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0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分三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本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本试卷上,写在本试卷外无效。 2.做选择题时,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直接填入相应的题目后的括号内。其他题型按卷中答题要求作答。 一 (20分) 1.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万里赴戎机,。(《木兰市》) ②田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已亥杂诗》) ④ ,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⑤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⑥俱怀逸兴壮思飞,。(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 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2.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gǒu lún ①一丝不 ② 巧妙绝 jiàng náo ③别具心 ④ 不屈不 3. 依次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大陆、台湾血脉相连,期盼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 ②最近,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③建立一个短期有人照料、长期飞行的小型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又一个飞天梦。 A.心愿 取消 自由 B. 心愿 取缔 自主 C.心思 取消 自主 D.心思 取缔 自由 4.修改下面画线的句子,使句意明确,表达得体。(2分) 周六下午,志远中学足球联赛决赛在初三(9)班和初二(4)班之间进行。赛前,初三(9)班被普遍看好,队员们也觉得自己身材高大,又技高筹,自然胜券在握。哪知,比赛开始后,对方利用他们轻敌的心理,先发制人,猛打猛攻,在踢进一球后,又在自己门前严防死守。结果,一个强队就这样出其不意地失去了冠军的宝座。① 赛后总结时,看到大家都很沮丧,队长王小刚便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② 改句:① ② 5.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古楚淮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洪泽湖、大运河等自然景观;有关天培、周恩来等历史名人;《西游记》在这里诞生,淮扬菜从这里扬名……现在,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对出下联。下联的内容要能反映淮安地方特色。(3分) ①大运河原远流长 ②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 ③古楚文化名扬四海 上联: 下联: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二(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6—9题。(16分) 理想召唤行动 黄琼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自己则做了法兰西的皇帝。许多人因此将之奉为真谛,以为只要拥有了远大的理想,一切成功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可是对于实干家来说,远非仅仅如此。 理想的人生旅途呈金字塔形,下面宽,上面窄,顶点闪耀夺目光芒,起初,无数攀登者都满怀雄心,希望达到人生最灿烂的境界,可是随着坡度渐渐加大,前行越来越费劲,并且空气也越来越稀簿。有的人因为害怕失足掉下而裹足不前,有的人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不得已放弃了攀登,有的人因为吃不了苦头半道败下阵来,有的人因为总也到不了最高处而改变了初衷…… 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当大多数人因为种种原因改变了主意,停滞在某处闲对流水落花时,却有这样一种人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行色匆匆,既不因为身体的缺陷而自暴自弃,也没有因为道路的蜿蜒曲折而放弃风餐露宿的生活,他们踏实、沉着、有计划、能吃苦,他们心无旁骛、胸怀远大、意志坚强。 理想的脸庞随着脚步的前行而慢慢变得清晰,像女神的眷顾格外垂青,他们到达顶点。人们总说胜利者是幸运的,作为欧洲第一名将,白手起家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经历了六十多次的战斗和数次牢狱,岂是“幸运”二字就可轻易带过?让我们重新审度那句名言,的确,成功的人生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作为指引,可是,更需要的是有力的行动。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6.依据作者的观点,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4分) 答: 7.上文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拿破仑的事例,下面对它们所起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两处作用一样,都是对拿破仑的狂妄以及他白手起家的嘲讽。 B. 两处作用一样,都是对拿破仑通过奋斗而实现了自己理想的赞扬。 C.前者引出人们对“理想与成功”认识上的误区,后者强调“有力的行动”的重要性。 D.前者是为了激发起人们对拿破仑的崇拜,后者是为了号召人们向拿破仑学习。 8.根据文意,再简要叙述一个成功者的事例。(不超过40字)(4分) 答: 9.从上文可以看出,在实现自己理想的人生旅途上,有的人因为某种原因中途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有的人却咬定目标矢志不渝地奋斗前行。在这些不同的经历中,哪一种情况给你触动较大?试简要阐述。(5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6分) 汉字之美 李倩 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学面前却格外地谦恭。他们不但在本民族的文字中拼命汲取汉字的精髓,还一次又一次煞有介事地举办中日文化友好交流——其主角便是汉字的书法作品,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安选 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可见一般。汉字的音、形、义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她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四种声调再加轻声、变调之类已够复杂,还得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这里的学问深着呢!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得铿锵有力,有人读得平淡无奇,有人读得悦耳流畅,也有人读得含混不清。要让听者从你的嘴巴中听出汉字的美,还真得请你下一番功夫。 曾亲耳聆听过一位著名话剧演员朗读戴望舒的《雨巷》,那绝对是一次痛快淋漓的享受;那平缓的语调娓娓引出泛着暗淡灯光的朦胧小巷,那略显惆怅的沙哑是对如烟往事剪不断、理还乱的追忆,那若有若无的哽咽更勾起多情人心灵深处早已尘封的往事,一诗读完,听者不禁泪水涟涟…… 汉字的形美同样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粲若繁星,各具风采。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分敬仰,小桥流水倘惹有名家的“墨宝”则会因此声名远播。难怪各旅游景点在宣传手册上都忘不了写上“XX年间,大书法家XXX见此佳景,豪兴大发,泼墨挥毫,写下XXX几个大字”之类的语句。我的家乡盱眙有一处本不出名的小山,亏了南宁书法家米蒂的题字“第一山”,近年来竟有不少外地游人慕名而来,让小县城颇有几分自豪。 形形色色的美术字更为汉字的形美推波助澜。歌手江涛的MTV作品《创造》,用电脑设计出的歌词字体独树一帜,很有个性。这些字或扁或圆,亦庄亦谐,动静相宜,错落有致,千变成化,精彩纷呈。古老的中国汉字镀上了现代科技的光辉,更魅力四射。 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 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我看《红楼梦》与文学家看《红楼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文学作品,有人推崇备至有人却视若粪土的原因。平常的一句话,如“你是个大坏蛋!”可能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也可能是情侣的亲密调侃;可能是路人的厉声痛斥,也可能是某君良心发现后的深深自责。细细品来,汉字的义真及奥妙无穷。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隽永佳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引,才会“沉睡不知归路”,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啊! 夜深人寂,挑灯夜书。会心之处,不觉莞尔。 10.文章写了汉字的哪些美?试简要概括。(4分) 答: 11.从著名话剧演员朗读《雨巷》的艺术效果上看,汉字的语音具有独特的魅力。依据三、四两段提供的信息,说说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应该注意些什么。(4分) 答: 12.作者认为“汉字之美,还是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棉纱”,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答: 13.第九段画线的句子告诉我们,成千上万的汉字一经语言大师的“点化”,就能放射出神奇的艺术魅力。请你举出一例,并加以简要说明。(可以举一个词句、一篇文章或一部名著)(4分)(理解深刻,语言流畅,可获加2分) 词句示例:“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一个“扶”字,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又传出了春风的情意;一个“失”字,写出梅花、月色溶在一起的意境,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朦胧美。 答: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0分 鸟是树的花朵 吴忌 我们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你看吧,这就是冬天了!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这是不是我们在冬天缺少快乐的真正缘由呢?树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如果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吊着冰凌,都能令我们开心。大雁的声音已经很远了。我在大地上为冬日的阳光感到可惜,因为,阳光的灿烂和温暖如不照在红花和绿叶上,阳光岂不等于虚度了岁月?正如袖手旁观的我们在一堆红红的炭火前,等天黑。 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 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是一只,一只也好。一只鸟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我站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江南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树上有花,鸟儿也会落上去,锦上添花,不是重复是更多的美丽。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因为,我认定鸟是树木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是否要向一只鸟学习呢?我在观看一树的小鸟的同时,多少有些惭愧。我的脸红得像春日的桃花。 14.在作者心目中,树上的鸟儿是一种怎样的花朵?(4分) 答: 15.第三段写了冬天得人单调、寂寥、缺少生机等感受。联系上下文看,这样写哟扑什么作用?(4分) 答: 16.作者认为“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答: 17.文章结尾写道:“我在观看一树的小鸟的同时,多少有些惭愧。”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心理?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4分) 答: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①作者写树上的鸟,许多语句十分耐人寻味。请从上文画线句子中选一句(也可以另选其他句子),加以赏析。 句子: 赏析: ②美是无处不在的。上文中作者由观鸟而萌生了许多美的感悟,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曾经有哪些事物也给了你美的感悟或启迪?请举一例简要谈谈。 答: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四)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19—23题。(18分)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指法训练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饮少辄醉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乐 ④射者中,弈者胜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 ]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2.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 (3分) 23.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4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三(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去年,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位在自荐表中填写“会做苹果饼”的女同学。大家都感到奇怪:怎么推荐一个特长是做苹果饼的人呢?原来,每年的新生都要在自荐表中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从来没有人以擅长做苹果饼为买点。因此,这位同学便脱颖而出。 如果她当初填“擅长厨艺”,结果会怎样?肯定不会像“做苹果饼”这么打动人心。那些填擅长运动、音乐、绘画的,可能也就是会打打羽毛球、吹吹口哨或者画画线条而已。但是,他们不那样写,非要填写一个大而笼统的概念。其实,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细细想来,特长就是我们自己所擅长的某种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我们平时不善于发现,或者不能够正视罢了。 读了上面的文字,请以“认识自己的特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题自拟。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另加1—3分。)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