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四川泸州市二OO四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出处:李伦琰 转贴      阅读次数:343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川泸州市二OO四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四川泸州市二OO四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A)
   (考试时间:只完成A120分钟,完成AB150分钟)
  
说明:
   1
. 本次考试试卷分为AB卷,只参加毕业考试的考生只需完成A卷,要参加升学考 试的考生必须加试B卷。
   2
A卷分为第1(选择题)和第
(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B卷满分为50分。AB卷满分共150分。
   3
A1—8页,B9—12页,AB卷共12页。
  
(选择题 共20)
  
注意事项:
  
  1. 第1卷共2页。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斗笠(lì (zhuàn) B. 黄晕(hùn) 忍俊不禁(jīn)
   C
. 归省(shěng) 修葺(qì) D. 阴晦(huì) (jié)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人声鼎沸 稍纵即逝 销声匿迹 D.俯首帖耳 拍案叫决 锐不可挡
   C
. 不毛之地 天经地义 与日俱增 D.深恶痛疾 姹紫嫣红 不屑置辩
   3
.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对于昨天发生的那件事,张三当时不在,一窍不通,就不必再问他了。
   B
.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到处奔波。
   C.
老师浯重心长地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列举了大量名人的事例。
   D
.在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发明往往源于异想天开。
   4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根据《圣经》这一段或那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我    不预备答复他们,    还要轻视这样无知的见解。
  
 A.假使 而 不但 而且     B. 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C .
因为 所以 如果 那么    D. 虽然 但是 不但 而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她的自尊心很强,请同学们说话要多留心,以免不要伤害她。
   B
.班长征求和采纳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学习园地的意见。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
   D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6
.下列各项表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
.校长采纳了教师的三个建议。
   B
.校长采纳了三个教师的建议。
   C.
校长采纳了三位教师的建议。
   D
.校长采纳了教师的合理化建议。
   7
.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
.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
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
.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
   8
.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将军百战死,壮土十年回。
   D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怀进酒家。
   C.
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都欢颜。
   D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
.下列作家作品等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英国
   B
.《陈涉世家》——司马迁——汉朝——《史记》
   C.
《岳阳楼记》——范仲淹——唐朝——《范文正公记》
   D
.《曹刿论战》——孔子——春秋——《左传》
   10
.指出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
   A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
   B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译: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高声喧哗。
   C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译: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D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译:损失了的玉器和丝织品,不敢以少报多。
  
  
  
  
  
泸州市二OO四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A)
  
(阅读、作文 共80)
  
注意事项:
   1
.第
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20)
   (
)(10)
  
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另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办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墙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1l.
本文段的中心论点是                         (2)
   12.
下列词语哪一个不能概括文中所述的只读不想的学习情形?(2)
  
   A.囫囵吞枣 B.生搬硬套
  
   C.死记硬背 D.因循守旧
  
答:( )
   13.
文中加点的这些方法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
  
  答;                                  。      
   14.
不会用思想的坏处是                        。(2)
   15
.联系自己和同学的实际,简要地为本文段论点另外补充一个典型的事实论据。(2)
  
答:                                   ()(10)
  
 风是空气流动的表现,是我们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然而,你听说过太阳也会刮风吗?
  
太阳风是一种来自太阳的物质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 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 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当然,太阳风的密度与地球上 的风的密度相比,是非常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一般情况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中,每立方厘米有几个到几十个粒子。而地球上风的密度则为每立方厘米有2687亿亿个分 子。太阳风虽然十分稀薄,但它刮起来的猛烈劲,却远远胜过地球上的风。在地球上,12级台风的风速是每秒32?米以上,而太阳风的风速,在地球附近却经常保持在每秒350~语文 450千米,是地球风速的上万倍,最猛烈时可达每秒800千米以上。
  
太阳风虽然猛烈,却不会吹袭到地球上来。这是因为地球有着自己的保护伞——地球磁 场。地磁场把太阳风阻挡在地球之外。然而百密一疏,仍然会有少数漏网分子闯进来,尽管 它们仅是一小撮;但还是会给地球带来一系列破坏。它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明显的变动;它还会影响地球的高层大气,破坏地球电离层的结构,使其丧失反射无 线电波的能力,造成我们的无线电通信中断;它还会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变化,并逐层往下传递,直到地球表面,使地球的气候发生反常的变化,甚至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地壳,引起 火山爆发和地震。例如,1959715,人们观测到太阳突然喷发出一股巨大的火焰 (它就是太阳风的风源)。几天后,721,也就是这股猛烈的太阳风吹袭到地球近空时,竟使地球的自转速度突然减慢了085毫秒,而这一天全球也发生多起地震;与此同时,地磁场也发生被称为磁暴的激烈扰动,环球通信突然中断,使一些靠指南针和无线电导航的飞机、船只一下子变成了瞎子聋子”……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只是乘虚而人的漏网分子所为。由此可见,在无所阻拦的行星际 空间,太阳风的威力有多大了。
   16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1)
   17
.简要回答:为什么把来自太阳的物质流称为太阳风?(2)
  
答:                                     
   18
.太阳风如果来到地球,会造成哪些破坏?(至少三方面)(3)
  
答:
                                  。
  
  
                                  。
  
  
                                  。
   19
.文中加点的一般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2)
  
  答:                                  
   20
.本文第二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        。(2)
  
三、作文(6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L
市的先生喜欢看电影却又爱清静,因此在《手机》热映几天后接近尾声时方才购买了一张电影票。当他按时入场后却颇感意外,除他外,全场空无一人。他想:这场电影恐怕 得改场次或退票了。就在这时,场内灯光熄灭,电影准时开映了……先生独自欣赏了一场电影。
  
从效益的角度讲,影院或许亏损了,但它诚实守信用,赢得了先生及更多观众的口碑。
  
在你的生活中,你亲历或看到、听到过类似的或相反的事情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体会?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述人、事,也町发表议论。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内容要与诚信相关,不得抄袭。
   2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
.内容具体(论述有理有据),有真情实感。
   4
600字左右,不用续卷纸。
   5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泸州市二OO四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B)
   (
本卷满分50)
  
一、积累·运用(12)
   1
.默写填空。(5)
  
  
       ,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唐诗宋词中关于明月的佳句不少,试写出你喜欢的两句:
  
                              。
   2.
比照例句的修辞方法和句式特点,以春风开头仿写句子。(3)
  
  例:歌声如行云流水,让人了却忧虑,又如澎涛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
  
   仿写:春风                              
  
                                        阅读材料,按后边的要求答题。(4)
  
材料一: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
  
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字,并要求同学记住这个标准答案。
  
材料二:某一中学课堂。老师讲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称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但教师不认同。
   3
.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相同的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2)
  
答:                                       
   4
.请你对材料中师生的说法作出评判,并点明理由。(2)
  
答:                                       
  
二、古诗鉴赏(6分)
  
   品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
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分)
  
答:                                     
   6.
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生的?(2)
  
答:                                         
   7
. 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字应改为。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慎的观点错在何处?(2)
  
答:                                             
  
                                         
  
三、文言文阅读(1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榆盘不说。
  
子墨予曰:请献十金。
  
公榆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
  
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 公输盘不说( )
  
  不可谓知类( ) 胡不已乎(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吾义固不杀人。
  
  译句:                            (2)
  
  宋何罪之有?
  
   译句;                            (1)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
  
     将以攻宋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A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起于鲁         愿借子杀之
   C D
  
     舜发于畎亩之中     愿陛下亲之信之
  
答:( )
   11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不只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夫子何命焉为
  
始知为人情所患(《周处》)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答:相同的项有 。
   12.
选段中墨子用什么理由说服了公输盘?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
  
答:
  
四、现代文阅读(18)
  
仔细阅读下面的小小说,按要求答题。
  
一盒饼干
  
佚 名
  
一天晚上,她在机场候机。为了打发几个小时的等候时间,她买了一本书和一盒饼干。
  
她找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突然间,她发现坐在身边的一个青年 男子伸出手,毫无顾忌地抓起放在两人中间的那个盒子里的饼干吃了起来。她不想生事,便视而不见。
  
这位心怀不悦的女士也开始从那个盒子里拿饼干吃。她看了看表,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看 到那个饼干的人居然也在做同样的动作。
  
她更生气了,暗自思忖:如果我不是这么好心,这么有教养的话,我早就把这个无礼的家伙的眼睛打肿了。
  
她每吃一块饼干,他也跟着吃一块。当剩下最后一块饼干时,他不太自然地笑了笑,伸 手拿起那块饼干,掰成两半,给了她一半, 自己吃了另一半。
  
她接过那半块饼干,心想:这人真是太没教养了!甚至连声谢谢都不说!我从来没有 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听到登机通知后,她长出了一口气。她急忙把书塞进包里,拿起行李,直奔登机口,看 都没看那个一眼。
  
在飞机上坐好后,她又开始找那本没看完的书, 突然她愣在那里,她看见自己的那盒饼干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包里!
  
现在要请求那个人原谅已经为时太晚了。她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她自己才是那个傲慢无 礼、没有教养的
  
曾几何时,我们在生活中以为事情应该是某种样子的,而后来却发现,事实并不是我们 所想像的那样。
  
曾几何时,我们因为缺乏信任而凭借主观臆断来不公正地评价别人,结果往往远离事 实。
  
由此可见,……
   13
.根据小说内容填空。(4)
  
《一盒饼干》讲述的是
  
的故事。
   14
.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小说中女士的心理或情绪变化的过程。(3)
   → → → → →
  
   15.
小说中的男青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4)
  
答:                                          
   16
.小说中女士误会男青年的重要原因是什么?(3)
  
答:                                           
   17
.结尾处省略了作者的几句话。你认为作者要告诫人们什么?请根据前文内容把它补
  
充完整。(50字以内)(4)


最后更新[2004-9-1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