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出处:責編 王白石    作者:香港某中學中文科組   阅读次数:353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议论文写作指导

目录

题目

页数

适用

年级

字词提供

例文

 

 

文体介绍

2-3

 

 

 

 

1

看电视的好处与害处

4

1

ü

 

 

2

论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5-6

1

 

ü

 

3

计算机游戏的我见

7-8

1

 

ü

 

4

香港炒风小议

9-10

2

 

ü

 

5

论「施比受更为有福」

11-12

2

 

ü

 

6

中学生拥有手提电话的我见

13-14

2

 

ü

 

7

论好老师应有的品质.

15-16

3

 

ü

 

8

论「马路如虎口」

17-18

3

 

ü

 

9

我对中学生吸烟的看法

19-20

3

 

ü

 

10

计算机网页对青少年的影

21-22

3

 

ü

 

11

论器官捐赠的意义

23-24

3

 

ü

 

12

在中学推行普通话教学的我见

25-26

4

 

ü

 

13

「名牌补习社」的我见

27-28

4

 

ü

 

14

「失败是成功之母。」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29-30

4

 

ü

 

15

中学采用母语教学的我见

31-32

4

 

ü

 

16

生活在计算机时代

33-34

4

 

ü

 

17

论「有志者事竟成」

35-36

5

 

ü

 

18

论尊师重道

37-38

5

 

ü

 

19

你想复制一个你吗?

39-40

5

 

ü

 

20

论爱国思想

41-42

5

 

ü

 

21

论选美 

43-44

5

 

ü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文体介绍  议论文

   

议论就是通过反驳或证明,分析事物的道理,表明自己的意见,希望别人同意。

      以议论的内容来划分,议论文约可分为三类:

l  论事:以事件或事物作为主要议论对象。

2 论理:以事理作为主要议论对象。

3  论人:以人物作为主要议论对象。

  

议论主要有两种形式:

l  立论:阐述正面论点,表明赞成甚么的,以「立」为主。

2  破论:驳斥反面论点,表明反对甚么的,以「破」为主。

 

议论文的要素

  

议论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所组成的:

l  论点:作者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或主张。

2  论据: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或证明论敌观点错误的理由和根据。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大类。事实论据是指经过调查研究而核实了的事实,包括典型事例、史实、数据等。理论论据是指经过实践而证明正确的、人们公认的理论,包括定律、格言,谚语,公式等。

3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

   

议论文跟记叙文不同的地方是:记叙文比较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议论文则通过直接说理来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

 

 议论文跟说明文不同的地方是:

1  说明文着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等,目的在使人有所知;而议论文则要论证观点、或发挥自己的主张,或批评别人的意见,不但使人有所知,还要有所信。

2  说明文的目的是解说事物、剖析事理,态度比较客观;而议论文在作者心目中有假定的敌论者,所以要反驳、批评,态度比较主观。

 

论证手法

   常见的论证手法有:

 

1.归纳论证法

      归纳论证法是通过综合若干个别的事例,概括它们的共通点,从而推断出一个反映普遍规律的论点的方法。

      归纳论证法由于是以很多事例来证明论点,解说道理,因而切实可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运用归纳论证法时,应当注意:

(1)      所列举的事例,必须是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

(2)  所列举的事例,必须具真实性。

      如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中二课文)一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事例,证明人生最苦的事是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甚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2.演绎论证法

        演绎论证法是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推断个别事物,得出新的结论。

        演绎论证法用来进行论证的主要是理论论据,如科学原理,流传的格言、警句等。运用演绎论证法,可以加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的最大分别是两者论证过程的方向刚刚相反。归纳是从一「个别」到「一般」  ;而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

   运用演绎论证法时,应当注意:

(1)作为论据的一般原理,必须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不可曲解原意或断章取义,否则,推断出来的结论必然错误。

(2)      一般原理要正确地运用于与之相符合的特殊事物,即特殊事物的性质必须包括在一般原理中,否则,不能必然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孟子的《论四端》(中三课文)一开首便用了演绎论证法。孟子先提出「人有不忍人之」,然后论证人的不忍人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根据论证所得的结论,孟子再推论到除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外,人与生俱来的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3.举例论证法

      举例论证法就是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举例论证和归纳论证在逻辑思维形式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举例论证是先提出论点,然后提出支持这论点的例子;而归纳论证则把事例胪列在先,然后从事例中归纳出论点。

      至于在论证过程中所列举的事例,主要有两大类,即历史事例和现实事例。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列举事例以证明观点,自然说服力强。

  

运用举例论证法时,应当注意的地方和归纳论证差不多:

(1)    所列举的事例必须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2)  所列举的事例必须有真实性。

 

 柳宗元的《三戒》(并序)(中三课文)便是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作者先提出「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之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的看法,然后再举出《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个寓言为例子。

 

 陈之藩《钓胜于鱼》(中三课文)更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他每提出一个观点,都会举出相应的实例,以作证明:

(1)    举魏刚教授为例,证明工作本身的兴趣有时使一个人至于疯狂。

(2)    举爱因斯坦为例,证明醉心追求知识的人,无法再生名利观念。

(3)  举罗伦斯为例,证明科学家面对厚禄巨利,也淡如云烟。

 

 

4.引用论证法

      引用论证法就是引用名人、权威的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原理、人尽皆知的常识等,去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归纳和举例论证所用的是事实论据,演绎和引用论证所用的则是理论论据。不过,引用与演绎不同之处是:引用论证是以理论论据证明论点,而演绎论证则是从理论论据中推出论点。

  

运用引用论证法时,应当注意:

(1)    所引用的言论要准确、有逻辑、有说服力。

(2)  所引用的言论要精粹,不可连篇累牍。

  

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中二课文)分别引用了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和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三段话作为理论论据,证明「责任完了是最乐」的论点。



最后更新[2004-9-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