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阅读空间
林振树
《斑羚飞渡》是一篇很有争议的文章。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文章的体裁,二是文章的主题,三是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读读这篇文可以有种种感悟:个体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震撼人心;动物的智慧令人惊奇;动物种群极为强烈的求生欲望;人类的残忍;人类的虚伪“猫哭耗子”;人类的忏悔、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不协调;等等。这样有争议的文章能选入教材吗?我作为语文老师,十分高兴能见到这样有争议的价值,值得争议,值得探究,那么就可以把它拿来当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培养批判意识、掌握探究方法的好教材!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不宜选入教材。我想,可能是他们还担心学生在阅读《斑羚飞渡》时,得出“人类残忍”“人类虚伪”的结论,误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错了,错了,那几个猎人“残忍”也好,“虚伪”也好,“忏悔反思”也好,都不足于证明我们人类的“残忍”“虚伪”忏悔反思“,否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世界上,某些人确实残忍虚伪,这能瞒得了学生吗?刘子善、张青山、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等等一大批大大小小恣肆贪污为所欲为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以及越货杀人者、发动对伊战争的布什、恐怖分子,无不在刺激我们的神经,他们不残忍不虚伪吗?让学生“见见”人类中的“败类”,对“万物之灵”的人类多一些清醒的认识,对他们来说,好处多多。
如果担心教坏学生,那好,请也把《乌鸦与狐狸》《农夫和蛇》封杀,把《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中的那可怕的尸体抬走;将《七根火柴》无名战士的尸体就地掩埋;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还给老祖宗,把《故乡》遣送回乡!可别忘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对立的统一体。只给学生精神的天堂,无异于迷药,他们在生活中很很可能下地狱!这方面的教学还少吗?
而且有争议的文章,最能读出独特的体验来。面对课文存在的问题董老师没有回避,而是大胆地让学生原汁原味地阅读,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探究环境中,大胆质疑,敢于说“不!”他们的阅读状态很好,他们情思激荡,见解独特,思路清晰,引文有据,言之凿凿,发言十分精彩。可以说,教材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阅读空间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8月 福建霞浦县六中 3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