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美”作文评讲法初探
葵涌 中 学 曹愿民
目前的作文教学还严重存在着重写不重评的现象。“‘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一贯如此,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有时教师即便是精批详改,学生拿到后也只是用眼瞥一下,就丢到一边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24页)久而久之,学生写作文不但兴味索然,反而写作文成了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每次写作文只是望题兴叹。如何克服这种不良的现象呢?以前也做过各种方法进行评讲作文的尝试,但效果都不甚显著。近来发现在报纸、电视上出现“美女”的频率非常高:世界小姐、亚洲小姐、香港小姐、丝绸之路小姐、足球MM、……更有甚者还有人造美女等等。美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美人是人类自己创作的最好最杰出的艺术品,令多少人倾倒,令多少人仰慕。我们的作文不也是一样吗?作文也是一件学生创作的工艺品,美文肯定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何不把“选美”的机制纳入作文的评讲中?于是我把选“美女”的程序和标准结合《语文课标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内容创立了选“美文”的程序和标准,让学生自评自选,陶醉在“美”的氛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很好。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第一.确定评选项目。我把作文的“美”分成两项:综合美和单项美。综合美是指各单项都“美”文章,称为“美文”;单项美分别为文面美、文题美、凤头美、豹尾美、词或句美、文意美、写实美、角度美、技巧美、个性美、构思美、情感美等等,还把写作速度最快的为才思美称为才子(才女)。
第二.确立选“美”标准。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参照的标准,根据各项的内容给每一项定了一个大致的标准。(注:标准不是唯一的,只要你认为感到愉悦的东西都是“美”。)
美 文:一切单项美的综合。
才思美:每次写作文最快的10位。
文面美:整洁美、规范美。
文题美:简洁美、新颖美、醒目美、贴切美、隽永美。
凤头美:“简”、“新”、“奇”、“变”美。
豹尾美:巧妙美、余味美、哲理美。
词或句美:简洁得体美、变化美、对称美、工整美、修辞美。
文意美:观点美。
写实美:真实美。
角度美:别致美。
技巧美: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对比美、特写美、抑扬美、张驰美、衬托美、象征美等。
个性美: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见解的独特美。
构思美:“新美”、“深美”、“巧妙美”。
情感美:由感而发,句中见情。
…………
第三.“选美”程序。1、最快完成的同学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只限十位,这十位为美才子(才女);2、写完作文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份选美自我推荐书。要求先找出作品中的美点,然后用80字左右的文字把它写出来。自荐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参加单项美或综合美的评选。3、以四至六人为评选小组进行合评。每小组选出各单项美一至二名,然后各小组长在班上宣读;选出一篇美文推荐到班上参选。4、推荐的美文由撰文的同学在全班朗读(或由班上专家组合评),最后大家投票选出本次作文的美文。(以上四项为一节课完成。如完成不了,第4项可下课后由专家负责评选)。5、选出的美文通过各种途径或印发给全班同学或推荐给学校文学社刊发或推荐到校广播站播报、以及推荐到有关杂志发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认为采用“选美”作文评讲法有如下好处:
1.“选美”有强大的诱惑力。有哪一个人不爱美呢?美景让人留恋忘返,好的语句让人反复吟咏;美的文章让人爱不释手。我的写作课也就变成了“美”的课,他们创造“美”,欣赏“美”。原来“怕写作”“写作难”的现象,已基本不存在了。个个学生都乐在其中,感受着写作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美”具有很好的规范性。学生在选出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美,把美化为自己精神生活中。唤起做一个“美”的人愿望,它会时时刻刻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是自我教育的强大源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我把美称之为心灵的体操,是因为它矫正我们的精神,我们的良心,我们的情感和信念。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前,能看见你自己。同时也能知道如何对待自己。”
3.人人都有成功感。写作的动力源于写作的评价。学生写完一篇文章都想得到别人的好的认可。如果老师总是求全责备或以分数的高低或写一两句好的评语进行评价,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成就的渴望。因为写作的过程是一项很复杂的劳动,产品(写出的文章)也是多元的。如果让他们自己把写作中的“美”的过程,那怕是一闪的灵感,都是美的。这样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美”的地方(有的老师是发现不了的),于是他们在“选美”中,品尝到自己成功的喜悦,也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4.使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发展时空。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这样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评价的自由带来了写作的自由。“选美”,开放了学生心灵的空间,使学生写作时没有约束,没有害怕,没有压力,那他们就可以尽情的在作文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总之,“选美”是一种作文的评价方式,也是一种作文教学理念。作为语文教师,为了改变“写作难”、“怕写作”的作文现状,就应为学生创设“美”的作文评价环境,留给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空间,由“怕写”变为“乐写”,使其能够尽情地展现自我的“美”,这便达到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