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记叙文寫作指導(二)(1-10)》
出处:責編 王白石    作者:香港某中學中文科組   阅读次数:550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叙文寫作指導(二)(1-10)

 

1.开学的第一天 (记叙文)

 

拟题原因 

  

对刚踏进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第一天上课的经历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怎样能把难忘的经历写得生动有趣?本文写作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叙事技巧及材料取舍的工夫。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记述第一天回校的经过和心情。

   (2)  主要内容:

l           记述踏入校门后所见的情形。

l           记述在校内度过第一天的经过。

   (3)  总结:抒发自己初为中一生的感受与期望。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

l           本文宜编为中一学年的首篇写作题目。

l           为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可以拟设若干有趣的问题,给学生适当的指导。

     1.    你带着怎幺样的心情回校?兴奋?紧张?恐惧?

     2.    初踏进学校后,见到甚幺?校园璟境怎样?

3.           开学典礼的情形怎样?

            4.           第一天上课时,有甚幺有趣或值得记述的事发生?

            5.           班主任的外貌和言行举止有何特别?

      6.  新同学相处融洽吗?班中有没有突出而有趣的同学?

      7.  对其它新老师的印象如何?

l           老师亦可吩咐学生先把当日的程序顺序排列出来,然后选择一、两件最有趣或感受最深刻的事件详加叙述,便可避免学生流水式记账。

(2)     内容:本拟题是记述中一生第一天回校的情形,重点该放在他面对陌生的环境(新学校)            

和陌生的人(新老师、新同学)时的反应和感受。为使文章生动有趣,学生应选择一些有趣而又感受深刻的人物或事件详细描述,务求使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3)     写作手法:

l           本文应采用第一身叙述形武,以「我」为主体。.本文宜采用顺叙法书写,老师可在作文前指导学生这种写作手法

l           顺叙法: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时间顺序叙述。例如:「今天,是我第一天到中学上课的大日子,大清早,我便准备……。」

(4)  易犯的毛病:学生在写作时,最常见的毛病是欠缺适当的分段,老师应在作文前,给学生适当的指导。

 

3.字词提供

(1)             一般字词:清早、校服、背包、路途、梳洗、整洁、神气。

(2)             有关学校环境的描写:篮球场、校舍、校园、礼堂、钟声、食物部、课室、领袖生、谈笑、排队、踏进、热闹、挤拥。

(3)             有关开学典礼的情况:校务报告、致词、思索、肃静、精神奕奕、笔挺、秩序井然。

(4)             有关人物描写:(同学)活泼、好动、开朗、吱吱喳喳、七嘴八舌、精神奕奕、全神贯注、谈笑、热闹、文静、内向、融洽。(老师)和蔼、亲切、严肃、慈祥。

(5)  有关初为中一生感受:高兴、紧张、彷徨、恐惧、疑虑、努力、勤奋。


2.童年趣事(记叙文)

 

拟题原因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童年往事,或悲或喜,或哀或乐,本篇以「童年趣事」为题,侧重童年时欢笑、有趣的一面,一来唤起学生快乐的回忆,二来更可训练学生选择素材和运用倒叙法写作的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叙述自己亿起童年趣事的原因。

   (2)  主要内容:追述童年的趣事。

   (3)  总结:抒发自己对童年的怀念和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老师可吩咐学生带一两张童年的照片回校,让学生在作文前重温一下童年时特别快乐、有趣的乐事。呈交作文时,老师可要求学生将一张童年时的照片一同交上,并选取几篇写得生动有趣的作文,张贴在墙报上。

(2)     内容:童年时的生活不外乎环绕着「家庭」、「学校」、「朋友」、「亲友」、「邻舍」等,学生可集中在这范围内,选择一、两件最有趣或感受最深刻的事情详加叙述,务使主题清晰,结构严谨。

(3)     写作手法:

l           本文宜采用「倒叙法」书写 ( 即将时间的顺序倒排,或先把事情的结果说出来,然后追述以前的事 ),以本拟题为例,学生可借着某个人物(重遇童年的玩伴)或某件事情(翻开旧相簿、日记或纪念品),触发起对童年的回忆。

l           在叙述童年趣事时,须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

l           在叙事中穿插人物时,须注重人物外在(神态、面貌、动作、言语)的描写和内在(个性、思想)的描写,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l           本文重点是童年的「趣事」,因此应记述欢乐的趣事,例如童年时捣蛋的乐事、顽皮的行为、与友伴玩乐情况等,从「趣事」中,显现学生童年时天真、活泼或顽皮

的性格等。

l           在记述童年趣事时,学生可利用描写或抒情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更见生动,如借着重温童年时与友伴玩乐的情况,抒发对他们的怀念等。

 

(4)     易犯的毛病:

l           欠缺适当的分段。

l           记述太多繁琐小事,欠缺重点。

l           以不幸的童年为主,则属不切题。

 

3字词提供

(1)    一般宇词:回忆、兴奋、联想、欢笑、庆祝、眷顾、照料、呵护、嬉戏、作弄、埋怨、饶恕、猜忌、叫喊、惹笑、心酸、响亮、清脆。

(2)         有关人物描写:好奇、天真、活泼、文静、好动、顽皮、纯真、乖顺、内向、撒娇、联

队、洋洋自得、一溜烟、一窝蜂、蹦蹦跳跳。

(3)     有关童年感受的描写:烙印、永记心中、刻骨铭心、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天真无邪。


3.运动会*后记(记叙文) *可以是陆运会或水运会。

 

拟题原因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藉此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增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运动会」是常见的作文题目,但怎样才可以把运动会的热闹场面写得生动?众多竞赛,怎样处理才好?本文主要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处理材料的工夫

 

写作指导

 

1.建议大纲

 (1)  引子:记述运动会举行的日期、时间、地点及当日的天气情况。

 (2)  主要内容:

   记述看台上的情形。

   记述运动场上比赛的情形。

 (3)  总结:抒发你对这次运动会的感想。

 

2.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老师可于运动会举行前通知学生有关本文写作一事,使学生先作心理准备。

(2)  内容:

l           本文的重点内容,大致可分为看台上的情况(老师、同学、拉拉队的表现)与运动场上比赛的情形(健儿的表现)。学生在描写赛事之余,应多加留意看台上观看赛事的老师和同学的反应和行动,拉拉队的表现等。

l           为使文章更见生动,学生可选某一、两件较精彩的竞赛或事情,或某些人物特别的行为作详细的描述。

(3)  写作手法:

l           本文可用顺叙法或倒叙法,以第一人称去写。

l           本文以「动态」叙述为主,环绕健儿和师生的行动表现,在描写人物时,必须具体刻画人物的动作、表情、神色,若能配合比喻、夸张等修辞技巧,则人物形像会更加鲜明突出、生动传种。

l           在结构上,本文可以「时间」的推栘为主线,叙述运动场上某段时间某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或者以「人物」为主线,描述比赛的同学,等侯比赛的同学、领袖生、老师、拉拉队的心情和表现等。

 

3.字词提供

(1)             一般字词:晴朗、阴凉、早晨、中午、运动场。

(2)             有关看台上的情形:座位、小旗、旗帜、草球、服饰、帽子、彩带、鼓掌、欢呼、打气、支持、欣赏、忘形、投入、信心、紧张、失望、兴奋、掌声雷动、全神贯注、摇旗吶喊、声嘶力竭、手舞足蹈。

(3)             有关运动场上的情形:运动员、弹力、速度、枪声、接力、气力、臂力、裁判、计时员、起点、终点、宣布、跳跃、奔跑、热身、预备、勉励、祝贺、下泪、惊人、敏捷、紧凑。

(4)  有关健儿神情的描写:不气馁、信心十足、轻松、紧张、失望、疲倦、洋洋自得、神色凝重、精神奕奕、身手灵活、实力接近、健硕、咬牙切齿。


4.最倒霉的一天(记叙文)

 

拟题原因

           一个人倒运的时候,真个会「到处碰壁」、「头头碰着黑」,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碰上倒霉的事,滋味一定不好受。本文正好让学生记述这一次经历,训练他们藉叙事来表达感受的技巧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描述当你遇到倒霉的事情时通常会产生的感受。

   (2)  主要内容:叙述在某一天,你接二连三的碰到几件倒霉的事情的经过。

   (3)  总结:描述你当时的感受。

 

2.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老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谈他们曾遇到最倒霉的事,然后再谈谈感受。

(2)          内容:

l           称得上「最倒霉的一天」,那天必然有许多令人气结的事发生,所以文章不应只写一件事。

l           所谓「倒霉」的事,应属一些不大不小,虽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但又不致于有太大破坏性的事,学生选材时宜小心。

l           发生倒霉的事,有时是因为运气不佳,但也可能是自己疏忽所致,所以在内容上亦宜反省遇到倒霉事的原因。

 

(3)          写作手法:

l           叙述故事可用顺叙、倒叙或插叙法。如用倒叙法,往往能于文章开首营造出悬疑效果,老师可指导学生使用。

l           学生除了要清楚交代每件事的前因、经过和结果外,还须交代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这样,读者对故事会有更清晰的印象。

l           「最倒霉的一天」里,必须几件倒霉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写作时必须照顾时间的衔接,结构才见紧凑。

l           在叙事的同时,学生须具体描写自己遇上倒霉事的实时感受和心情,以及旁观者的反应(如幸灾乐祸或寄予同情等)。这样,文章才更有生气。   

 

3.字词提供

(1)     一般字词:不幸、陷阱、意外、损失、误会、忍受、捉弄、忍耐、接二连三、不慎、眷顾、无辜、遗失、祸不单行、幸运之神。

(2)     有关感受:苦恼、愤怒、暴躁、大怒、惊讶、苦笑、悲叹、摇头叹息、气结、怒容满面、暴跳如雷、哭笑不得、欲哭无泪。


5.爸爸、妈妈,我知道错了!(记叙文)

  

以「爸爸、妈妈,我知道错了」一句作结,叙述你因一次犯错而触怒父母,最后终于醒悟过来的经过。

 

拟题原因

           青少年常因犯错而触怒父母,但很少人能勇于承认过错,这篇拟题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学习反省自己错误的行为,认识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记述自己犯错的原因。

   (2)  主要内容:

l           记述所犯的错误事件。

l           描述自己觉悟前非的心理转变过程。

   (3)  总结:抒发自己从这件事件中所得到的教训或启示,并以「爸爸、妈妈,我知道错了」一句作结。

 

2  重点提示

   (1)  内容:

l           学生应选择一次影响最大、印象最深刻或最曲折的经历来记叙。

l           除了记叙事件的前因,经过和结果外,学生亦应清楚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有关的人和事,这样,文章的内容才显得完整清楚。

l           从结句的语气来看,犯错的人是几经内心斗争,最后才醒悟过来。所以,学生在叙述那件事情的同时,也须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写自己犯错后,忧虑被人耻笑,被父母责骂或被校方记过等,但在隐瞒真相期间,又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说谎的行为太伤透父母的心了,反复思量后,最后终于向父母认错。学生须把内心斗争的过程描述得真切感人。

l           本文以「我」为主体,应详加铵述自身的感受和心理变化;而描述父母的部分只是用来衬托自己的心理斗争活动,仅为客体,可简略描写。

(2)  写作手法:

l           文章可用顺叙法,或用倒叙法及首尾呼应的技巧,务求令文章的主题突出,结构严密。

l           记叙文以记事为主,但也须注意人物的描写部分,除了动态和神情外,还须注意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例如,自己在犯错的过程中有没有悔意?犯了错后,心里的感受如何?

l           文章可适当地加插对话,以增加亲切感。

 

3.字词提供

(1)     一般字词:欺骗、殴打、隐瞒、驳辩、贪念、好胜心、忧虑、担心、体会、妄想、毒打、疼痛、耻笑、讥讽、憎恨、埋怨、不忍心、哭诉、躲避、疤痕、后悔、枉费心机、逃遁、唠唠叨叨、咬牙切齿、放肆、胡言乱语、忤逆、道歉、怒气、疼爱、皮肉之苦。

(2)  有关心理活动的描写:

喜:高兴、快慰、畅快、喜悦。

怒:怒目、怒火、激怒、愤怒、怒容满面、怀恨在心、勃然大怒。

哀:悲哀、悲伤、哀叹、伤心、痛心、满睑愁容、心如刀割。

惊:惊慌、畏惧、畏缩、惊惶失措。

憎:厌恶、讨厌、厌弃。

哭:痛哭、饮泣、泪汪汪、哭诉。


6.狼狈的一星期(记叙文)

           假设你的父母回乡一星期,家中的大小事务,只好落在你们兄弟姊妹身上,可是,尽管大家都尽力做好,但到头来却弄得狼狈非常。试将这段经历记述下来,并抒发你的感受。

 

拟题原因

    要写一些未曾经历过的事,虽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但只要多加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亦可以写出令人信服的文章。本文便是要考验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写作指导

1.建议大纲

(1)             引子:记述你们(包括兄弟姊妹)得知父母将会回乡后的反应。

(2)             主要内容:记述父母离家后,你们过着的狼狈生活。

(3)  总结:抒发你对这一次经历的感受。

 

2.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老师可于课堂上指导学生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写作材料作参考。

(2)  内容:

l           父母离家一星期,期间发生的狼狈事件一定不少,因此不能只记一两件事情。

l           本文主要是记述父母离家后,家中的大小事务都要你们分担,由于你们缺少仿家务的经验,所以产生种种狼狈的情况。学生最好能从日常起居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想象一下父母在家时与父母离家后的分别。

l           要记述的狼狈事件,可以从两方面去思索:

1         大事——家里一些重要决定或突发事件令你们束手无策。

2         小事——家里一些生活琐事(如清洁、煮食等务)弄得一塌糊涂。

l           学生所记述的狼狈事件,应要合乎情理,不能过分夸张。

l           学生在总结里所抒发的感受,可以是借这次经历,明白到父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或者是醒觉到自己平日太疏懒和太依赖别人,从而决心学习料理家务。学生若能从一件事件或一段经历中得到启发,文章才显得有深度。

 

(3)      写作手法:

l           本文可用顺叙法或倒叙法。

l           为吸引读者,文章的开首可用「悬疑式」引入法,亦可运用「反问法」(反问法又称「反诘法」,就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反问法」入题的例子:

「厨房的碗筷还未清洗,厅里满地垃圾,餐桌上的东西摆放得乱七八槽。唉!为甚幺我当初竟会赞成父母回乡呢?」

 所问的问题必须与主题有密切的关系。

l           本文记述一周里狼狈的事,但不宜以「时间」作叙事主线,以免陷于流水式记账,应以「事」(狼狈事情为主线,以「人」(涉及的人)作辅线。

l           除叙事外,学生亦须具体刻画人物的言谈、举止及心理活动,并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法、使人物的形像更突出鲜明。

 

3字词提供

(1)      有关父母回乡的字词:来信、乡间、消息、紧急、立刻、收拾、照顾、叮嘱。

(2)    有关狼狈生活的字词:依赖、懒惰、随意、推让、不肯、庆幸、自由、管束、接待、吃惊、蚊虫、污垢、垃圾、污秽、失灵、修理、为所欲为、杯盘狼藉、乱七八糟、诅咒、手忙脚乱、欲哭无泪、愁眉苦睑。


7.班主任*笑了!(记叙文)   *可以是其它老师。

           假设你们时常捣乱、违反校规,班主任虽然用尽种种方法辅导,你们仍然没有改善,终于,班主任因某事件被你们激怒了,此后一直没有展露笑容。试拟想当时情况,叙述你们想办法令老师转怒为笑的经过。

 

拟题原因

   学生因行为上的偏差而激怒老师,是学校生活里常发生的事。本文正好让学生记述其中一次的经历。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

l           描述你们平日顽劣的行为。

l           描述班主任对你们的行为的反应及对策。

(2)       主要内容:记述班主任因某事件被你们激怒了,很久也没有展露笑容。

(3)       总结:记述你们最后终于觉悟,并以种种行动令班主任转怒为笑的经过。

 

2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

老师可在写作前与学生先讨论以下问题:

l           一般学生怎样顽劣?

l           老师应付顽劣学生时通常会采用甚幺方法?

l           有甚幺方法可令老师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转怒为笑?

 

(2)      写作手法:

l           本文宜用顺叙或倒叙法,及第一人称去写。

l           文章须具体描述学生的反叛行为(言行、举止),作为班主任终于被激怒的伏线。

l           老师对学生的痛心失望除显露于容色外,亦有很复杂的心理变化,老师宜依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

l           学生可在叙事中加插适当的对话,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        字词提供

(1)     有关反叛行为的描写:喧哗、吵闹、离开座位、交头接耳、欠交功课、逃学、无心向学、明知故犯、借口、殴斗、粗言秽语、目中无人、窃窃私语、旁若无人、砌词狡辩、屡劝不敢、变本加厉、故态复萌。

(2)     有关老师的辅导:劝导、告诫、训导、社工、顿谈、警告、秘密、原谅、宽恕、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辅导、转介。

(3) 有关老师的反应:失望、灰心、愤怒、心平气和、低声、柔和、火山爆发、怒目、怒不可遏、饮泣、忍无可忍、拂袖而去、怒斥、痛心。


8.校园生活记趣(记叙文)

 

拟题原因

           校园生活多姿多采,从上课、小息,以至课余活动进行期间,定会发生不少趣事,令学生回味无穷,本文训练学生选择素材和观察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简略描述自己的校园生活。

   (2)  主要内容:记述两、三件与校园生活有关,而令你产生深刻印象的趣事。

   (3)  总结:抒发你对这些趣事的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内容:

l           本文的内容重点应在「趣事」这层面上,校园的一般生活,若只是平淡、常见的,不应描述。

l           学生可以小学或中学为选择范围。若老师将文题的时间规限在中一年级,则宜于学期中才进行写作,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题材以供书写。

l           由于本文记述的趣事有两至三件,因此,学生必须清楚交代该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经过。

l           与趣事有关的人物,可以是同学、老师,但亦可以是校长、校监、校董、校工、校务处职员、驻校社工,甚至与学校活动有关的嘉宾。

 

(2)  写作手法:

l           本文可用顺叙法及第一人称手法去写。

l           学生须注意适当分段。

l           描写人物时,须注意人物的言谈、举止和表情等。

 

3  字词提供

      人情味、仁慈、关心、幽默、风趣、比喻、打成一片、代沟、哄堂大笑、意外惊喜、引人注意、名不副实、不相称、自夸、打趣、演技、活灵活现、谈笑风生、娓娓动听、鼓掌、深得人心、受欢迎、引导、笑破肚皮。


9.回到过去*(记叙文)  *「过去」可以是任何朝代,学生可自由想象。

 

拟题原因

   

对现代人来说,古代已是纸上的资料,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根据历史资料及自己的想象力去缅怀。本文的写作,可让学生根据历史资料,发挥想象力,去组织和构思一篇幻想故事。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叙述你由现今的世界突然回到古代的经过。

(2)     主要内容:

l           描述你「回到过去」期间所发生的事和见闻。

l           简述你眼中所见古代的景象。

(3)      总结:叙述你重回现实的经过,并抒发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写这题目之前,老师宜着学生先翻看中国或世界历史书,想想自己对过去那一段时期认识较多或较有兴趣,才决定写那一段「过去」。

(2)      内容:

l           本文虽属科幻式故事,但内容情节仍须与古代的事实相符,若学生全凭想象,天马行空,可作不切题论。

l           由于古代的人谈话的语气与现代人不同,若要描写对话,就须配合当时的社会璟境而写,不能连现在香港流行的话都写进去。

(3) 写作手法:

l           本文虽属记叙文,但亦不能忽略描写部分,尤其是对古代的景象及当时的人的外貌、言谈、举止的描写。

l           为使读者清楚故事的发展,学生须清楚交代人、时、地、事、物。

l           本文必须写出由现实回到过去及返回现实的情节,但篇幅不能太长,否则便会喧宾夺主。

 

3         字词提供

(1)          有关回到过去的经过:突然、满天星斗、失去知觉、迷迷糊糊、强光、黑漆漆、洞穴、时光隧道。

(2)  有关回到过去的见闻和感觉:似曾相识、一脉相承、新奇、奇装异服、彬彬有礼、言语不通、步步为营、如梦似真、野蛮、原始、粗犷、诧异。


10. 蟑螂*来的自述(记叙文)   *可以是其它生物(动物或昆虫)

 

拟题原因

   叙述性的文章如何起题才吸引读者?怎样把虚构故事中的主角写得生动?本文主要是训练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

   这是个假设性的题目,把「蟑螂」人格化,赋予蟑螂人的生命,让它自我介绍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这个拟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简略地介绍自己的身世、外貌。

   (2)  主要内容:

l           记述你平日的居住环境,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l           记述你一段难忘或惊险的事件。

   (3)  总结:抒发你从这件事中,所得到的启示、教训或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

l           为了使学生对蟑螂有更深入的认识,老师可在写作前吩咐学生搜集有关蟑螂外貌、特征、饮食习惯、生活情况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发问问题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1. 蟑螂爱吃甚幺?

2.           蟑螂主要在甚幺时候活动?

3.           蟑螂通常藏身在甚幺地方?

4.           蟑螂怎样影响环境卫生?

 

(2)        内容:

l           本文是一篇假设题目,虽源自想象,但内容也必须符合情理,切忌天马行空,脱离事实。

l           为使读者对故事的内容及发展有清楚的了解,学生对人、事、地、时、物等记叙文的五种要素必须交代清楚。

(3)       写作手法:

l           文章应以第一身叙述,否则可作不切题论。

l           本文可用顺叙法,但亦可用倒叙法及首尾呼应法。

l           为吸引读者,老师可指导学生在文章开首采用「悬疑式」引入法,例如:「白茫茫的一片,像雾又像雪花,……怎幺我……透不过气……我……救……命……呀!」

l           学生在拟写这类幻想式的题目时,宜采用轻松有趣的笔调,令文章读起来生动活泼,有趣诙谐。

l           要使主角的形像更生动、突出,学生可运用以下的两种表达手法:

1.  描写蟑螂的心理及反应,例如觅得食物后的喜悦;被人类追杀时的惶恐心情。

2.   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对话。

 

3.        字词提供

(1)     有关螂的自述:阴暗、潮湿、出生、家族、成员、庞大、众多、同伴、饲养、成长。

(2)     有关蟑螂的起居生活:深夜、静寂、入睡、静听、察看、咬、攀爬、找寻、美味、大吃一顿、饱餐、丰富、废纸箱、厨柜。

(3)有关蟑螂逃避人类追杀的情况:呼叫、挣扎、躲避、惊慌、杀虫药、陷阱、拍

打、命运、倒下、残忍、不动声息、联结队、罅隙、抽搐、粉身碎骨。



最后更新[2004-9-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