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記敘文寫作指導(三)(6-10)》
出处:責編 王白石    作者:香港某中學中文科組   阅读次数:241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記敘文寫作指導(三)(6-10)

6.狼狈的一星期(记叙文)

           假设你的父母回乡一星期,家中的大小事务,只好落在你们兄弟姊妹身上,可是,尽管大家都尽力做好,但到头来却弄得狼狈非常。试将这段经历记述下来,并抒发你的感受。

 

拟题原因

    要写一些未曾经历过的事,虽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但只要多加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亦可以写出令人信服的文章。本文便是要考验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写作指导

1.建议大纲

(1)             引子:记述你们(包括兄弟姊妹)得知父母将会回乡后的反应。

(2)             主要内容:记述父母离家后,你们过着的狼狈生活。

(3)  总结:抒发你对这一次经历的感受。

 

2.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老师可于课堂上指导学生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写作材料作参考。

(2)  内容:

l           父母离家一星期,期间发生的狼狈事件一定不少,因此不能只记一两件事情。

l           本文主要是记述父母离家后,家中的大小事务都要你们分担,由于你们缺少仿家务的经验,所以产生种种狼狈的情况。学生最好能从日常起居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想象一下父母在家时与父母离家后的分别。

l           要记述的狼狈事件,可以从两方面去思索:

1         大事——家里一些重要决定或突发事件令你们束手无策。

2         小事——家里一些生活琐事(如清洁、煮食等务)弄得一塌糊涂。

l           学生所记述的狼狈事件,应要合乎情理,不能过分夸张。

l           学生在总结里所抒发的感受,可以是借这次经历,明白到父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或者是醒觉到自己平日太疏懒和太依赖别人,从而决心学习料理家务。学生若能从一件事件或一段经历中得到启发,文章才显得有深度。

 

(3)      写作手法:

l           本文可用顺叙法或倒叙法。

l           为吸引读者,文章的开首可用「悬疑式」引入法,亦可运用「反问法」(反问法又称「反诘法」,就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反问法」入题的例子:

「厨房的碗筷还未清洗,厅里满地垃圾,餐桌上的东西摆放得乱七八槽。唉!为甚幺我当初竟会赞成父母回乡呢?」

 所问的问题必须与主题有密切的关系。

l           本文记述一周里狼狈的事,但不宜以「时间」作叙事主线,以免陷于流水式记账,应以「事」(狼狈事情为主线,以「人」(涉及的人)作辅线。

l           除叙事外,学生亦须具体刻画人物的言谈、举止及心理活动,并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法、使人物的形像更突出鲜明。

 

3字词提供

(1)      有关父母回乡的字词:来信、乡间、消息、紧急、立刻、收拾、照顾、叮嘱。

(2)    有关狼狈生活的字词:依赖、懒惰、随意、推让、不肯、庆幸、自由、管束、接待、吃惊、蚊虫、污垢、垃圾、污秽、失灵、修理、为所欲为、杯盘狼藉、乱七八糟、诅咒、手忙脚乱、欲哭无泪、愁眉苦睑。


7.班主任*笑了!(记叙文)   *可以是其它老师。

           假设你们时常捣乱、违反校规,班主任虽然用尽种种方法辅导,你们仍然没有改善,终于,班主任因某事件被你们激怒了,此后一直没有展露笑容。试拟想当时情况,叙述你们想办法令老师转怒为笑的经过。

 

拟题原因

   学生因行为上的偏差而激怒老师,是学校生活里常发生的事。本文正好让学生记述其中一次的经历。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

l           描述你们平日顽劣的行为。

l           描述班主任对你们的行为的反应及对策。

(2)       主要内容:记述班主任因某事件被你们激怒了,很久也没有展露笑容。

(3)       总结:记述你们最后终于觉悟,并以种种行动令班主任转怒为笑的经过。

 

2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

老师可在写作前与学生先讨论以下问题:

l           一般学生怎样顽劣?

l           老师应付顽劣学生时通常会采用甚幺方法?

l           有甚幺方法可令老师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转怒为笑?

 

(2)      写作手法:

l           本文宜用顺叙或倒叙法,及第一人称去写。

l           文章须具体描述学生的反叛行为(言行、举止),作为班主任终于被激怒的伏线。

l           老师对学生的痛心失望除显露于容色外,亦有很复杂的心理变化,老师宜依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

l           学生可在叙事中加插适当的对话,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        字词提供

(1)     有关反叛行为的描写:喧哗、吵闹、离开座位、交头接耳、欠交功课、逃学、无心向学、明知故犯、借口、殴斗、粗言秽语、目中无人、窃窃私语、旁若无人、砌词狡辩、屡劝不敢、变本加厉、故态复萌。

(2)     有关老师的辅导:劝导、告诫、训导、社工、顿谈、警告、秘密、原谅、宽恕、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辅导、转介。

(3) 有关老师的反应:失望、灰心、愤怒、心平气和、低声、柔和、火山爆发、怒目、怒不可遏、饮泣、忍无可忍、拂袖而去、怒斥、痛心。


8.校园生活记趣(记叙文)

 

拟题原因

           校园生活多姿多采,从上课、小息,以至课余活动进行期间,定会发生不少趣事,令学生回味无穷,本文训练学生选择素材和观察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简略描述自己的校园生活。

   (2)  主要内容:记述两、三件与校园生活有关,而令你产生深刻印象的趣事。

   (3)  总结:抒发你对这些趣事的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内容:

l           本文的内容重点应在「趣事」这层面上,校园的一般生活,若只是平淡、常见的,不应描述。

l           学生可以小学或中学为选择范围。若老师将文题的时间规限在中一年级,则宜于学期中才进行写作,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题材以供书写。

l           由于本文记述的趣事有两至三件,因此,学生必须清楚交代该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经过。

l           与趣事有关的人物,可以是同学、老师,但亦可以是校长、校监、校董、校工、校务处职员、驻校社工,甚至与学校活动有关的嘉宾。

 

(2)  写作手法:

l           本文可用顺叙法及第一人称手法去写。

l           学生须注意适当分段。

l           描写人物时,须注意人物的言谈、举止和表情等。

 

3  字词提供

      人情味、仁慈、关心、幽默、风趣、比喻、打成一片、代沟、哄堂大笑、意外惊喜、引人注意、名不副实、不相称、自夸、打趣、演技、活灵活现、谈笑风生、娓娓动听、鼓掌、深得人心、受欢迎、引导、笑破肚皮。


9.回到过去*(记叙文)  *「过去」可以是任何朝代,学生可自由想象。

 

拟题原因

   

对现代人来说,古代已是纸上的资料,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根据历史资料及自己的想象力去缅怀。本文的写作,可让学生根据历史资料,发挥想象力,去组织和构思一篇幻想故事。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叙述你由现今的世界突然回到古代的经过。

(2)     主要内容:

l           描述你「回到过去」期间所发生的事和见闻。

l           简述你眼中所见古代的景象。

(3)      总结:叙述你重回现实的经过,并抒发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写这题目之前,老师宜着学生先翻看中国或世界历史书,想想自己对过去那一段时期认识较多或较有兴趣,才决定写那一段「过去」。

(2)      内容:

l           本文虽属科幻式故事,但内容情节仍须与古代的事实相符,若学生全凭想象,天马行空,可作不切题论。

l           由于古代的人谈话的语气与现代人不同,若要描写对话,就须配合当时的社会璟境而写,不能连现在香港流行的话都写进去。

(3) 写作手法:

l           本文虽属记叙文,但亦不能忽略描写部分,尤其是对古代的景象及当时的人的外貌、言谈、举止的描写。

l           为使读者清楚故事的发展,学生须清楚交代人、时、地、事、物。

l           本文必须写出由现实回到过去及返回现实的情节,但篇幅不能太长,否则便会喧宾夺主。

 

3         字词提供

(1)          有关回到过去的经过:突然、满天星斗、失去知觉、迷迷糊糊、强光、黑漆漆、洞穴、时光隧道。

(2)  有关回到过去的见闻和感觉:似曾相识、一脉相承、新奇、奇装异服、彬彬有礼、言语不通、步步为营、如梦似真、野蛮、原始、粗犷、诧异。


10. 蟑螂*来的自述(记叙文)   *可以是其它生物(动物或昆虫)

 

拟题原因

   叙述性的文章如何起题才吸引读者?怎样把虚构故事中的主角写得生动?本文主要是训练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

   这是个假设性的题目,把「蟑螂」人格化,赋予蟑螂人的生命,让它自我介绍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这个拟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写作指导

1  建议大纲

   (1)  引子:简略地介绍自己的身世、外貌。

   (2)  主要内容:

l           记述你平日的居住环境,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l           记述你一段难忘或惊险的事件。

   (3)  总结:抒发你从这件事中,所得到的启示、教训或感想。

 

2  重点提示

   (1)  引起动机:

l           为了使学生对蟑螂有更深入的认识,老师可在写作前吩咐学生搜集有关蟑螂外貌、特征、饮食习惯、生活情况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发问问题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1. 蟑螂爱吃甚幺?

2.           蟑螂主要在甚幺时候活动?

3.           蟑螂通常藏身在甚幺地方?

4.           蟑螂怎样影响环境卫生?

 

(2)        内容:

l           本文是一篇假设题目,虽源自想象,但内容也必须符合情理,切忌天马行空,脱离事实。

l           为使读者对故事的内容及发展有清楚的了解,学生对人、事、地、时、物等记叙文的五种要素必须交代清楚。

(3)       写作手法:

l           文章应以第一身叙述,否则可作不切题论。

l           本文可用顺叙法,但亦可用倒叙法及首尾呼应法。

l           为吸引读者,老师可指导学生在文章开首采用「悬疑式」引入法,例如:「白茫茫的一片,像雾又像雪花,……怎幺我……透不过气……我……救……命……呀!」

l           学生在拟写这类幻想式的题目时,宜采用轻松有趣的笔调,令文章读起来生动活泼,有趣诙谐。

l           要使主角的形像更生动、突出,学生可运用以下的两种表达手法:

1.  描写蟑螂的心理及反应,例如觅得食物后的喜悦;被人类追杀时的惶恐心情。

2.   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对话。

 

3.        字词提供

(1)     有关螂的自述:阴暗、潮湿、出生、家族、成员、庞大、众多、同伴、饲养、成长。

(2)     有关蟑螂的起居生活:深夜、静寂、入睡、静听、察看、咬、攀爬、找寻、美味、大吃一顿、饱餐、丰富、废纸箱、厨柜。

(3)有关蟑螂逃避人类追杀的情况:呼叫、挣扎、躲避、惊慌、杀虫药、陷阱、拍

打、命运、倒下、残忍、不动声息、联结队、罅隙、抽搐、粉身碎骨。



最后更新[2004-9-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