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04年高中段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5个大题,28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答题必须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将县(市)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码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
—、听记(8分)
认真听一篇短文的录音,完成1—3题。
1、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 而又能 的人。(2分)
2、文中两个事实论据涉及4个有气度的人物,其中突出赞赏的两个人是(3分)
A 韩愈 马克思 B韩愈 恩格斯
C柳宗元 马克思 D柳宗元 恩格斯
3、我们青少年培养气度,应克服哪些不良习气?(3分)
二、积累与运用(14分)
4、下列作品、作者、作者生活的年代(或国别)、作品中的人物,搭配有误的一组是(2分)
A、《大明湖》—刘鹗——清末——老残
B、《故乡》——鲁迅——现代——闰土
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弗郎士
D、《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鲍西娅
5、下列语句与课文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A.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百草园》)
B、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叶君健《看戏》)
C、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宗璞《西湖的绿》)
D.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胜利的信心,愤怒的力量和热情的火焰。 (高尔基《海燕》)
6.古代诗文填空。(6分)
①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
②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③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
④泊船瓜子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⑤顾炎武的名言“国家兴 ,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陆游在《病起书怀》中也有一句直接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它是: 。
7.仿昭下面句式, 写一个比喻句。(2分)
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
8、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是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请根据自己的游览体验或阅读乡土教材的感受,参考下列的例句,为天一阁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例句①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例句②黄鹤楼:登黄鹤楼,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例句③杭州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天一阁: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
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
①据《新闻晨报》报道 随着美国和欧洲□□火星工作的进行,人们发现,要想在短期内发现火星生命,希望十分渺茫。但是,英国媒体28日□□,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一个大胆的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清风覆盖如今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
②当然,这个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计划也招来了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把火星变成地球的计划与其说是异想天开,不如说是荒谬绝伦,因为,它很可能会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
支持者:把火星改成“生命天堂”
③英国《观察家报》28日刊文说,越来越多的火星研究人员认为,在海洋与河流从火星消失几百万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有可能把火星改造成类似地球的“生命天堂”。一些科学家正在以严肃的态度考虑,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帮助火星恢复其远古年代的辉煌面貌———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变成星罗棋布的湖泊, ,红色星球焕然一新,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
④借着今年初“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成功登陆火星的东风,美国宇航局将于下周主持召开一个大型国际研讨会,其主题就是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
⑤美国宇航局加利福尼亚州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麦克凯也将参加下周的讨论会。麦克凯在会前对记者透露,目前科学家提出的两个改造火星的方案都能有效地改造火星,它们也将是改造火星的关键一步。一旦有了稠密、温暖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其结果就是可以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了。把地球上的花草树木移植到改造过的火星上,就能为那儿提供氧气,火星大气层将会逐渐变得跟地球大气层一样。麦克凯说:“我们应该认真考虑送地球生命去火星的可能性。”
反对者:毁了地球别再毁火星
⑦当然,改造火星计划也招致许多人的反对。
⑧美国天文研究中心的保罗·穆丁就表示:“改造火星的计划即使算不上疯狂,也可称之为极端,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这仅仅是一个科幻小说中的情景,我们还可以一笑了之,但现在,它快变成一个恐怖的事实了。”穆丁强调说:“我之所以说改造火星计划是可怕的,是因为人类已经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破坏了自己居住的星球,现在,我们不对此进行反思和补救,反而又开始讨论如何去毁掉另一个星球。”
⑨由于在过去几个月中,美欧在火星探测行动中发现了火星上存在过支持生命的环境,不能排除存在火星生命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就更加坚定地反对改造火星计划了。
⑩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的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家丽莎·普拉特就愤怒地表示,改造火星将直接危及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这会给太空生物学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普拉特说:“听到这个(改造火星)计划,我感到很难受。因为,我们正发现,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而且,我越来越觉得,那些微生物可能就躲在火星的土壤里,我们即将迎来发现火星生命的那一天。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在商量如何彻底改造火星,这将完全毁掉火星本土的生命。这在科学上和伦理上都是个大错误。”
9、依次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A、勘测 揭露 讨论 蹦跳 B、观测 透露 准备 雀跃
C、勘探 泄漏 筹划 跳动 D、探测 披露 酝酿 跳跃
10、填入第③段横线山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2分)
A、红火荒凉的山脊披上郁郁葱葱的绿装 B、用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火红荒凉的山脊
C、郁郁葱葱的森林把火红荒凉的山脊覆盖 D、火红荒凉的山脊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
11、解释第⑤段中“天方夜谭”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2、下面是根据第⑥段内容画出的改造火星的流程示意图,这个流程主要包括5个环节。左边列出的是5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请把各个环节的代号A、B、C、D、E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A、 移植花草树木 5 1
B、 土壤中的冰融化成水 4 2 C、覆盖上稠密温暖的大气层
D、 逐渐变成类似地球的大气层 3
E、 靠植物提供氧气
(1) (2) (3) (42) (5)
13、从全文看,本文的结构特点是 (2分)
14、对于改造火星,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二)
苹果皮
①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②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③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④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模了模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⑤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
⑥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他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度是苦的。”
⑦“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哟。”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他说:“真甜真香啊。”
⑧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15、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三个语句。(3分)
16、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在写作上的作用。(2分)
17、第④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字数在40个左右。
18、第⑥⑦两段对母子三人嚼苹果皮情景的描写,十分传神而富有情趣。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5分)
①“我”第一次嚼苹果皮,感觉它的味道怎么样?
②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③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情调或氛围?
19、第⑧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美好的心灵”的具体含义。(3分)
20、与本文主题思想差距较大的一项是(2分)
A、《游子吟》(孟郊) B、《晨起缝破衣》(郑燮)
C、《散步》(莫怀戚) D、《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词的意思。(4分)
①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②素悍勇而轻齐
△ △
③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④士卒亡者过半矣
△ △
22、下列句中加△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齐使田忌将而往 魏将庞涓闻之
A、 △ B、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子将安之
△ △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C、 △ D、 △
其如土石何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 △
2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二)善呼者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
②汜:河岸。
24、下面是从古汉语词典中查出的“游”字的4个义项,请为“龙不能与游”的“游”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2分)
A、游玩,游览 B、游历,游学 C、交往,交际 D、游走,游动
25、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衣服) B、公孙龙顾谓弟子曰(回头)
△ △
C、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原本,原先) D、往说燕王(游说,劝说)
△ △
26、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2分)
与之弟子籍。
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 B、给他弟子的身份。
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 D、给他弟子的书籍。
27、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2分)
▲
五、写作(50分)
28、细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50分)
涓涓细流汇聚成汪洋大海,
点滴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
——“小”可以变成“大”。
千里长堤溃于小小蚁穴,
万贯家财毁于一时疏忽,
——“小”可以毁掉“大”。
亲爱的同学,你关注过周围的小事吗?你思考过“小”和“大”的关系吗?你感受过经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吗?你见到过或听说过因小小的失误而酿成大错的事情吗?
请以“小”或“小和大”为话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事情,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抒发感情。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个。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
②书写规范工整。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宁波市2004年高中段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听记(8分)
听记材料:
说气度
气度也称气量,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胸有大志而又能体谅别人的人。胸有大志,就不会计较小事,不争一日之短长、一言之褒贬;体谅别人,就能容忍别人的缺点。
古之成大器者,都是有气度的。
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在政治见解、文学见解上很不相同,两个人几乎论战了一生。但是,当柳宗元死后,韩愈怀着哀痛的心情写了《柳子厚墓志铭》,赞扬了柳宗元品格上的高风亮节,并没有因为多年的政治和文学论战而耿耿于怀。
谅解别人,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褒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操高度。人与人之间,争论是难免的,但不能记仇,事过之后,仍以同志、同学、朋友对待他,这样才算得上有气度。
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这种友谊是基于共同的伟大革命理想而建立的,也是靠彼此的理解、谅解来巩固的。恩格斯在夫人逝世后,由于没有接到马克思的哀悼信,也曾有些难过。但是,他对马克思的经济资助一如既往。后来,恩格斯得知马克思一家在获悉他夫人逝世消息时,曾痛苦万分,哭得很伤心,他又主动向老友一家表示了歉意。革命导师的这种博大胸怀,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少年在培养自己道德情操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气度培养,克服斤斤计较的毛病,克服妒忌思想,克服猜疑心理,这对于成就大器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只有理解别人,谅解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谅解。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和睦友好的关系,社会上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1、胸有大志 体谅别人 2、B
3、①克服斤斤计较的毛病②克服妒忌思想③克服猜疑心理(意思接近即给分,每答出一点得1分)
二、积累与运用(14分)
4、C 5、D 6、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少壮不努力 ③梦回吹角连营④明月何时照我还 ⑤位卑未敢忘忧国 (每格1分,有错、别、增、漏字不给分)
7、例如:同情是一泓清泉,给干涸的土地注入生机。(内容和句式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8、例如:①游天一阁,读天下书 ②天一生水,藏书传世 ③游览古老园林,领略天一文化(内容贴切,语言精练,给2分;内容基本符合要求或略有语病,给1分;内容不符合要求或语病严重或照抄例句,不给分。如写出“名重海内天一阁”也算对。内容能紧扣藏书或读书更好。)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9、D 10、A 11、比喻虚幻的事或无法实现的事 12、(1)C(2)B
(3)A(4)E(5)D(答对5格得3分,答对4格得2分,答对3格或2格得1分,答对1格不给分) 13、先总说后分说,或先总后分,或总分
14、例如:①我反对改造火星,因为改造火星有可能毁掉火星的自然风貌,而且会毁掉火星的本土生命,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 ②我支持改造火星,因为狭小的地球已经难以承受人类的负荷,人类进一步的发展必然要开拓新的空间,把火星改造成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③我觉得人类可以在尊重火星生命存在权利和保护火星本身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限度地开发火星。(观点明确1分,理由成立2分)
(二)15、例如:①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 ②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③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 ④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
⑤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闻等(每写对一句得1分) 16、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
17、例如:①妈妈心里很矛盾:孩子长这么大没吃过苹果,应该吃;而奶奶80多岁了,以后吃苹果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应该吃。看来也只能委屈这两个孩子了!②妈妈心里很内疚:孩子这么想吃苹果,又这么懂事,不让他们尝一尝苹果,作为母亲是不是太狠心了……(要求所描写的心理合乎情理,语句通顺,酌情给分)18、①满嘴香甜 ②苹果皮本来是甜的,哥哥故意说“苦”,目的是想让妈妈和我们一起分享苹果皮的香甜滋味。
③温馨甜蜜,和谐融洽 19、尊敬老人,疼爱子女(答出“尊敬老人,给3分;仅答出”疼爱子女“给1分) 20、D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21、①向西进军 ②轻视 ③通“趋“,疾走,追逐 ④逃亡,逃跑 22、A
23、(庞涓)和他的轻快精锐部队把两天的行程并在一天来追赶齐军。(译文意思接近即可)
(二)24、C 25、A 26、B 27、例如:①公孙龙知人善任,广纳贤才,能用人之长。②善呼者为谋求职业,勇于自荐,以发挥自己的才能。③公孙龙收罗“鸡鸣狗盗”之徒,浪费了人力资源,助长了人浮于事的风气。(任选一个人物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五、写作(50分)
评分意见:分基础等级和特色等级评分,然后合成。
(一) 基础等级评分标准
一类(40-36)
1、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工整,文面整洁。
2、 记叙详略得当,描述具体;议论观点和材料统一,言之有理;说明能抓住特征,顺序恰当。
二类(35-30)
1、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切,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文面清楚。
2、 记叙有详有略,描述较具体;议论观点和材料基本统一,能自圆其说;说明基本抓住特征,顺序合理。
三类(29-20)
1、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单薄,感情基本真切,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书写清楚,文面基本清洁。
2、 记叙详略基本合理,描述不够具体;议论观点和材料有出入;说明事物得特征不鲜明,顺序不够合理。
四类(19-0)
1、 偏离题意或文不对题,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感情不够真切,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病较多,字迹难辨,文面糊涂。
2、 记叙详略不当,描述不具体;议论观点不正确,或观点与材料不统一;说明不知所云,文理不通。
附加标准
1、 错别字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
2、 字数不足350个的可相应降级评分。
3、 不写题目,扣2分。
(二) 特色等级评分标准
特色等级分主要从以下三条来衡量,分三等来评分:
1、 记叙生动形象感人,议论深刻透彻,说明特征鲜明。2、有文采。3、有创意。
上等(10-9)具备两条或三条,或者其中一条特别突出者。
中等(8-5)三条都做得中等者,或者其中一两条做的较好者。
下等(4-0)其中一两条有所体现者;三条均不明显者;看不出有什么特色者。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本卷共24题;满分:150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2分)
(一) 字音(4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暮春,中午,踩着畦垄间苗( )( )或者锄草中耕,煦暖( )( )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二) 背诵、积累(13分)
2.完成上下句(4分)
(1)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____。 (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悠然见南山.。 (4)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①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________________;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它过得丰盈充实。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路难》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记承天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三) 语言运用·其他(11分+2分)
4.连词组段。请从下面选择4个词语写一段话。(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5分+2分)
涟漪 茂盛 婆娑 嘻闹 姹紫嫣红 温声细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警报的地方”这句话放置在下面文段中,最合适的一处是( )。( 2分)
①人生就是如此。②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砖块打中。 ③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击中。 ④但我们还是会厚着脸皮说:“为什么老是我遭殃?”
A.①②句间 B.②③句间 C.③④句间 D.④句后
6.制作卡片。抄写下面名言并作简要评析。(4分)
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名人名言卡 分类______编号________ |
摘录: |
|
|
出处: |
评析: |
二.阅读(62分+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20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
望桓侯而还走( ) 肉食者鄙( ) 去国怀乡(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贫,其一富 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 其真无马邪 必以分人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引用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1. 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2分)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昏 与 庸 无 以 异 也。
(二)阅读《食物从何处来》(节选),回答12~16题。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20至100个。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 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小部分经呼吸作用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例如,野兔靠吃野草来生活。狼以野兔为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所以兔、狼、虎、细菌,归根结底都是靠植物来生活。
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我们皮肤上不会长出叶绿素,当然是属于异养型。吃荤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不过人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能够用各种方式改造植物,使它更好地为人服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农业,办起了绿色工厂,让庄稼来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食物。人们把其中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如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拿来做粮食;剩下的秸秆、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加工厂:养猪,养牛,养鸡。那些不好吃的东西经过猪、牛、鸡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就变成了猪肉、牛奶、鸡蛋等高级食物。
所以,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合成工厂。
12.生物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途径和方法是_____和________。(2分)
13.根据文章内容,在方框中填写相应词语,完成“绿色植物制造食物示意图”。(2分) 阳光
水分 无机盐.. 氧气、水分 二氧化碳
(原料采集站) (运输干线) (食品工厂)
14.本文说明食物来源时,能否先说“异养”再说“自养”?请说明理由。( 2 分 )
15人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能够用各种方式改造动植物,使之更好地为人服务.现实中,有些人以捕猎野生动物来获得食物,这种方式可取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6.请就本文的说明方法自主命题, 设计一道简答题并作答。(4分)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名城梦》(施能泉),回答17~23题.。(30分+2分)
东西塔旁,百柱殿前.。
明天,这里.。
就在这里。他信上说:看凌空双塔,听檐角风铃。
追寻40年前失落的梦?
那天,他要赴刺桐港,乘刺桐舟,履滚滚波涛,穿茫茫大海,去南洋寻金黄色的梦。
我再一次劝他:“就这样离开生你养你的名城?”
“名城!名城?”他几乎喊了起来。“你跟我去看看,曾是天下第一大港的刺桐港如今有几条破木船!唐宋以来,多少刺桐舟风帆高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把我们东方文明输注大洋彼岸,如今运的却是劳工!”
离开船还有3个小时。他不急着去赶两个多小时行程的路,却折向城西北隅的开元寺,颤悠悠地燃起一炷香,发呆似地站在古榕荫霭下的拜庭中。眼前深堂广殿,跪着众多祈求平安的善男信女。他却左顾右盼,仰望东西两边那两座已有一千多个年轮的擎天石塔,和着凄清的檐角铃声喃喃自语:不回来了,不回来了……
他走了,迈着沉重的脚步,踏着破碎的街石,消失在鸠形鹄面的行人中……
我不相信他不回来,就凭着他对古城象征的东西塔的这最后一眼!待刺桐古港涌起新潮,等泉州名城再度春风,双塔下会出现他的笑脸。古城——我默默地向着双塔祈求——重铸你盛唐有过的光辉,再造你宋元出现的繁荣,呼唤万千离你而去的游子回归!
于是,当新中国从东方崛起,古城喜沐东风,新姿丰盈;当改革开放大潮席卷神州,海上丝绸之路雄风再振,我便喋喋不休地诉说,这城,这人,这海,这港,这山,这田,这路……
我不知道他庐结何方。40年来,他没有遣过鸿雁落脚古城。然而我相信,无论在海峡彼岸的国土,或在蕉风椰雨的菲岛,夕阳落处的欧美……他听得见气势凌云的东西塔尖那日夜自语的风铃诉说的古城的变化;他看得到海上丝绸之路风樯竞渡,刺桐新港古城市井接踵而至的万国商贾。我迟早会在那热泪盈眶的海外游子的回乡人流中,辨出他哪怕已是双鬓侵霜的少时伙伴!
我的预感没有错。他终于要重履故土了。前几天,一封加急特快件从菲律宾飞进我家:飞机票已定,明日抵古城。那飘洋过海的信笺上写着——
踏上异邦,才知古国名城在心底的分量。名城钟灵毓秀,孕育出的优秀文化从小就铸进我的肌体。天涯海角,春花秋月,做不尽名城梦。名城有过璀璨的历史,那是祖先奋斗创造。我今日回归,带去些小余资,兴学办校,弘扬名城意识,建设新的名城。
呵,名城!东西塔!明天,这里,又一个去国离乡的游子投入你的怀抱向你倾诉肺腑之音同风铃和鸣…… (注:泉州古称刺桐城,“百柱殿”即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
17.根据语境,揣摩语言(4分)
(1)“履滚滚波涛,穿茫茫大海”、“他终于要重履故土了”
“履”的意思是:__________。请再写一个含“履”且意义相同的成语:___________.。
(2)“我便喋喋不休地诉说,这城,这人,这海,这港,这山,这田,这路……”
一句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划线句子用“蕉风揶雨”修饰“菲岛”,用“夕阳落处”修饰“欧美”准确吗?请运用地理知识解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比较阅读。试将《名城梦》与鲁迅的《故乡》作比较分析。(14分)
(1)《故乡》以“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线索组织材料;
《名城梦》以“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3分)
(2)对比作者笔下故乡今昔的变化,把相关内容概括填写在表格里。(4分)
(3)简答填空。(4分)
《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怀着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城梦》中,“他”欲回故乡时的心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两文内容并联系学过的诗文,谈谈你对游子思乡情结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主要情感,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欣闻海外游子即将回归,盼望儿时伙伴早日团聚。
B.讴歌刺桐古城雄风再振,抒发名城儿女爱国爱乡之情。
C.赞美名城唐宋盛景,留恋故乡昔日辉煌。
D.歌颂家乡建设新貌,呼唤海外游子回归。
21.东西塔檐角风铃在文中多处出现,它在内容上有何意义?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说明。(3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上联:历史古城雄风再振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体会,请作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文(60分)
24.作文
题目:七月如火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体自选;
(3)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04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
一、默写填空。(10分)
1.大漠孤烟直,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头上倭堕髻,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古代人民辛勤劳作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2分)
5.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 , 。”表现了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2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登斯楼也 斯:
②则有心旷神怡 怡:
7.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然”字。(3分)
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然: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然:
8.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2分)
(二)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写序号)。(2分)
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译句:
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三、(30分)现代文阅读。
(一)
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⑴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⑵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漂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⑶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所效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第三,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⑷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⑸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他们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这样,经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提炼出来,变废为宝,不但净化了土壤,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属。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13.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渗 透
14.本文的说明内容除了土壤污染不被重视、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还有。(2分)
15.第⑶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2分)
16.填充下面方框,完成植物净化土壤的过程。(每空6个字)(2分)
→ → →
17.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
①请在下边给第⑶段空白处补写一句话。
②第⑷段中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18.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及环境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含标点20字以内)(3分)
(二)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9.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2分)
20.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8个字以内)(2分)
21.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 的品质。(2分)
22.“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2分)
23.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3分)
24.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3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25.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4分)
四、(10分)短文修改。
26.按要求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下面短文。
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所作的自我反省,更是向每个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
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够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愚昧或是盲从而有时破坏了自己的文化呢?哪一个国家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渡走了弯路呢?也恰恰是因此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个人、国家和民族,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
我想,忏悔要慎重,将自己的过失展现给世人,往往会为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影响自己的大好前途。一个人一生中谁不说几句谎话呢?说谎话也是需要勇气的。
忏悔是一种勇气,忏悔是一种英雄精神,只有当一个人有了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才有可能豪不留情的批判自己;只有心胸坦当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是坚强的,更是高尚的。
①文中有多个错别字,请改正其中两个。(如果多改,按前两个计分)(2分)
②文中有多处病句,请改正其中三处。(如果多改,按前三处计分)(6分)
③除了错别字和病句以外,本文还有什么问题?请改正其中的一处。(如果多改,按第一处计分)(2分)
五、作文。(80分)
27.任选一题作文。
①从前乡下有些地方设有凉亭,供路人休息。有些好心人常常煮桶茶放在那儿,让过路人解渴。有一位老人怕赶路的人喝水急而呛着,于是在茶水里撒了一点点谷皮,这样,喝水的人就必须把谷皮轻轻吹开,然后慢慢地喝。
每个人都会从这则材料中获得启示,也会引起一些回忆,请你以自己的启示、回忆为内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所给材料可用可不用,但所写内容必须是从这则材料中获得的启示或回忆。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②文中不得出现生活中的人名、校名,如需要,可用A、B、C等字母代替。
②题目: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要求:①根据所写文章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写出真情实感;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④文中不得出现生活中的人名、校名,如需要,可用A、B、C等字母代替。
注意:请先写上题目,然后作文。
附加题(8分)
(一)名句默写。(任选两题,如三题都做,按前两题计分)(2分)
1.软草平莎过草新, 。(苏轼《浣溪沙》)
2.世事洞明皆学问, 。
3.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三)根据你对名著的了解答题。(任选两题,如三题都做,按前两题计分)(4分)
1.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物提议下,号称 。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授职为 。
2.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 。
3.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含标点2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一、(10分)
①长河落日圆
②耳中明月珠
③别是一般(番)滋味在心头
④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⑤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15分)
(一)(7分)
6.(2分)①斯:这,这个。 ②怡:愉快、愉悦、和悦
7.(3分)①……的样子 ②对(的)、是(的)、正确 ③这样
8.(2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8分)
9.(2分)③
10.(2分)D
11.(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
12.(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三、(30分)
(一)(12分)
13.(1分)shèn
14.(2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的办法(措施)”或“如何控制和消除(治理)土壤污染”
15.(2分)“强调(突出)了经济损失之大”或“强调(突出)了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16.(2分)吸收有害物质;集中焚烧处理
17.(2分)①土壤污染会危害人(畜)健康 ②因为原文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来说明的
18.(2分)示例:还我青山碧水,还我土地芬芳。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二)(18分)
19.(2分)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
20.(2分)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
21.(2分)“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
22.(2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23.(3分)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24.(3分)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②(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25.(4分)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