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家里的一件/套小摆设 (描写文)
各式各样的小摆设,可以增添生活情趣。试选择你家里的一件或一套别有特色的小摆设,作文一篇,向读者介绍。
审题
l 这是一篇描写文。内容应描写一件或一套小摆设。
2 题目的关键词是「家里」和「小摆设」。
(1) 小摆设指装饰品、艺术品一类的东西,虽然没有甚么实际用途,但有观赏价值,可以增添生活情趣。
(2) 这件小摆设是放在家里的,是你每天都看到的,是你熟悉的。不是在百货店里的,也不是你偶然在街上看见的。
写甚么
l 简介这件/套小摆设
(1) 交代小摆设的来历:告诉读者,这件小摆设是谁买的,在哪里买的,或者说明这件小摆设是谁做的,怎样做的。
(2) 说明这件小摆设是甚么:是一组小动物、一件木雕、一个人像等等。
2 小摆设的特色
(1) 质料:瓷器、木刻、贝壳、玻璃、水晶等等。
(2) 类别:人像、动物、纸镇、模型等等。
(3) 特色:描述小摆设的颜色、大小、重量、形状等等。
3 小摆设表达的主题,例如:
(1) 花木欣欣向荣,表现生机。
(2) 海鸥在水上飞翔,表现乘风破浪的毅力。
(3) 木刻人像临风而立,表现了孤高的形象。
4 小摆设给你的感觉
(1) 所用质料给你的感觉:玉石的温润、水晶的晶莹、木材的朴素等等。
(2) 颜色给你的感觉:红色的温热、白色的纯洁等等。
(3) 独特造型给你的感觉。
5 对制作者的赞赏
(1) 赞叹制作者的构思。
(2) 赞叹制作者的手艺。
6 文章的主题
(1) 小摆设令你产生的联想。
(2) 小摆设令你得到的启发。
怎样写
l 建议大纲
(1)引子:简介这件小摆设。
(2) 主体:
l 描写这件小摆设的形象和特色。
l 抒述这件小摆设给你的印象和感受。
(3)总结:通过对小摆设赞赏,表达文章的主题
1. 写作方法
(1) 运用写物的手法,具体描写小摆设的外观,例如形状、颜色、大小等等。如果这件小摆设是动物造形,则可以描写它的形体、动作、神情等等;如果这件小摆设是人像,则可以描写它的表情、发式、体态等等;如果是一座建筑模型,则可以描写它的线条、外形、结构等等。
(2) 选择小摆设的重要特征作仔细描写,不必巨细无遗地描写每一部分。
(3) 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具体写出小摆设的大小、长短、重量等等。
(4) 运用感官的描写,以视觉、触觉、听觉、嗅觉描述小摆设的特色。
(5) 如果所描写的是一套小摆设,可以先分别描写个别小摆设的特点,然后合起来,描写整套小摆设构成的形象。
(6) 通过客观的描写,揭示小摆设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和主题思想。
(7) 以借物抒情的手法,引发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带出文章的主题。
参考范文
家里的一件小摆设
在我家的电视机上面,摆着三只可爱的白瓷兔子,是爸爸妈妈到国内旅行买回来的。这三只兔子虽然不值钱,但做得很传神,爸爸特别喜欢,因为他是属兔的呢。
我把它们称为兔爸爸、兔妈妈、老大、老二和老幺。你们一定会问我,爸爸,妈妈和三个儿子,加起来不是五只兔子吗;是啊!可为甚么又说三只兔子呢﹖你们看过我的描写,就会明白了。
让我先介绍兔妈妈吧:她半躺在地上看顾着肚子旁边的老二和老幺。老二骑到老幺身上,老幺只露出圆圆的小屁股,上半身埋进妈妈怀里。我想,两个小鬼头正在吃奶。牠们跟妈妈连成一体,形影
大儿子捧着一根胡箩葡,蹲在地上,使劲地啃着。看神态,正吃得津津有味呢。
兔爸爸肥大壮硕,挺直腰板,提起了左前腿,昂着头,望着前方。牠双耳直竖,耳蜗朝外,神态机警,彷佛正在守卫着家小。
这三只白瓷兔子,不,这五只白瓷兔子,放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洋溢着一片温馨甜蜜的气氛。我想,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充满了这种简单而珍贵的天伦之乐,那就太好了。
7.我的宠物(描写文)
拟题原因
描写动物和描写人物虽有共通点,但亦有不同的地方。究竟要怎样写,才能使笔下的动物活灵活现?本拟题的目的正是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交代宠物的有关资料,如名字、来历、性别、岁数等。
(2) 主要内容:
* 描述牠的外貌特征。
* 描述牠的特长、嗜好和性格。
(3) 总结:抒发你对牠的感情。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老师可要求学生在写作前预备一帧宠物的照片,于缴交文章时一并呈交,藉此看看学生的描写是否传神。
(2) 内容:
* 写作的对象可以是猫、狗、雀鸟、鱼、小兔、小白鼠等,但须是在家中饲养的,且只能写其中一种。
* 所写的宠物,可以是现在正饲养的,也可以是以前曾经饲养过的。
* 在总结部分,学生所抒发的感受,可以说明自己喜欢牠的原因,或说明彼此的关系,亦可以联想牠年纪老迈后的情况。
* 若果学生不曾饲养过宠物,则可将题目改为「我最喜爱的动物」,而建议大纲则为:
1 引子:指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2 主要内容:描述牠的外貌特征、特长、嗜好和性格。
3 总结:写出你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
(3) 写作手法:
* 在描写动物时,应对牠最特别的地方详加描述,例如写牧羊犬,应突出牠的尖长的咀巴、美丽的毛发、忠心的性格等。
* 虽然动物的心理和言语无法写出,但学生仍须注意动物的行动、形态和表情的描述,以突出牠的特长、嗜好和性格,这些可透过具体的事例来反映。
* 在描述时,用词应准确、具体,适当的想象力和修辞的运用,有助读者对宠物形像的了解,例如:「小猫那白色的毛,像一团雪,用手抚摸时,你会感到阵阵柔软,像丝棉被那样顺滑。」如果只用泛泛之词如「美丽」,「柔软」,便会显得平淡、不够具体。
3 字词提供
(1) 有关宠物的外貌特征:面庞、眼珠、瞳孔、斑纹、羽毛、 皮毛、魁梧、强壮、尾巴、柔软、色泽、轻盈、娇小、矫健。
(2) 有关宠物的特长、嗜好和性格的字词:舔、点头、模仿、吠叫、鞠躬、苦缠、绕圈、检拾、摆动、追随、追逐、矫捷、奔跑、蹦跳、捕捉、噬咬、躺下、仰卧、俯伏、蜷曲、挺身、平和、凶恶、凶狠、趣怪、天真、活泼、伶俐、聪明、善良、机灵、忠诚。
8. 路上的他/她(人物描写)
试选择一个自己平日在街上时常遇见的人物,如小贩、流浪汉、店铺职员、拾荒妇、乞丐等,描述他的外貌并透过一些生活情节的记述,突出他的性格、行为和心理。
拟题原因
要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须从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四方面描写。本拟题旨在训练学生观察和描写人物的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指出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并解释你要写他的原因。
(2) 主要内容:透过一些生活情节来描述他的行为举止、言谈和心理,以突出人物的性格。
(3) 总结:抒发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审题:文题要求写的人物,应该是一个在街上工作甚至生活的人。你并不太熟识他,只是经常在街上遇见,并对他的生活感好奇。若学生写一个偶然在街上碰到的人,或是自己很熟悉的人,皆属离题。
(2) 内容:
* 本文是写街上的某个人,他与这条街道的关系应是很密切的。所以文章亦宜对这街道作简略的描写,交代人物的活动背景。
* 除了描述人物的外貌,亦应具体地刻划人物的性格。学生须记述一些发生在人物身上的特别事件,以突出人物的性格。
(3) 写作手法:
* 一般来说,描写人物应以肖像描写人手,而在描写时,又必须抓住人物在容貌、姿态、神情和衣饰的特征来写。
* 在描述人物的行动时,要精选动词,同时,亦要选择能显示人物性格的行动来写。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除了要交代说话的内容外,亦须注意以下的描写:
1 语气、语调格
2 与说话配合的动作
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展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3 字词提供
(1) 有关人物的外貌:
脸:脸颊、睑庞、方睑、圆睑、面型、苍白、白皙、黝黑、皱纹、光滑、憔悴、梨涡、红润。
眼:眼神、睫毛、目光、鱼尾纹、圆溜溜、水汪汪、无神。
体态:胖子、瘦削、矮小、修长、粗壮、魁梧、健壮、俊俏、老态眬瞳、苍老。
(2) 有关人物的言谈:诅咒、嚎叫、辱骂、恶言、狂言、沙哑、沉默、谈笑、口齿伶俐、声音嘹亮、粗声粗气、粗言秽语、结结巴巴、滔滔不绝。
(3) 有关人物的性格:慈祥、乐天、开朗、和蔼、凶恶、勤恳、随便、随和、健谈、暴躁、谦虚、顽固、倔强。
9. 某处的黄昏(景物描写)
选择某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描述那个地方在黄昏日落时的景色。
拟题原因
黄昏日落,景色变化多端,的确是写作的好题材。本文旨在让学生发挥想象,再结合自己的亲身观察,写作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点明写作的地点和时间(黄昏)。
(2) 主要内容:
* 描述黄昏日落时天色的变化。
* 描述黄昏时那个地方周围的景象。
(3) 总结:抒发自己对黄昏的感受。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在写作前,可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以寥寥数句描述黄昏日落变化的景色,藉此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内容:
* 文章应明确指出选择甚么地方的黄昏作描写对象,如尖东、山顶、浅水湾、城门河等,切勿只泛泛描述海滨、郊外、海滩的黄昏。
* 本文的内容重点有二:
1 黄昏日落时的景色:学生可从太阳的形状、光和色的变化人手,此外,亦可写云霞的变幻。
2写作地点附近的景象:这部分的题材较广泛,如人们下班、下课时的情况、在树荫下乘凉的人、附近建筑物的光影变化等。
这两部的篇幅应平均分配。
* 总结部分的感想须切合内容,例如可以对黄昏的变幻或造物主发出赞美之词,又或者对香港人只顾追求名利,忽略了大自然的美景而发出感叹,这样,景与情相配合,文章就更具感染力。
(3) 写作手法
* 描写文也可以以记叙方式入手,例如:「上周末,我刚从屯门室内运动场练习完毕,身体已有点疲倦,正想回家休息,但刚踏出大门,便被西面天空中的火焰吸引着。」
* 要突出描写的景色,使读者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须注意以下的写作手法:
1 多运用想象力
2 多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法。
3 多运用颜色词
4 必要时用动、静的对比,例如写某处的海边时,水、植物、云烟等是静景,
昆虫、飞鸟或人类的声音、动作是动景。动与静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场面 更生动,不致太单调。
(4) 易犯的毛病:本文虽包括记叙和抒情,但仍以描写为主,若学生通篇只顾流水记账的记述某天的经历,或侧重抒情,对黄昏的景色只略加描写,都属不切题。
3 字词提供
(1) 有关夕阳景色:残阳、斜阳、落日、余晖、日薄西山、和风、清风、光芒、云彩、变幻莫测、晚霞、红霞、夜幕低垂、暮色苍茫、华灯初上、耀眼、夺目、一轮、半轮、一片、缤纷、绚丽。
(2) 有关夕阳的颜色:绯红、殷红、血红、火焰、嫣红。
(3) 有关感受:惊愕、惊讶、惊叹、着呆、着迷、赞美、讴歌、奇妙、玄妙、淡薄、名利、追逐、争夺、苦恼、刻意、优闲、恬静、领略、人生、趣味。
10. (自拟一个形容词)的街道/地区(景物描写)
选择一处自己熟悉,或者别具特色的街道或地区,并选择一个适当的、能概括描述这地方特色的形容词,然后写一篇描写社会环境和场面的描写文。
拟题原因
本拟题的目的与上一篇命题写作大致相同,不过,上文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本文则以社会环境和场面描写为主。透过这两篇文章的写作,可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描写文的分别。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概略介绍该街道/地区的特色,并指出为甚么这街道/地区令你留下深刻印
象。
(2) 主要内容:
* 描述那里的景象(如街道、店铺、楼宇的特色等)。
* 描述在那里进出的各种人物的动态。
(3) 总结:抒发你对该街道/地方的感受。
2 重点提示
(1) 审题:
* 题目中的地区/街道,并非指一些范围狭小的地方如学校、快餐店、菜市场等,
也非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必须是有人活动的街道或地区,但范围亦不宜太广泛,例如大屿山、新界,就不大好写。最好选择一些有特色的街道,如庙街、西洋菜街、食街、鸭寮街等。
* 题目中的形容词,须选择一个能概括该处人物活动或环境、气氛的词语。为使
学生有适当的选择,老师可在写作前向学生提供本拟题的「字词提供」
(2) 引起动机:为加深学生对题目的认识及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老师可在写作前先将题目其中一个空格填上,然后由学生填上另一个空格,例如:
(XX)的(园艺街)
(熙来攘往)的(XX)
(3) 内容:
* 社会环境和场面是人与人接触、产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因此,这类文章以「动态」的描写为主,以写人物的活动为中心。
* 文题中的形容词是修饰名词的,所以学生描写某地区的特色时,必须与形容词配合,不可贪多务得或泛泛而论。例如写「繁忙的旺角」,就不写旺角清静的一面。
(4) 写作手法:
* 文章的开头写得好,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以下三种文章的开首法,可供参考:
1 描写景象,制造气氛:「吱吱……喳喳……清脆响亮、高低不同的声响,令清晨充满生气,原来这就是以售卖雀鸟驰名的康乐街。」
2 开门见山:「西洋菜街,又名电器街,那里的电器店铺之多,简直是全港之冠。」
3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要以合理的价钱尽享各地美食,而又无须走遍各国,究竟有甚么方法?答案就是到铜锣湾的食街了。」
* 注意人物活动的描写,例如形态、服饰、言语、行动和心理等。
* 除了人物的活动外,亦须描写由众多人物形成的气氛(宁静或喧闹?杂乱还是秩序井然?)。
3 字词提供
(1) 一般字词:繁忙、紧张、节奏急速、优闲、奇特、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宁静、
有趣、荒凉、别具一格、人罕至。
(2) 形容地区的字词:繁忙、喧闹、挤拥、热闹、清雅、稠密、繁盛、旺盛、高尚、古典、污秽、幽静、优雅、偏远、发展中、水泄不通、川流不息、龙蛇混杂、品流复杂、人烟稠密、污烟瘴气、令人向往、山明水秀,风光如画,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