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写作指导 |
目录 |
题 目 |
页数 |
适用
年级 |
字词提供 |
例文 |
|
|
文体介绍 |
2-3 |
|
|
|
|
1 |
我的XX |
4 |
1 |
ü |
|
|
2 |
烈日下的香港 |
5 |
1 |
ü |
|
|
3 |
我最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 |
6 |
1 |
ü |
|
|
4 |
香港好去处 |
7 |
1 |
ü |
|
|
5 |
建筑工地即景 |
8-9 |
1 |
|
ü |
|
6 |
家里的一件(套小摆设) |
10-11 |
1 |
|
ü |
|
7 |
我的宠物 |
12 |
2 |
ü |
|
|
8 |
路上的他/她 |
13 |
2 |
ü |
|
|
9 |
某处的黄昏 |
14 |
2 |
ü |
|
|
10 |
(自拟一个形容词)的街道/地区 |
15 |
2 |
ü |
|
|
11 |
喜庆宴会众生相 |
16-17 |
2 |
|
ü |
|
12 |
商场速写 |
18-19 |
2 |
|
ü |
|
13 |
描写香港一种树木 |
20-21 |
2 |
|
ü |
|
14 |
香港乞丐百态 |
22-23 |
2 |
|
ü |
|
15 |
一幢别具特色的建筑物 |
24 |
3 |
ü |
|
|
16 |
地车众生相 |
25 |
3 |
ü |
|
|
17 |
寒流下的香港 |
26 |
3 |
ü |
|
|
18 |
菜市场素描 |
27 |
3 |
ü |
|
|
19 |
放学铃声响起后 |
28-29 |
3 |
|
ü |
|
20 |
雾香港 |
30-31 |
3 |
|
ü |
|
21 |
排队候车见闻录 |
32-33 |
3 |
|
ü |
|
22 |
闹市漫步 |
34-35 |
3 |
|
ü |
|
23 |
香港之秋 |
36 |
4 |
ü |
|
|
24 |
变化中的XX区 |
37 |
4 |
ü |
|
|
25 |
茶楼众生相 |
38 |
4 |
ü |
|
|
26 |
这几位教我的老师 |
39 |
4 |
ü |
|
|
27 |
圣诞灯饰耀香港 |
40 |
4 |
ü |
|
|
28 |
尖沙咀海旁 |
41 |
4 |
ü |
|
|
29 |
一场精彩的文娱表演 |
42-43 |
4 |
|
ü |
|
30 |
图书馆众生相 |
44-45 |
4 |
|
ü |
|
31 |
一条令人留连忘返的街道 |
46-47 |
4 |
|
ü |
|
32 |
雨中街景 |
48 |
5 |
ü |
|
|
33 |
夜香港 |
49 |
5 |
ü |
|
|
34 |
一则难忘的广告 |
50-51 |
5 |
|
ü |
|
35 |
同窗素描 |
52-53 |
5 |
|
ü |
|
36 |
暴风雨中的香港 |
54-55 |
5 |
|
ü |
|
37 |
|
|
|
|
|
|
38 |
|
|
|
|
|
|
39 |
|
|
|
|
|
|
40 |
|
|
|
|
|
|
文体介绍 描写文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景物的状貌、情态具体地、逼真地摹写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描写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大类:
1 人物描写:包括肖象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2 景物描写:包括自然风景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等。
描写经常和记叙结合一起运用,但描写跟记叙不同:叙述往往侧重于一般过程的记写,读者只能得到对事物的综合、概括的了解;描写则侧重于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描绘,使读者得到具体的、明晰的认识和感觉。
描写手法
描写的手法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
l 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进行直接、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2 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不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由第三者介绍、反映或采用间接烘托的方法进行描写。
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三课文)写黑妞和白妞出色的表演,一方面是通过作者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另一方面是通过观众的反应间接描写(1)来。如在《明湖居听书》(上)、作者直接描写黑妞的歌艺:
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1)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
作者同时也通过观众的反应作间接描写: 「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至于《明湖居听书》(下)写白妞歌艺的直接描写有:「三小玉便启朱唇,发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也有间接描写:「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写景手法
在景物描写方面,除了直接和间接描写之外,我们还可从描写角度不同,区分出不同的描写手法。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有:
l 定点描写法
定点描写法就是选取一个固定的立足点,将所看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来。所谓一定的顺序可以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或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从左至右、从右至左等。但是不管按甚么顺序,观察者的立足点始终不变。
运用定点描写法时,应当注意:
(1) 选择好立足点。
(2) 在文章中适当地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3) 描写的顺序必须小心安排,才能使景物的层次清楚,图象清晰。
易家钺的《可爱的诗境》(中三课文)是用了定点描写法。作者选了三个观察点,写出不同地点和时间的所见,把景物描写出来。作者描写了池边的游鱼、白鹅、鸟儿、白鹭;在断桥所见的晚霞倒影、垂杨、黄橙、青藤、星儿等;也描写了登楼所见的远景。
2 动点描写法
动点描写就是从高低、远近、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同一对象。
动点描写的好处是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事物的形貌动态,使描写的对象呈立体感。
运用动点描写时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描写的角度要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时间空间的制约和作者情绪的起伏等,有次序有规律地调整变化。
徐蔚南的《看潮》(中一课文)便是运用动点描写法的例子。作者写湖水时换了下面几个角度:
(1) 从山上向下看海面。
(2) 在沙滩上看潮水。
(3) 远望海水冲击岛边。
(4) 看潮水在石块间的变化。
3 移步换形法
移步换形法就是不选取固定的立足点来观察,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移动,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卜来。
运用移步换形法时,应当注意:
(1) 把立足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否则会使读者如堕雾中。
(2) 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3) 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景物应各具特色,而各个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 .
陈若曦的《骑骡记》(中三课文)便是运用了移步换形的手法来描写骑骡历程中所见到的景色。全文的观察点分别是:
(1) 骑骡上山的途中:浏览约瑟米提山谷的风景。
(2) 转过一个山头之后:看到瀑布。
(3) 接近半圆顶的后:俯览内华达山脉,仰望半圆顶。
4 分类描写法
分类描写法是按描写对象的特征,分为几个类别逐项描写。
运用分类描写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整体特质和各构成因素的关系,正确地分类,准确地描摹。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三课文),便用了分类描写的手法,分别描写天气恶劣和天气晴朗时的景物。描写恶劣天气的景物如: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天气晴朗的景物则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