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描写文寫作指導(二)(1-10)》
出处:責編 王白石    作者:香港某中學中文科組   阅读次数:1102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描写文寫作指導(二)(1-10)

 

1. 我的XX*(人物描写) *可以是父母、朋友、亲友、邻舍等。

 

拟题原因  

人物描写是很常见的作文题目。但怎样才可以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呢?此题正好让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但由于中一学生年纪较轻,可以不指定对象,由学生自行选择。

 

写作指导

1.建议大纲

(1)             引子:说明描写的对象。

(2)             主要内容:描写该人物的形貌、性格等。

(3)  总结:对该人物的观感或评语。

 

2.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

l           老师可要求学生以寥寥数句描写班中一个同学形貌、性格的特征,然后抽取一、两个同学的描写,在班上读出,看其它同学能否猜到他所描写的人是谁。

l           缴交文章时,要求学生将笔下人物的照片一同呈交,一来增加趣味性,亦可看看学生的描写是否传神。

(2)    内容:要人物写得出色生动,形像突出,需具体刻画人物的外貌,更要举出一些特别的事情,反映他某方面性格的特点。

(3)    写作手法:学生描写人物时,注意人物的外在(外貌、形态、服饰、动作、语言、表情等)和内在(性格、学养、心理、思想等)的描写。因此,学生平时应当细心观察别人,捕捉人物的特征,才可以把人物写得鲜明活现,生动传神。

(4)    易犯的毛病:一般学生可能侧重叙事部分而忽略描写部分,老师宜在学生写作前加以提醒及作适当的引导。

 

3.字词提供

(1)     有关形貌的描写:美丽、英俊、平凡、肥胖、瘦削、矮小、苍老、强健、弱小、暗疮、戴眼镜、皱纹、面型、五官端正、魁梧、健硕、沧桑、憔悴、梨涡、明眸皓齿、老态龙钟。

(2)     有关性格的描写:斯文、和蔼、慈祥、关怀、爱护、随和、乐天、爽朗、暴躁、急躁、凶恶、脾气、大意、随便、软弱、坚强、勇敢、懦弱、负责、尽责、勤恳、诚实、努力、小心、容易相处、乐于助人、暴戾、冒失、审慎、怯懦、平易近人、优柔寡断、敢作敢为。

(3) 有关观感的描写:喜欢、欣赏、敬仰、尊敬、讨厌、憎恨、榜样、仿效。


2. 烈日下的香港(景物描写)

 

拟题原因

    中一课文有《风雪中的北平》一课,本文是一条仿作的题目,希望学生能把所学的写作手法结合现实运用出来。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略述香港夏天的特色。

   (2)  主要内容:描写烈日下香港的种种景象。

   (3)  总结:抒发自己对烈日下的香港的感受。

 

2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

l           本文宜在授完《风雪中的北平》后写作。

l           老师宜向学生解释仿作并不是抄袭,而是学习原作的优点,活学活用。

 

(2)  内容:

l           本文主要是捕捉烈日下各类人物的神态:例如烈日下工作的工人、西装毕挺行走在烈日下的白领、衣着暴露的女子、树荫下乘凉的各类人物等,只要能努力地捕捉烈日下人物神态的特征,便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l           除了写景以外,抒情亦不可少,抒情的对象,可以是在烈日下工作的各类人物,也可以是香港这个城市。

 

(3)  写作手法:要突出描写的事物,使它生动,学生须注意以下的写作手法:

l           多运用想象力,并配合比喻、比拟、排此、夸张等修辞手法。

l           运用颜色词,以使事物的色彩更鲜明。

l           多运用形容词、副词,使事物的形像更具体鲜明。

 

(4)  易犯的毛病:

l           本文是描写文,若借题发挥,写出一个烈日下的故事,则属不切题之作。

l           文题要求写「香港」,就应该有香港的地方特色,若写出来的文章放之四海皆准的话,亦属不切题的作品。

 

3.字词提供

(1)             有关香港情况的描写:紧张、忙碌、繁忙、繁荣、节奏、大都市、人来人往、

人车争路、水泄不通、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东方之珠。

(2)  有关烈日的景况的描写:炎热、曝晒、火炉、猛烈、阳光、酷热、汗水、树荫、乘凉、游泳、海浴、消暑、中暑、赤膊、懒洋洋、暑气全消、翳热、汗如雨下、汗流浃背、火伞高张、衣冠楚楚、西装笔挺、为口奔驰、肤色黝黑、坦胸露臂。


3. 我最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描写+说明)

 

拟题原因

    卡通片集是少年人喜好的电视、电影节目,而许多卡通人物更成为家传户晓的人物(如米奇老鼠、I Q博土、小甜甜、叮当、龙猫等)。要中一学生挑选其中一个描写,应是一个有趣的作文题目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说明谁是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2)  主要内容:

l           简略描写这个卡通人物的形貌性格。

l           说明自己喜欢他的原因。

 (3)  总结:总结这个卡通人物的性格特征。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老师可在写作前先通知学生这个拟题,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卡通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品德上的优点等。

 

(2)  内容:

l           学生应当妥善地分配篇幅,只可简单描写该卡通人物的形貌、性格,却要详细说明喜欢这人物的原因。

l           虽然喜欢某个卡通人物的原因人人不同,但老师可提醒学生发掘卡通人物性格上的优点,令文章内容方面更有深度。

 

(3)  写作手法:

l           在说明喜爱该卡通人物的原因时,学生应多举例证,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l           要把笔下的卡通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学生尽可能运用以下的两种写作技巧:

     1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2形容词及副词的适当运用。   

 

(4)  易犯的毛病:

l           本文是介绍人物,学生如把重点放在该卡通人物主演的片集上,则属不切题之作。

l           文题只要求学生介绍「一个」卡通人物,多于一个,亦是不切题。

 

3字词提供

(1)  有关形貌的描写:

可爱、青春、趣怪、迷人、有趣、趣致、生鬼、美丽、动人、漂亮、普通、平凡、丑陋、高大、威猛、壮健、矮小、肥胖、瘦削、讨人喜欢、健硕、魁梧、其貌不扬、呆头呆脑。

 

(2)  有关性格的描写:

活泼、开朗、聪明、智能、机智、善良、纯洁、纯真、温文、和蔼、亲切、勇敢、英勇、决心、毅力、懦弱、狡猾、愚蠢、笨蛋、迟钝、乐天、坚毅、不屈不挠、无忧无虑。


4.香港好去处(描写+说明)

   假设你有一位外国的朋友将来港度假。试写一封信,预先向他介绍香港的特色,并向他推荐两个好去处。

 

拟题原因

   香港虽属弹丸之地,但亦有它迷人的地方,游玩的好去处也不少,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想想自己居住的城市的特色,并训练他们写介绍评述武的文字的能力。

 

写作指导

1建议大纲

(1)             引子:简述香港的特色和迷人的地方。

(2)             主要内容:介绍两个好去处,并说明你选择它们的原因。

(3)  总结:希望你的朋友能深切体会香港迷人的地方。

 

2重点提示

(1)  内容:

l           题目所指的「游玩」是「游览」和「玩乐」的意思。这些地方应是香港有特色的游览地点,包括一般的名胜古迹、或像海洋公园、荔园等游乐场所,或指某一类的旅游地区如赤柱、山顶、南丫岛或某些购物区域等,但不包括像桌球室、电子游戏机中心之类的娱乐场所。

l           要将事物「说」得「明」,须抓着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学生在介绍游玩的好地方时,宜捕捉游览地点的特色之处。例如庙街的夜市,人如潮涌,货物种类繁多,价廉物美,亦有不少江湖卖艺者表演,食肆林立,充份反映了低下层市民的生活。

l           学生可在结尾时说明这次为朋友介绍旅游地方的期望,如希望朋友尽情去玩,好领略游玩的乐趣,或令他更喜爱香港。这部分不仅丰富文章的内容,亦使文章更有深度。

 

(2)  写作手法:     本文与一般写景文章绝不相同,它既重描写亦重评述,写作时如把自己看成一个导游,相信较容易掌握。

 

3.字词提供

远方、荣幸、理想、导游、市中心、交通、街道、夜景、迷人、林荫、宽阔、空旷、空气清新、远足、烧烤、畅泳、风景怡人、山顶、货品、便宜、款式、寂静、田园、景色、霓虹灯、一览无遗、山明水秀、各武各样、商店林立、泛舟、碧波。


5. 建筑工地即景

    香港社会不断发展建设,到处都可以见到建筑工地。试选择其中一个,作文一篇,加以描写。

 

审题

1.     这是一篇描写文。内容应描写某建筑工地的景象。

2.     题目的关键词是「建筑工地」和「即景」。

(1)  建筑工地即香港人俗称的「建筑地盘」,这篇文章必须描写建筑工地里的典型事物。

(2)  「即景」的意思是就眼前的景物写文章,这篇文章只须扼要描写建筑工地的景象,不必作全面深入的描写。

 

写甚么

l  概述香港社会发展迅速,建筑工地随处可见。

2  你所描写的建筑工地

   (1)  类别:豪华住宅、公共屋村、天桥、公路等等。

   (2)  位置:填海区、新市镇、学校旁边、你家附近等等。

   (3)  工地的规模。

 

3  建筑工地里的事物

   (1)  有关的人:搭棚工人、货车司机、吊(同吊)臂机控制员等等。

   (2)  典型事物:兴建中的建筑物、竹棚、钢架、起重吊机等等。

(2)        正在进行的活动:倾倒沙泥、运送建材、搭建棚架等等。

 

4  你的感受

   (1)  建筑工地里各种事物令你产生的联想。

   (2)  对工地里各种工作活动的观感。

(3)        对建筑工人的观感。

 

5  文章主题

   对建筑工人的礼赞,例如感谢他们付出辛勤的劳动,建设香港。

 

 

怎样写

l  建议大纲

   (1)  引子:说明建筑工地的基本资料

   (2)主体:

l       描写工地里的典型景象。

l       描写建筑工人的活动。

   (3)总结:抒发你的感受和礼赞。

 

2  写作方法

   (1)  引用香港人常说的一句话,反映出香港不停建设的实况,以引进文章主体。

   (2)  选择一个你较熟悉的或者经常见到的建筑工地,进行描写。

   (3)  选择建筑工地里典型的事物加以描写,要注意剪裁和取舍。

   (4)  为文章确立一个主题,通过不同的物象中表达这个主题。

   (5)  你可以用定点描写法,展开观察;你也可以用多角度的描写法,展开观察;你也可以用多角度的描写法,描写你所见的景物。

   (6)  运用各种感官经验,进行描写。例如:视觉--描写颜色、形状、动态等;听觉--描写工地里的各种声音;嗅觉--描写工地里的各种气味,以突显具体的形象。

(2)     运用想象和比喻,令描写对象更为生动传神。

(8)  以特写手法,从较接近的距离特写某一重要景象,突显文章的主题。

 

 

参考范文

建筑工地即景

   

常听人说:「离开香港只不过一年半载,回来也就认不得路了。」这句话可一点也没有夸张,因为香港是个不断建设发展的城市。

  

在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大型的建筑工地,正在兴建豪华住宅。一幢幢灰色建筑物,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往高处看,黄褐色的起重吊机矗立在屋顶土,长长的吊臂在机器的低吟中慢慢平移,运送钢板和泥砖等建材,彷佛一头头巨大的长臂猿,在向地面的人招手。

  

建筑物的外墙,搭起了传统的竹棚;竹棚外面围上一张张绿色的巨网,令人想起了古老的纱窗。身手灵活的工人,就在「纱窗」内,举上挪下,或探身,或倚坐于竹棚构成的方格之间。他们各司其职,都在全神贯注地工作。

  

忽然,一阵闷雷似的声响沿着建筑物的外墙,从高处向地面传来。原来上面的工人,正往垃圾槽倾倒沙石。这垃圾槽是用巨型的铁筒一个接一个焊成的。这声响越传越大,最后「隆」的一声,轰到地面,搅起了一阵泥尘。我掩面欲避,却差点撞到一群刚从工地里走出来的工人身上。

  

就在这一剎那,我看见他们一身给晒成了深褐色的皮肤,闻到阵阵混着泥土气息的汗味。我在心里说: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香港就没有那么多的广厦华庭啊!


6. 家里的一件/套小摆设  (描写文)

   

各式各样的小摆设,可以增添生活情趣。试选择你家里的一件或一套别有特色的小摆设,作文一篇,向读者介绍。

 

审题

l  这是一篇描写文。内容应描写一件或一套小摆设。

2  题目的关键词是「家里」和「小摆设」。

(1)  小摆设指装饰品、艺术品一类的东西,虽然没有甚么实际用途,但有观赏价值,可以增添生活情趣。

(2)  这件小摆设是放在家里的,是你每天都看到的,是你熟悉的。不是在百货店里的,也不是你偶然在街上看见的。

 

写甚么

l  简介这件/套小摆设

   (1)  交代小摆设的来历:告诉读者,这件小摆设是谁买的,在哪里买的,或者说明这件小摆设是谁做的,怎样做的。

(2)       说明这件小摆设是甚么:是一组小动物、一件木雕、一个人像等等。

 

2  小摆设的特色

   (1)  质料:瓷器、木刻、贝壳、玻璃、水晶等等。

   (2)  类别:人像、动物、纸镇、模型等等。

(3)       特色:描述小摆设的颜色、大小、重量、形状等等。

 

3  小摆设表达的主题,例如:

   (1)  花木欣欣向荣,表现生机。

(2)       海鸥在水上飞翔,表现乘风破浪的毅力。

(3)       木刻人像临风而立,表现了孤高的形象。

 

4  小摆设给你的感觉

   (1)  所用质料给你的感觉:玉石的温润、水晶的晶莹、木材的朴素等等。

(2)       颜色给你的感觉:红色的温热、白色的纯洁等等。

(3)       独特造型给你的感觉。

 

5  对制作者的赞赏

   (1)  赞叹制作者的构思。

(2)       赞叹制作者的手艺。

 

6  文章的主题

   (1)  小摆设令你产生的联想。

   (2)  小摆设令你得到的启发。

 

怎样写

l  建议大纲

   (1)引子:简介这件小摆设。

   (2)  主体:

l       描写这件小摆设的形象和特色。

l       抒述这件小摆设给你的印象和感受。

   (3)总结:通过对小摆设赞赏,表达文章的主题

 

3.        写作方法

(1)  运用写物的手法,具体描写小摆设的外观,例如形状、颜色、大小等等。如果这件小摆设是动物造形,则可以描写它的形体、动作、神情等等;如果这件小摆设是人像,则可以描写它的表情、发式、体态等等;如果是一座建筑模型,则可以描写它的线条、外形、结构等等。

(2)          选择小摆设的重要特征作仔细描写,不必巨细无遗地描写每一部分。

(3)          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具体写出小摆设的大小、长短、重量等等。

(4)          运用感官的描写,以视觉、触觉、听觉、嗅觉描述小摆设的特色。

(5)  如果所描写的是一套小摆设,可以先分别描写个别小摆设的特点,然后合起来,描写整套小摆设构成的形象。

(6)  通过客观的描写,揭示小摆设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和主题思想。

(7)  以借物抒情的手法,引发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带出文章的主题。

 

参考范文

家里的一件小摆设

  

在我家的电视机上面,摆着三只可爱的白瓷兔子,是爸爸妈妈到国内旅行买回来的。这三只兔子虽然不值钱,但做得很传神,爸爸特别喜欢,因为他是属兔的呢。

  

我把它们称为兔爸爸、兔妈妈、老大、老二和老幺。你们一定会问我,爸爸,妈妈和三个儿子,加起来不是五只兔子吗;是啊!可为甚么又说三只兔子呢﹖你们看过我的描写,就会明白了。

 

让我先介绍兔妈妈吧:她半躺在地上看顾着肚子旁边的老二和老幺。老二骑到老幺身上,老幺只露出圆圆的小屁股,上半身埋进妈妈怀里。我想,两个小鬼头正在吃奶。牠们跟妈妈连成一体,形影

 

    大儿子捧着一根胡箩葡,蹲在地上,使劲地啃着。看神态,正吃得津津有味呢。

  

兔爸爸肥大壮硕,挺直腰板,提起了左前腿,昂着头,望着前方。牠双耳直竖,耳蜗朝外,神态机警,彷佛正在守卫着家小。

  

这三只白瓷兔子,不,这五只白瓷兔子,放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洋溢着一片温馨甜蜜的气氛。我想,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充满了这种简单而珍贵的天伦之乐,那就太好了。

 

 

 

 

 

 

 

 

 

 

 

 

 

 

 

 

 

 

 

 

 

 

 

 

 

 

 

 

 

 

 

 

 

 

 

7.我的宠物(描写文)

 

拟题原因

        描写动物和描写人物虽有共通点,但亦有不同的地方。究竟要怎样写,才能使笔下的动物活灵活现?本拟题的目的正是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交代宠物的有关资料,如名字、来历、性别、岁数等。

 (2)               主要内容:

           描述牠的外貌特征。

           描述牠的特长、嗜好和性格。

 (3)               总结:抒发你对牠的感情。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老师可要求学生在写作前预备一帧宠物的照片,于缴交文章时一并呈交,藉此看看学生的描写是否传神。

(2)                 内容:

      写作的对象可以是猫、狗、雀鸟、鱼、小兔、小白鼠等,但须是在家中饲养的,且只能写其中一种。

           所写的宠物,可以是现在正饲养的,也可以是以前曾经饲养过的。

      在总结部分,学生所抒发的感受,可以说明自己喜欢牠的原因,或说明彼此的关系,亦可以联想牠年纪老迈后的情况。

           若果学生不曾饲养过宠物,则可将题目改为「我最喜爱的动物」,而建议大纲则为:

1           引子:指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2           主要内容:描述牠的外貌特征、特长、嗜好和性格。

3           总结:写出你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

(3)      写作手法:

      在描写动物时,应对牠最特别的地方详加描述,例如写牧羊犬,应突出牠的尖长的咀巴、美丽的毛发、忠心的性格等。

      虽然动物的心理和言语无法写出,但学生仍须注意动物的行动、形态和表情的描述,以突出牠的特长、嗜好和性格,这些可透过具体的事例来反映。

      在描述时,用词应准确、具体,适当的想象力和修辞的运用,有助读者对宠物形像的了解,例如:「小猫那白色的毛,像一团雪,用手抚摸时,你会感到阵阵柔软,像丝棉被那样顺滑。」如果只用泛泛之词如「美丽」,「柔软」,便会显得平淡、不够具体。

 

3         字词提供

(1)    有关宠物的外貌特征:面庞、眼珠、瞳孔、斑纹、羽毛、 皮毛、魁梧、强壮、尾巴、柔软、色泽、轻盈、娇小、矫健。

(2)    有关宠物的特长、嗜好和性格的字词:舔、点头、模仿、吠叫、鞠躬、苦缠、绕圈、检拾、摆动、追随、追逐、矫捷、奔跑、蹦跳、捕捉、噬咬、躺下、仰卧、俯伏、蜷曲、挺身、平和、凶恶、凶狠、趣怪、天真、活泼、伶俐、聪明、善良、机灵、忠诚。


8. 路上的他/(人物描写)

           试选择一个自己平日在街上时常遇见的人物,如小贩、流浪汉、店铺职员、拾荒妇、乞丐等,描述他的外貌并透过一些生活情节的记述,突出他的性格、行为和心理。

 

拟题原因

   要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须从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四方面描写。本拟题旨在训练学生观察和描写人物的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指出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并解释你要写他的原因。

(2)      主要内容:透过一些生活情节来描述他的行为举止、言谈和心理,以突出人物的性格。

(3)      总结:抒发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审题:文题要求写的人物,应该是一个在街上工作甚至生活的人。你并不太熟识他,只是经常在街上遇见,并对他的生活感好奇。若学生写一个偶然在街上碰到的人,或是自己很熟悉的人,皆属离题。

(2) 内容:

      本文是写街上的某个人,他与这条街道的关系应是很密切的。所以文章亦宜对这街道作简略的描写,交代人物的活动背景。

      除了描述人物的外貌,亦应具体地刻划人物的性格。学生须记述一些发生在人物身上的特别事件,以突出人物的性格。

           (3)      写作手法:

      一般来说,描写人物应以肖像描写人手,而在描写时,又必须抓住人物在容貌、姿态、神情和衣饰的特征来写。

       在描述人物的行动时,要精选动词,同时,亦要选择能显示人物性格的行动来写。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除了要交代说话的内容外,亦须注意以下的描写:

1 语气、语调格

2           与说话配合的动作

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展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3  字词提供

(1)  有关人物的外貌:

   脸:脸颊、睑庞、方睑、圆睑、面型、苍白、白皙、黝黑、皱纹、光滑、憔悴、梨涡、红润。

   眼:眼神、睫毛、目光、鱼尾纹、圆溜溜、水汪汪、无神。

   体态:胖子、瘦削、矮小、修长、粗壮、魁梧、健壮、俊俏、老态眬瞳、苍老。

 

(2)    有关人物的言谈:诅咒、嚎叫、辱骂、恶言、狂言、沙哑、沉默、谈笑、口齿伶俐、声音嘹亮、粗声粗气、粗言秽语、结结巴巴、滔滔不绝。

(3)     有关人物的性格:慈祥、乐天、开朗、和蔼、凶恶、勤恳、随便、随和、健谈、暴躁、谦虚、顽固、倔强。


9. 某处的黄昏(景物描写)

           选择某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描述那个地方在黄昏日落时的景色。

 

拟题原因

    黄昏日落,景色变化多端,的确是写作的好题材。本文旨在让学生发挥想象,再结合自己的亲身观察,写作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点明写作的地点和时间(黄昏)

(2)             主要内容:

      描述黄昏日落时天色的变化。

      描述黄昏时那个地方周围的景象。

(3)  总结:抒发自己对黄昏的感受。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在写作前,可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以寥寥数句描述黄昏日落变化的景色,藉此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内容:

      文章应明确指出选择甚么地方的黄昏作描写对象,如尖东、山顶、浅水湾、城门河等,切勿只泛泛描述海滨、郊外、海滩的黄昏。

      本文的内容重点有二:

1  黄昏日落时的景色:学生可从太阳的形状、光和色的变化人手,此外,亦可写云霞的变幻。

2写作地点附近的景象:这部分的题材较广泛,如人们下班、下课时的情况、在树荫下乘凉的人、附近建筑物的光影变化等。

  这两部的篇幅应平均分配。

      总结部分的感想须切合内容,例如可以对黄昏的变幻或造物主发出赞美之词,又或者对香港人只顾追求名利,忽略了大自然的美景而发出感叹,这样,景与情相配合,文章就更具感染力。

 

(3)      写作手法

      描写文也可以以记叙方式入手,例如:「上周末,我刚从屯门室内运动场练习完毕,身体已有点疲倦,正想回家休息,但刚踏出大门,便被西面天空中的火焰吸引着。」

      要突出描写的景色,使读者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须注意以下的写作手法:

                  1           多运用想象力

                    2           多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法。

                    3           多运用颜色词

                4   必要时用动、静的对比,例如写某处的海边时,水、植物、云烟等是静景,

昆虫、飞鸟或人类的声音、动作是动景。动与静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场面 更生动,不致太单调。

(4)      易犯的毛病:本文虽包括记叙和抒情,但仍以描写为主,若学生通篇只顾流水记账的记述某天的经历,或侧重抒情,对黄昏的景色只略加描写,都属不切题。

 

3         字词提供

(1)             有关夕阳景色:残阳、斜阳、落日、余晖、日薄西山、和风、清风、光芒、云彩、变幻莫测、晚霞、红霞、夜幕低垂、暮色苍茫、华灯初上、耀眼、夺目、一轮、半轮、一片、缤纷、绚丽。

(2)             有关夕阳的颜色:绯红、殷红、血红、火焰、嫣红。

(3)             有关感受:惊愕、惊讶、惊叹、着呆、着迷、赞美、讴歌、奇妙、玄妙、淡薄、名利、追逐、争夺、苦恼、刻意、优闲、恬静、领略、人生、趣味。


10. (自拟一个形容词)的街道/地区(景物描写)

           选择一处自己熟悉,或者别具特色的街道或地区,并选择一个适当的、能概括描述这地方特色的形容词,然后写一篇描写社会环境和场面的描写文。

 

拟题原因

    本拟题的目的与上一篇命题写作大致相同,不过,上文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本文则以社会环境和场面描写为主。透过这两篇文章的写作,可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描写文的分别。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概略介绍该街道/地区的特色,并指出为甚么这街道/地区令你留下深刻印

象。

(2)          主要内容:

      描述那里的景象(如街道、店铺、楼宇的特色等)

      描述在那里进出的各种人物的动态。

(3)      总结:抒发你对该街道/地方的感受。

 

2         重点提示

(1)      审题:

          题目中的地区/街道,并非指一些范围狭小的地方如学校、快餐店、菜市场等,

也非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必须是有人活动的街道或地区,但范围亦不宜太广泛,例如大屿山、新界,就不大好写。最好选择一些有特色的街道,如庙街、西洋菜街、食街、鸭寮街等。

          题目中的形容词,须选择一个能概括该处人物活动或环境、气氛的词语。为使

学生有适当的选择,老师可在写作前向学生提供本拟题的「字词提供」

 

(2)         引起动机:为加深学生对题目的认识及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老师可在写作前先将题目其中一个空格填上,然后由学生填上另一个空格,例如:

      (XX)(园艺街)

      (熙来攘往)(XX)

 

(3)      内容:

          社会环境和场面是人与人接触、产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因此,这类文章以「动态」的描写为主,以写人物的活动为中心。

          文题中的形容词是修饰名词的,所以学生描写某地区的特色时,必须与形容词配合,不可贪多务得或泛泛而论。例如写「繁忙的旺角」,就不写旺角清静的一面。

 

(4)  写作手法:

          文章的开头写得好,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以下三种文章的开首法,可供参考:

1   描写景象,制造气氛:「吱吱……喳喳……清脆响亮、高低不同的声响,令清晨充满生气,原来这就是以售卖雀鸟驰名的康乐街。」

2  开门见山:「西洋菜街,又名电器街,那里的电器店铺之多,简直是全港之冠。」

3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要以合理的价钱尽享各地美食,而又无须走遍各国,究竟有甚么方法?答案就是到铜锣湾的食街了。」

          注意人物活动的描写,例如形态、服饰、言语、行动和心理等。

          除了人物的活动外,亦须描写由众多人物形成的气氛(宁静或喧闹?杂乱还是秩序井然?)

 

3         字词提供

(1)      一般字词:繁忙、紧张、节奏急速、优闲、奇特、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宁静、

有趣、荒凉、别具一格、人罕至。

(2)    形容地区的字词:繁忙、喧闹、挤拥、热闹、清雅、稠密、繁盛、旺盛、高尚、古典、污秽、幽静、优雅、偏远、发展中、水泄不通、川流不息、龙蛇混杂、品流复杂、人烟稠密、污烟瘴气、令人向往、山明水秀,风光如画,流连忘返。



最后更新[2004-9-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