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会考作文技巧
一、审题
1. 选题 3分钟
标准: A. 能否掌握题目重点,确保不会离题
B. 材料是否充足
C. 是否擅长该类文体
注意事项:一经选出,须义无反顾
2. 审题 3分钟
注意事项:一定要掌握题目重点,不可有所偏颇
3. 列大纲 9分钟
步骤:脑冲击:不拘多寡、次序,把意念记下,是为点也;
按题意过滤点,加以扩充,成为线;
点-线-面。
4. 作文 60分钟
5. 检查 5分钟
二、入题
注意事项:一般人提笔作文,搜索枯肠,耗费许多时间,想的只是第一句怎么写,这是自限脚步。先不要想着「第一句写什么」,你要想的是「这一篇写什么?」想第一句而不想全篇,怎能触类旁通,想到通篇的题材?很多人却习惯于这样的信笔涂鸦,想一句,写一句,彷佛作文就是连句造句。这样写,即使勉强凑成一篇,内容也是片片段段,零碎拉杂的,缺少一贯之势,不能一气呵成。
其实,大纲写好了,这一篇写甚么应该也大致掌握了。可是,怎样开头才可以不流于俗套,脱颖而出?起句要能吸引人,能打动人!
平铺直述法
一般考生作文,较多习惯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逐一于文章的第一段介绍出来,而事件的经过,发展和结果则依发生的时间的先后而在文章的其余各段直述。
记得去年的中秋节,我和一班好友到山顶赏月。那晚的月色很美……
《中秋节》
上星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狮子座流星雨奇景,那天夜里我和朋友赶到西贡……
《记一次欣赏流星雨的经过和感受》
优点︰简单直接,容易撰写,较宜撰写「故事」或「意外」的文章。
缺点︰平淡,太普通,大部份考生均选用此方式,难予阅卷员深刻印象,不易获较高的评分。
联想法
作记叙文或描写文时,如能善用联想的方法,较易惹起读者的共鸣和投入。
置于我桌前的,是一个日夜不停孜孜游走的闹钟。这夜我把功课温习好,背着月色,凝望着闹钟,心里不期然浮起了那一次关于时间的体验,那一次关于迟到的教训。记得是许多年前的一个早上……
《记一次迟到的经过和感受》
每天上学途中,我都会碰见无数的同学,以及同学们背上那一个个书包。这天早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浅蓝色小背囊。我记得过去我也曾经拥有一个浅蓝色的小背囊……
《我心爱的书包不见了》
早先有一个人为臭虫所困扰,便去向卖根治臭虫特效药的人,买来一包特效药,回家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一张写着「勤捉」的方子以外,什么也没有。其实「勤捉」两字,比什么药都有效,所以这个人不算上当。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向我要求「怎样学好作文」的方法,我也要给他「勤做」两字秘方。诸位知道「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你「勤做」文章自然有显著的进步。
《怎样学好作文章》
破题法(常用于议论文)
「达观」指的是一个人对失败、挫折和缺陷所持的健全态度,不是指的对失败、挫折和缺陷的逃避。
《谈达观》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白马湖之冬》
提问法
人的本能,是对外间的问题和挑战作响应。如在写文章时,能把握人们这种心理反应,利用对话、问题作开始文章的第一、二句,很易使读者产生详细阅读此文的兴趣。很多成功的戏剧、小说或电影,均善用上述这种提问的方式作开始。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就是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最苦与最乐》
我问你,你喜欢下雨吗?你会回答说:「喜欢,下雨天富于诗意。叫人的心宁静。尤其是夏天,雨天里睡过长长的午觉该多舒服。」可是你也许会补充说: 「但别下得太久,像那种黄梅天,到处湿漉漉的,闷得叫人转不过气来。」
《下雨天真好》
引用成语
信奉权威,人云亦云是人们特点之一。文章开首时若要下笔有力,吸引别人注意,适当地引用一两句前人的说话、成语和谚语,很多时会使人对你希望表达的意思与该等谚语产生联想和共鸣,从而增加了阅读文章的兴趣和趣味。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说:「即使人们低首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往的经历。」而我认为,我们平常以为英雄豪杰之士,其外表仪容也像是与别不同。其实,那多半是衣裳装扮起来的人。
《衣裳》
归纳法及演绎法
归纳即由一般情况引领至特别事情。
香港这个商业社会,很多时候人们会顾及自我,而漠视他人。上星期我所目睹的一件事情,证实了所言非虚。事情是这样的……
《香港人是否缺乏同情心》
演绎是局部推全部,由特殊例子引领到普遍情况。
人是一定要有职业的。因为每一种职业对社会都有所贡献,无论是拉黄包车还是做大总统,只要是尽了责任……
《谈有业》
连串动作
如果常看电影,你定会察觉到,文艺片的开首片段与侦探片的差异颇大︰前者多把戏中的主角,于开首时逐一介绍,用远镜把整个剧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均有系统地介绍出来,让观众明了剧情的进展及日后的问题;后者则刚好相反,开首时镜头多只集中某人急速的脚步、阴深的环境或突如其来的一声尖叫--于是,此片的凶案发生了,但究竟谁人是凶手,观众却一无所知,需要跟随片中的侦探,抽丝剥茧地追查真凶。这种具悬疑性的戏剧开首。其实也可引用于写文章的开首段落中,以达吸引读者之效。
墨黑夜空闪过一抹银光!
海傍的人群开始喧叫起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尾尾金色蝌蚪状的烟花向天边不住爬升;啊!那边厢的烟花也不甘示弱,低吼一声……
《观烟花记》
追忆往事
「想当年」是人之常情,作文开首时,善用此技巧较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向来壮健如牛,是极少生病的。然而多年前那一次患病的经历,带给我极难忘的经验。事情是这样的……
《记一次你患病的经过》
先声夺人
写议论或辩论演辞时,如能于文首先述明自己立场或观点,会使读者或观众易于明白和接受文章其后的观点。
拥有信心,不一定会胜利;但失掉信心,便必定会失败。这是不变的定律。为甚么呢?因为……
《谈信心》
分类法
分类法是「主动介定所讨论的题目及范围」,并预先把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在文章开始是简介,以圆顺地带出其后段落讨论要点。
待人处事,要受到别人欢迎,最重要是以下两项:「诚」、「信」。为甚么呢?因为……
《谈谈怎样待人处事才可以受人欢迎》
练习:「快乐」
1. 直叙:清晨醒来,看见窗外亮丽的蓝天,心中就充满了愉快的感觉。今天是假日,我慢慢地享用妈妈为我做的早餐,再到露台去走走,好悠闲,好清爽,好快乐。
2. 设问:你快乐吗?你知道快乐哪里来?
3. 破题:知足的人,时时快乐,行善的人,常常快乐;好学的人,永远快乐。
4. 引用:有人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话实在有道理。
5. 引例:那天,走在街上,忽然看到一个很熟悉的背影,我快步赶上去,果然是三年不见的同学,我们俩都高兴得叫出来,我想,久别重逢算是人生一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