,但它只有自然之美;“马踏飞燕”中的马打破了对称,呈现出了艺术之美。后者灵动的姿态,张扬的个性,体现出了艺术家对美的独特感受。
示例3:如果说对称之美是一座庄严、凝重的高山,那么不对称之美就是一条欢快、灵动的小溪。对称能给人以整齐之感,如故宫建筑的恢宏、肃穆;不对称则给人以飘逸之感,如苏州园林的自然、闲适。不同的美感,源于不同的艺术风格。
(点明差异2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差异2分,说明方法1分,语言表述1分,共6分)
19八卦炉中逃大圣
(点明八卦炉中或里、内1分,使用逃或走、困、炼1分,答出大圣或悟空1分,共3分)
记叙文阅读(17分)
(《特蕾莎修女》根据余杰有关文章改写)
20示例:特蕾莎修女是一位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的人。
(点明投身慈善事业或救助穷苦人1分,其它能体现人物精神风貌的信息1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
21示例1:第②段的事例描写了特蕾莎修女去世时人们悼念她的隆重场面,借雨和泪突出了人们对她的真挚情感,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示例2:第⑥段中特蕾莎修女面对诺贝尔奖巨大的荣誉,她只是用朴实的语言提醒大家关注贫穷世界。这个典型事例突出了她对穷人的关心,表现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
(点明作用1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2分,语言表述1分,共4分)
22示例:美不仅是外在的容貌、漂亮的衣着,美更应该是爱的代名词。简爱容貌普通,却赢得了最美好的爱情;德拉剪掉了美丽的金发,在杰姆的眼中却更加动人,这都是因为她们心中有爱。美,只有与爱结合,才能散发永恒的魅力。
(点明美与爱的关系1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2分,语言表述1分,共4分)
23示例:人物——杨利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人,但他却是实现中华民族数千年飞天梦想的第一人。当成功的花环将他簇拥的时候,我们没有忘记他为这一天流下的汗水,做出的牺牲;没有忘记他超乎常人的坚毅、执著和镇定。不管过去了多少年,我们都能回忆起他自信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
(事迹概括2分,人物评价2分,个性化的语言2分,共6分)
四、作文(50分)
评分说明:
A.立意较深,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富有文采,感情真挚,表达有创意,符合文体要求(50~45分);
B.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较充实,语言流畅,感情真实,符合文体要求(44~40分);
C 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内容单薄,语言基本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39~35分);
D.中心不明确,语言不够通顺,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34~30分);
E没有中心,没有内容,没有结构,语言不通,没有文体(29~0分)。
扣分说明:
①不写题目扣2分;
②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分不超过3分;
③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超出字数不扣分
卷面书写:(4分)
评分说明:漂亮、工整、有一定书法功底4分;
较漂亮、工整3分;
不漂亮、也不工整2分;
书写混乱,难以辨认,酌情给1分或0分。
【附1】听力材料
穆法萨:辛巴,你看,阳光所照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国度。
辛 巴:哇!
穆法萨:一个国王的统治就跟太阳的起落是相同的,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我一样慢慢下沉,并且在你当国王的时候一同上升。
辛 巴:这一切都是我的吗?
穆法萨:所有的一切!
辛 巴:阳光能照到的所有的东西,那有阴影的地方呢?
穆法萨:那在我们的国度之外,你绝不可以去那个地方!
辛 巴:我以为国王可以随心所欲呀?
穆法萨:你错了,国王也不可以凡事随心所欲。
辛 巴:不能吗?
穆法萨:辛巴,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物,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辛 巴:但是,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穆法萨:是呀,我来给你解释一下。我们死后尸体会变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
【附2】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授予入选人物的颁奖辞
杨利伟: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钟南山: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陈忠和:他带领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而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一座阔别了十七年的奖杯,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面对人生不幸坎坷的生活态度融入到体育事业中,他不仅在教女排姑娘们怎样打球,更在引导女排如何面对人生荣辱,他使女排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体育的魅力,他使女排和他一样,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总能面带微笑。这种微笑出自内心,也因此更加动人。
梁雨润:他视百姓为衣食父母,他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他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矢志不渝地追求着为老百姓办事的政治理想,而这种追求需要莫大的正气和勇气。这样的为官生涯,架起了执政党和百姓之间的桥梁,完整地体现出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这也正是百姓和国家的希望所在。
巴 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高耀洁: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的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达吾提·阿西木:他隐藏起最深重的悲痛,他握紧心灵的伤口,在他那颗流血伤痛的心里还装着更多的村民。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群众朴素的情感,在百姓中传播着温暖;他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在危难的时候担当起百姓的精神支柱;他在废墟中挺起脊梁,他的坚强和无私为刚刚经历了噩梦的村民们撑起重建家园的希望。
成 龙:作为演员,他以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演绎了精彩的艺术人生,在国际影坛上展现出中国影人的形象,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作为公众人物,他以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影响着他人,在最需要的时候鼓舞着人们的信心,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衡阳武警消防官兵: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火场,他们怀揣群众的利益走向危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人的生命,捍卫了武警消防兵这个崇高的职业。那壮烈的一幕将永存史册,他们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更将长留在人们心里,那将是对什么是敬业精神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