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似水流年 ---青年作者伍新梅近作》
出处:师徒论坛    作者:伍新梅   阅读次数:256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似水流年 ---青年作者伍新梅近作

 

读懂自己

一个年轻人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百无聊赖地等待天明。他发现礁石上有个袋子,袋子里装满了小石子。于是,年轻人拿起袋子里的小石子,一颗一颗地向外扔。直到最后一颗时,光明乍现,借着晨曦他发现手中拿着的正是闪闪发亮的金子。可是这时候,袋子里已经一无所有了。
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年轻人,在打发时间的同时也投掷了黄金。我想说,他虚掷了光阴。有人说,聪明的人不应该停留在原地观看或者等待,而应该边走边欣赏。
那么,你或者我,有没有打量过自己,有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是一个扔金子的年轻人,只知道守着如水的年华,任光阴流逝。我们一路走来,有春风秋月的相伴;我们一路走来,有得意浪漫的相随;我们一路走来,有风烟和泪花的伴奏,有岁月和流水的哀叹。我们真的很幸福,却仍免不了对生活喋喋不休地抱怨。你会不会一件小得足以忽略的事情悲叹半天,会不会为大如芝麻般地某次测验而伤感一个礼拜,会不会为错过了某个小得随便找两个人便可以开始的聚会而伤感大半年?你会不会。。。。。。。
别人会不会,我们不知道;我们会不会,自己却很清楚。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一本书或者一封信,在被子别人解读的同时,也在解读别人。就算只为读懂别人,我们也该懂自己。读懂自我的哲学,读懂生命和生活的内容。
读懂自己,请试着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厚重的信封。你是唯一的邮递员,你将用自我的方式把自己从一个驿站发送到另一个驿站,从一个转接点切换到另一个转接点。也许你终身都不用拆开这个信封,但你的一生却是按这封信去奋斗的。它指点着也记录着你思想的每个闪光点,它承接着也暗示着那些关于迷途的大小故事。而当你在生命终结、最后回望一眼红尘的时候,你便真正解读了自己。读懂了自己,也许你会发现你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一生,一生充满了坚定和执著,你赢得了生命和生命中最美丽的东西;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一生只是一场宛若空切的等待,你在年华里徜徉的时候,虚掷 了太多太多的光阴,也终于挥霍 了一生。读懂自己的时候 ,不应该是继续感怀的时候。因为时间不会为你改变,哪怕只是少量的几秒。朋友,珍惜时间吧,因为往往那关键的几秒便足以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读懂自己,要有浪人的情怀和旅者的心胸。支配运动的是生命,而不是惯性,所以我们终会如前面的年轻人一样,坐下来等待.可是聪明的人永远不会愣愣地坐等地久天长的诺言,他们只会放慢脚步,一边行走一边欣赏.这样既不会有得不偿失的遗憾,也不因停留而耽搁前进的路程.成功的一生,应该是奔走的一生,浪人或者旅者便是典型的逐客.他们虚怀若谷的心胸和不为世事动容的心态更是值得称赞.你,我,都有只 是凡夫俗子,但我们都应该学会这种从容和大度.放弃那些不必要的斤斤计较吧,同时也停止一直以来没有停止的自怨自艾.如果说我们因为这些小事而白了少年头,充其量只能算作咎由自取;如果我们因为这些喋喋不休的琐碎而耽搁了本该精彩的时分,那便永远不值得原谅了.放弃过多的温柔和拥有吧,同时也开始一直以来只是许诺并未真正开始的远近规划.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筹划和运算的过程,故而我们常常感叹人生如棋,我如棋子.棋局的胜败,要我们自己来下,也只能靠自己来下.所以该 放的就放,该夺的就夺,该走的就走……千万别再犹豫.如果你在原地再作毫无意义的几秒停留,从身边溜过的不仅是脚步,还有机遇和年华.
读懂自己,读懂灵魂独语时最真实的告白和节律,读懂年华和岁月流逝时所留下的馈赠.无论那是绝美的赞叹还是莫名的悲哀.但请所有的朋友记住,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年在或不在,都应及时勉励了,只为那个”岁月不待人”的真理.
读懂自己时候,应是挥洒生命豪迈的时候,而不是虚掷光阴的时分.读懂自己,仅仅只需你自己.只要你原意.

玫瑰,还少了一朵

这是一个玫瑰花走俏的季节,而据说这一天的玫瑰花不仅可以赢得无数的欢心,也可以把送花的心消费得支离破碎。
悠儿就这样毫无表情地走在去上选修的路上,似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与她无关。但是有一点她很清楚,也很生气,她说人们不应该在这天浪费太多的感情,如果她们懂得珍惜的话。
事选修课讲的是花道,鬼使神差地老往玫瑰花上扯,但也可能是意兴使然。教室里亦不乏热情之辈,挤眉弄眼,交头接耳,然后 是一阵哗然。突然,教室门口出现了一大束玫瑰花,不,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抱着惹眼玫瑰花的风度男生。所有的人,尤其是女生,定定地看着无法回神。男生示意选老师出去了,对她说了几句什么,把花给她,转身便跑了。老师进来了,捧着那束聚焦了绝大部分眼球的红色玫瑰花,显得激动而且兴奋.她走上讲台,颇有表情地陶醉了几秒,回味了几秒,审视了几秒,然后再停顿了几秒,说;”这是一种非常名贵的玫瑰花,,但这花不 是送给我的,它是送给你们当中的某位女生的…….”所有的女生都开始变得焦燥和不安,眼里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和期待..老师开始走下台来,寻找真命公主.多少双期待的眼神,多少颗激跃的心…….老师却径直走过一大群靓女,在后排角落里就座的悠儿面前停了下来.”花是送给你的.祝你幸福.”说这话的时候,老师很平静,其他人的表情却复杂得难以言说.在众目睽睽之下,悠儿不知所措地站起来.恍惚中,她看见一朵朵漂亮的鲜红的玫瑰花,在空中次递飞散过来,重重的一片,红红的一片…….她的脸突然变得惨白,接着应声倒去.教室里陷入一片混乱.
悠儿苏醒在医院的惨白和窒息里,而此刻关于她因收到玫瑰花而感动得晕场的传闻正在校园里炒得沸沸扬扬.醒来第一眼看见的不 是美丽的阳光,而是摆在桌上的那束玫瑰 .她拿起了花上的那张便条,只有不多的几个字;送你20朵玫瑰,我想我是第21朵,无论如何我要做你的第21朵玫瑰.
看完后.悠久儿哭了,哭得很伤心.只为这句话,记忆的闸门便无法阻止地崩溃了.
去年的情人节,正好是她20岁的生日.2年没见面的男友从遥远的北国发来了电报,让悠儿去车站接他.为了她和她的生日,他在火车上连日奔波,终于在这天抵达了悠儿所在的城市.如同所有久别重逢的恋人一样,在车站见面的刹那,他们泪眼模糊,狂奔而去,相拥无言.二年别离,絮叨了太多的情话.在回学校的大巴车上,他们没完没了地述说,述说着对彼此的思念和祝福.悠儿侧身坐在男友的身上,一边抚摸着窗棱.窗外山势起伏,群山连绵,大巴车活像一个游有余的精灵在山间小道上奔驰着.悠儿呢喃地说,”我真想这样一直坐下去,永远不要到站……”男友抚摸着她的长发,指着她的鼻子,一脸无奈而又满足地笑了笑.他侧身从旅行袋里取出了一个大大的盒子递给她.”20岁生日快乐”,男孩的笑十分迷人.悠儿打开了它,是一束火红火红的玫瑰.她幸福而又惊诧地望了望男友一眼,发现他正深情地望着她.他们谁都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偎依在一起.悠儿数了数,正好是20朵.她喜这个数字.尤其是在这天.男友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拿过花,取出了一朵自己收了起来.他说,”小家伙,只送你19朵了.我怕有了玫瑰花,你便把我给忘了.我要做你永远的第二十朵玫瑰.”她什么都没说,只是会意地笑了笑.想到他们即将在一起度过几天形影相随的美好时光,他把她揽得更紧了.
车仍在陡峻的山岭上缓缓地行使着.突然,车身狠狠地倾了下去,车里变得异常混乱.天地间一片眩晕.等悠儿明白过来,已是在医院昏迷了十几个小时以后.她在新闻和报纸里知道了那天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车覆山崖,车里的客人全部遇难.她是唯一的幸存者.她记起了那天天昏地暗的时候,有人把她从车窗口推了出去…….推她出去的是男友,而男友自己却没来得及跳出死亡的窗口.于是.她只是脑部撞伤,长时间昏迷,而他和其他的客却走了,永远地不再回来.她只愣愣地望着天花板,不哭也不闹.所有的人都说她是惊吓过度了.只要闭上眼睛,她就和他在一起,一起偎依在徐徐前进的车上,她捧着她心爱的玫瑰和心爱的人的手 ,然后突然是一阵眩晕,她被子人推了出去…….等她从挣扎中哭泣着醒来时,满脑子的混乱,满心的伤痛.
等她稍微好转后的某天,交通局的同志找到她,交给她一大束玫瑰和一个血迹斑斑的旅行袋.花是在现场发现的,那时她把它们握得很紧,19朵一朵不少;袋子是男友的.现在只能交给她.她强忍着打开了它,里面是一些小玩意儿和几个精美的日记本.日记里写满了思念和祝福.男友在日记本中说,想她的时候,他会买个小东西,权当送给她的礼物.她终于哭了,哭得再场的所有的人心都碎了.交通局的同志在走的时候把另外一朵玫瑰花交给了她,说是在死者怀惴的兜里发现的.玫瑰花上溅满了血迹…….
悠儿参加了男友的葬礼,她在男友的遗像前静静地站了几个小时.最后,她把那朵带血的玫瑰留在了他面前.她说那19朵玫瑰花我收了,这一朵依然由你保存.你要记住,你…..”她已经泣不成声了,”你永远是我的第二十朵玫瑰…..知道吗?我恨你。我们不是说好永远吗?你为什么要把我从车窗上推出来?你为什么要抛弃我?你骗人,你说话不算数。。。。”悠儿早已泣不成声,全身瘫软在地。。。。。。她绝望地望着男友的遗像,男友的眼睛正注视着她,那样深情,那样无奈。。。。。
血染日玫瑰花没有像小说里的那样长开不败,很快便凋谢了。悠儿把它们一瓣一瓣地摘了下来,夹在每一本书里,直到风干为止。而在最后一片风干的那天,她 的小说《抛弃,只因为爱得太深》发表了,引起很大反响。而小说中的那句”只因为爱得太深,所以选择放弃,放弃,只因为生活在无奈里。”成了校园里的经典,“我永远要做你的玫瑰。”更成为情话的绝妙。她把花瓣放进了收藏箱,上了锁。
她说,她要琐住永远。
永远有多远,谁都不知道。但此刻躺在医院里的她却终于从记忆和缅怀中逃了出来。指尖轻轻地 触在玫瑰花瓣上,她 没有叹息。她的眼里充满了平静。
她,悠儿,换上了风衣,拿着花向风中走去。。。。。。

 
似水年华

(1)风儿狂乱的季节
(一)源生
是风
只带走一片片微微的云
在本该狂乱的季节里轻盈

守着一带带远逝的风景
记忆在模糊中生存
希冀从憧憬中延伸
该飞的已经远游
该走的也早已起程
想说 生命
生命其实就是一场永远行进的旅行

(二)成长
怀疑过风的迷醉
怀疑过风的虚伪
而人
却在风中固执地行进

早该动摇的成了流动的风景
本应漂离的却在刹那凝成永恒

(三)征程
选择了行进
选择了孤独奔走的一生
车轮和漫草
高原的风
山河的情

(四)风的心情
总想狂奔
逃离熟悉和陌生的人群
是风的怂勇和放纵
扯断了早已尘封的疆绳
从此远行

前面是什么
荆棘丛生的禁地抑或崎岖难驭的漂渺

总想拟定一株生命树
让所有的依托都的一个真正的原型
无论狂风 无论暴雨
人在风中 笔在手中
还有那缕缕被扰乱的心情

(五)风的故事
来来去去的人
毫无顾忌地擦过匆忙的行程
眼神与眼神 背影与背影
就是那莫名其妙的几许坚定
让世界清纯

变了!变了!
是人?是魂?


(2)梦过无声
如果你不留意
一句本来善意的谎言将被拒绝成一个天生的梦幻
如果你不留学生意
一缕本来无迹的风烟将被浪荡成一境虚无的憧憬
是梦,穿着无形的延展的无形的霓衣
在年华闪烁的地方狂舞
是梦 嵌着黄昏的美好的记忆
在无所顾忌的风铃里启笛
想说分解 分解成独立的风景
守着彼此的笑逐颜与青葱

当梦儿开始旋转起舞的时候
风景在尘翼的两侧陌生地前行
依然是笑脸
依然是梦的蔓延和美丽

(3)冬的狂欢
青春和年少
在冬的枝头炫耀
我们手拉着手
微笑。
笑声撒在湖面
溜溜地。。。。。。
划破冬的严肃和寂寥

一树一树的冰花
一脚一脚的年华
我们盛满热情的笑
在沿途任意地飘洒

那是多情的风亭
于最高处等待
一栏的温醇
一际的红飘

想说天荒地老
笑与笑的独白
想说万古长青
心与心的呼唤

手拉着手
我们手拉着手在宽阔无际中奔跑
雪原的情怀
被欢呼释放成刹那的狂叫

那就是雪呀
我的朋友
那就是雪呀
我的亲人
在迷茫中在故乡外在高原上在快乐里
它堆积成莫名的放纵
而我
只懂得青春和年少


(4)我来了
我来了
只带一双惺忪的眼
模糊地打量着世界
梦般美丽的一片
在睫毛上跳跃

我来了
只带一双疲惫的脚
缓缓地走在绮丽的深处
如诗般轻盈的一点
在路途中闪烁

我来了
只带着一个空空的行囊
忘我地于季节深处前行
如饥荒般地贪婪
在吸收中沉醉

我来了
子然一生般的清贫
左手攥着季节的风筝
右手握着年华的清贫
韶华闪过 纯真也闪过

我来了,只因为我来了
所以我会如风般一如既往地前行

步履轻盈


(5)行香子
风云下,长叶翻飞,微醉时,却已洒醒。昨夜风声,晓来盈盈。漫天飞雪,空灵间,人断魂。
只是风景,谁晓寒轻。问诸君,欢笑狰狞。烟柳江上,长篙渐行。那月新风,似雪乱,照花明。

 

似水流年

终于放假了,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闲适。收起所有关考试和成绩的残局,只等火车的汽笛鸣响。今天晚上就要挥车南下,离开这个让我已经有点疲惫的地方,回到属于我的温暖的天堂。只是再也找不到以往回家时的那种极度兴奋,好像接下来的只是一次远行。我不得不承认,家的概念已随年龄和距离越走越远,也越来越模糊,尽管心灵深处仍然把它奉作至圣的天堂和归属。
今天是农历2004年1月10日,阴历2003年12月19日。。。。。。
也就是说,差不多是年头或年尾的第十日。
又是一年。这也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二个年头,更是独自远游的第二个年头。我已然选择了远游。从南到北的奔跑。我说我要去很远,去很远的地方寻找自己的未来。理由简单得让人难以忍受,只是因为,也仅仅只是因为那个地方没有我,我没去过那个地方。自小你就是个顽劣的主儿,没有人能真正让我改变什么,除非我愿意。他们了解我,所以没人阻拦,也没试着阻拦。就这样我横渡了长江,跨过了黄河,来到了北方,这个很遥远的地方。可是我还是输了,在与自已博奕的棋局中,一败涂地。我这人处事一向十分小心理智,唯独那一次却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赌注。我耗尽了心思在众多的志愿中选择了华中科大和东北师大,心里十分清楚希望的渺茫,却仍孤注于华中科大,我想幸运之神能够给我一次会。结果我是那样的虔诚,而它却是那样的残忍。我已超过了东北师大的分数线,却被发配到了太原。我还是来了,来到了这个至今让人有点陌生的城市。
说真的,我没有后悔过,虽然也有过深深的惋惜。有人说,没办法选择的时候,就放弃选择。
而我,选择了随遇而安。于是,我从进入大学开始,我就雄心壮志地对自己说, 我要从头再起,我要再造一片有我的天空。
后来我才丈量出了理想与现实,付出 与收获的差距。异乡有的是履步维艰的痛楚,有的是似是而非的尴尬,有的是欲说还休的难言。。。。。。。再后来,我学会了忍受和习惯,学会了在挣扎中前行。进入大学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包括我自己和我身边所有的人。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我本真的性情并没有改变,即使平时迫于场合的需要调弄着各色的表情。我还是我吧,喜欢静静地冷冷地远远地看着喧闹的人群,喜欢固执地忘我地独自穿梭于来来往往的世界。。。。。。。
尽管如此,生边的故事依然多得让人有点惊异。直到后来,我选择了完全陌生。。。。。。。
一边在敲着键盘,一边却须努力地寻找自己。我突然发现我把自己搞丢了,至少这不是我来这的初衷,至少上边写下的废话有点莫名其妙。那就这样继续下去吧,我喜欢把事情一办到底,哪怕明知那是个有点不可思议的错误。要错就要明明白白,要错也须坦坦然然。我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无药可救。救不了,那就不救了。
有个陌生的朋友,几次三番地要约我了出去,因为他知道我负责了一个社团的文字编辑工作,他想向我了解一些相关的东西。于是我答应了,我们约定在超市门口的人群中见面。在电话中我说,咱们俩谁都不认识谁,如玩游戏般地凭自己寻找吧。结果我们是那样容易地找到了对方。他是建筑系的,却痴心迷于文字,他说他想办一份纯文学性的报纸。我却从资金、赞助、质量、发行等方面的问题给他来了个狂轰乱炸。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会为此会出很大的代价。他只是平静地说,为了理想,也算是为了一个梦。他的回答确实深深地震憾了我,虽然我已想不起来,这句话,我自己写过多少遍,又听过多少遍。我钦佩于他的执著,同他认认真真地长谈了一个多小时。说真的,我早已不满学校在刊物方面的弱智,只是未曾真正想过要为改变它做出绝对的牺牲和努力。后来,我们都忙着考试,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联系过。但愿他和他的理想都很好。。。。。。。
我终于又信誓旦旦地宣布,从下学期开始,我不再写信,当然除了家信。没有人相信。他们都羡慕我的信件很多,而我却老为这个发愁。不知道是真的太忙了,还是人已经变得太懒了,我已不愿动笔,也不愿让心里多泛一层涟漪。想起老太龙钟那个词,却有一种风烛残年的悲凉。而我却时时一边唱着儿歌,一边只愿承认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常说,希望自己永远 是一个小孩。。。。。。
我很清楚,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只是。。。。。。
后来我把它唤作童真。虽然只是变了个说法,却得到了深深地安慰。人有时就喜欢十些自己骗自己的事情。就算为了给自己的堕落一个不甚完美的理由。
又想起一句很经典的话,时间抓得住的是黄金,抓不住的是流水。
似水年华。
而我即将给自己一个长假。

也 读 父 母
------有感于《傅雷家书》
掩卷的时候,我的身心都很疲软了,脑袋里一片空白。但我还是选择了拿起了笔,我想捕捉真爱的空灵与大气。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的人,为人父母,亦或为人子女的,认真品读的书。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傅聪,世界级的钢琴艺术大师;傅敏,出色的英语特级教师,都是那样出类拔萃。而作为他们的父母,为了孩子,他们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我想,这就是父母 ,倾其一身心血和精力,孜孜不倦,语重心长,宽厚博爱地爱了一辈子。
傅雷在家书中反复强调,“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他们自身也把这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发挥得淋离尽致。字里行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长者的仁爱严肃,又不失朋友的亲切详和;有情到深处的责备,又不乏热情洋溢的称赞。正因为是这样,父母的教诲才能更好地潜移默化,真正达到了言传身教的目的。无论怎么说,更能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夫妇的凛然大义以及深厚的人文和艺术涵养。
他们的教育从骨子里开始的,他们从小就在孩子身上植入了东方人特有的气质和品格。所以无论怎么样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傅聪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有独立,自傲,灵动,坚强,超脱;所以在东方文化底蕴下的萧邦和其它钢琴名曲才能得到了出神入化的演绎,才能引起艺术界的轩然大波。即便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们对中华情结和性格的强调,更是有增无减。为了不使儿子淡忘民族文字,两位老人坚持用两种语言分别儿子和儿媳写信,还一再鼓励儿子写中文长信,读中文大部头。。。。。。
他们的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人的自立和思考。他们说,万事在做之前必须考虑周到,必先未雨绸缪,免得一时惊慌失措;他们说,遇事必须客观冷静,理智,不能为主观的意志所控制,任何时候都得保持头脑的清醒;他们说,要纳言论,从善如流,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一个人只要学会了这些,就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人。两位老人在信中反复地劝导和告诫,大至演出,访问,学习;小到说话,姿势,表情,真可谓无微不至。然而这种关照又绝不是教条式的再版,而是一种推心置腹的深切交谈。
他们的教育是科学的实践,他们反反复复地叮嘱孩子要注意身体,要保持精力充沛。身体第一,精神第一,他们一再强调学习、生活要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正规化,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及至傅聪成家立业,他们更在这方面大力培养未曾谋面的儿媳弥拉。时代和故人已经远去,这种严谨的科学作风却值得我们继续保持,并把它发扬光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把握住生命的脉搏,紧攻生活的重点,才能有所成就。
他们教给孩子的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开阔的胸襟,独特的视野,高远的情怀,超脱的人格。他们把才能,品格、艺术、修养结合得出神入化、极度完美。书中既有关于艺术热情炽热的讨论,亦有涉及修养作为精彩绝伦的探讨。这是一个大得另人惊奇的世界,从世界名曲到美学建筑,到唐诗宋词,到中西文化,无不鞭辟入里,透彻深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一本绝好的百科全书,傅雷在信中所显示出的他在文学,绘画、音乐各方面的造谐不能不令人俯手叫绝。
他们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仁爱,亲切,焦急,期待。几乎每一封信中都在表达着着恋和思念,每一封信都在暗示着期待和焦虑。是的,他们也是传统的父母 ,经常为儿女的杳无音信寝食难安,为儿女的只言片语或成功进步兴奋难眠,为自己的身体抱歉,更为儿女的健康操持。。。。。。
要说的内容太多了,反而无从说起。如果真正想了解一下的话,不妨去看一看《傅雷家书》。那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写满了人和人的一生,也告诉你怎样才能赢得人和人的一生。


后话:现在看来,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有点儿意气用事。傅雷的教育方式固然有他的成功之处,但却是极其危险的。他的成功,只能算是一种幸运。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必须全面。


车站的等待
记得那是一个漆黑死寂的夜,你独自一人站在昏暗的站台。四周是无尽的冷清和黑暗,满心是坎坷的灼伤和血痕。
于是,你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一种泪不禁流的委屈。从你那双迷惘而又清澈的眼睛里,路人可以读懂深邃,读懂扑朔迷离,读懂难以预测。你一边在忆起辉煌时刻的灿烂,流金岁月的笑颜,也包括那些隐忍的伤痛;一边却真的在想,这就是人生,喜怒无常,无从琢磨,除了面对,别无选择。不知是记忆和现实淹没了你,还是你误入其中找不到归路,反正你已陷入了缅怀和沉思,已开始了怀旧与离旧的斗争。没有血,没有泪,相反却只有淡淡的笑。你等的未班车终没有来,于是你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个人在街头四处流浪。你说你天生是个流浪的奇才,你有自傲的耐力和追逐劲。在空气里,风中或者雨中,偶尔你会想到故乡,继而是一个遥远的承诺。在遥远处同样有你刻骨铭心的感情轨迹,生活弧线或者某个如你一样正在跟流水一起老去的人。你突然一厢情愿地下结论到,记忆总是最美丽的,无论是否真的曾经快乐。
我们都很年轻,却已开始了怀旧。有人如是说。
我们都有很年轻,却已开始了怀旧,有人也如是做。
车还是没有来,你仍有足够的时间去思索。尽管你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可你仍然十分十分地希望未班车的到来。你开始循着车来的方向看腕上的手表。你说,毕竟一个人可以怀旧,但不可以驻足。你还是想走,这任何人都有可以看得出来。因为你比任何都清楚记忆的美丽,因为你和所有清醒的人一样都清楚地知道昨天是今天的记忆,而今天将成为明天的记忆。你坚信,关于今天 的记忆一定会美丽得无法言语。所以没有理由逃避,没有理由拒绝生活和生命的前行。虽然没有灯光,但是那一刻,我看见你嘴角闪过的一丝难以触摸的笑意。
你笑的时候,眼睛坚定地望着前方,车来的方向。
最后,谁都知道,远处灯光一闪,车来了。
于是你上了车,望了望依旧昏暗的站台,你说,这就是等待。
我想说,这就是生活。

学海青云
- -----访优秀共产党员陈先郡
上天给了我们什么?是锦衣玉食,一生安逸的守候;还是风餐露宿,终其不悔的拼搏?生命给了我们什么?是花前月下,相倚相拥的温醇?还是自强不息,永无止境的追索?
有人说,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
有人说,人不是为活着而活着。
-------------题记
(一) 谁的光环在闪
陈先郡,文学院法学系2000级(1)班学生。中共党员。2002年11月正式入党,2003年7 月获文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
先后任职文学院学生会主席,文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兼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太原理工大学南工区团工委宣传部长,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书画艺术会主席,法律协会南区分会主席。
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校级优秀团员”“团员”“优秀团干”“文苑艺术节优秀组织者”“校级实践先进个人”“优秀通讯员”“优秀学生记者”。
硬笔书法曾获97香港回归华夏杯书法大赛,唐宋杯全国书书画大赛金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诗歌、散文、通讯、书法作品等40余篇发表于校报等报刊杂志,其中2003年获第十六届全国青年文学大赛优秀奖,2003年6月获“盖天力杯”首届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大赛文学类青年组二等奖。
曾获二等奖学金一次,特等奖学金四次,“山西省大学生发展基金三晋风采自强奖学金”。
(二)手中一支笔
历史选择了大别山,也注定了大别山脚步的舒缓。金寨作为大别山的革命老区之一,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十分落后。陈先郡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上天并没有给这个自强学子过多的怜悯,父亲的残疾,奶奶的多病,妹妹的辍学打工,母亲的本份。。。。。这是一方贫瘠的土地,这是一次深重的恩情。没有得到命运恩宠的他,却在艰难中走出了自信,走出了精彩。2000年的夏末,先郡 收到了太原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年秋想尽千方百计,多方辗转终于顺利进入大学。可以想象,在他走进大学背后含泪的笑眼,高筑的债台。。。。。先郡凭着自己的才识走出了山区,走进了大学和城市。是大山陶冶了他自强不自的性情,是弱土给予了他脚踏实地的干劲,是贫穷教会了他拼搏和做人。大学里的他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这有数不清的赞誉和证书为证。
最先知道先郡,是因为他的书法。他的书法遒劲有力,刚强中带有几分柔骨,飘洒中蕴涵些许规整,给人一种坦然平淡而又洒脱的感觉。他习书法始于幼年,虽然那时的条件极为艰难。但正是生活磨练的风骨扎根于性情,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使他终于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除了频频得奖,他还被中国书画艺术协会,东方书画家协会,现代文学研究会等社会团体吸收为会员,并被授于“新世纪校园书法艺术”人才称号,作品及个人传略入编“中国硬笔书法精英大典》、《20世纪全国硬笔书法大辞典》等十余部典籍,辞书,曾一度引起《山西青年报》等多家大型媒体的关注,并纷纷对其做了报导。
虽然光环不断,可他终究也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的成功出缘于自己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他也有过童年的梦想,有过痛苦抑或不快的经历,有过美丽的憧憬和希冀。他拿起了手中的笔,将心底真实细腻的感情诉诸笔端。于是有了记者的身份,有了通讯员的角色。。。。。我不清楚在他的笔下,到底产生过多少个灵光的计划书,多少个创意报告。但是,有一点却很清楚;他手中有一支笔,更是书写精彩的笔。他已经用手中的笔为自己的人生勾调了一个底色,一种淡淡的释然的蓝色。
(三)能力突显
先郡个头不高,很容易让人想起“干练”那个词。这个能走笔的出色男儿,在“疆场”上却无丝毫柔弱,干练异常。因为他的干练、果断、机敏,他的工作成绩十分突出,让人刮目相看。从社团负责人到团委助理再到学生会主席,每一步他都有扎实地走了过来。在这个锻炼和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潜力得到了极致的挖掘,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发挥。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他超强的组织和驾驭能力。在他组织的法律研讨会,模拟法庭,春之韵迎书画展,庆祝百年校庆,百年学府全国书画艺术展,硬笔书法名家讲座、迎新大会等大型活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在学生会的诸多事宜上,他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机会 和锻炼很快使他成长起来。从容优雅的谈吐,机智锐敏的风度,在他身上得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今已是大四的他,凭借一身的干练,在求职场上左右逢源。
尽管工作成绩不错,可先郡依然是那个平易随和坦率的人。他人不缘不错,人际关系也很好。而在“非典”他不顾危险照顾病号的事一直为大家所称道。身边总有人对他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说玩笑:“如果他不说话,没有人会想到他会与众不同。”是他交际和思维的能力“出卖”了他,也突显了他。


( 四)鱼和熊掌的较量
工作是鱼,学习是熊掌。鱼和熊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较量?笔者找到先郡的时候正是一脸的迷茫。同样作为学院活动分子的我在权衡工作和学习时感到了困惑。其实,这只是一道关于鱼和熊掌的代数式。是方程的恒等,还是天平的倾斜,亦或是其它的情况,我无从把握。听了我的困惑,先郡并没有回答,只是示意我坐下。他说,有些东西不能看得那么绝对,就像我们不能一味地将习成绩和工作成绩意想成反比。也许因为工作,我们的学习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可以用其它的时间来弥补。比如说,别人休息你学习,只要你把时间分配好,是能够把两者平衡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付出,肯不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他自己选择的当然是付出,为了弥补工作所占用的时间,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别人酣睡他埋头苦读,别人浪漫相约,他携手书丛。。。。。在先郡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只有闯劲、拼劲、韧劲,学到的更多的还有拼搏。
当问及他一直担任着那么多工作,是不是有时会感到压力太大,甚至学习和工作难以取舍的。他却只是坦然地笑着,问我这个世界上没有压力可能吗?有压力其实是件好事,至少它可以转化为某种程度上的动力,促使人不断前进和追求。虽然我们可以享受安逸,可以守候优越,可是到最后我们将一无所有。因为这些东西只是外在的形式,一旦失去内涵和底蕴的根基,终会像空中楼阁一样,成为记忆和虚幻中的尘烟缥缈。相反,如果我们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充实自己,加深涵养,加强修为,我们将赢得生命中很多可贵的东西,包括机遇,也包括满足。先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繁忙的时候,没时间吃饭是常有的事。正因为先郡顶住了生命和生活的压力,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他才能在成长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快,更远。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生命其实只是两个无形的点,两点之间便是奋斗的一生,自主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前行的一生。
先郡非常喜欢《阿正传》中的一句话:Life is a life,a box of a chocolate, you will never get before you made a decision,even though he is wrong.生活永远是一盒没有打开的巧克力,只有打开你才能知道它奇怪而真实的味道。先郡相信只有先住机会,然后以超人的毅力去拼搏,总会有成功。如果放弃,只有失败。失败并不可怕,但必须尝试着去做,至少这样可以证明你自己努力了,可以问心无愧地面自己。他和所有的人一样,都是从刚进大学时好奇而有点胆怯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一开始,他也不敢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但经过一次一次的锻炼和完善,他最后终于学会了调动自如,游刃有鱼。机会也并没有过多的偏爱他,只是他以高度的觉悟时刻准备着,所以他先住了机会,先迈出了步伐。有人说,善于住机遇的是智者,善于创造机遇的是勇者。不管身在何职,他总是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在完成职内工作的同时,尽可能的多为同学、老师多办实事。他的积极和热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03年月4月,先郡以最高票数的绝对优势当选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
先郡说,人的一生需要拼搏,需要充实,也需要把握。他把握住了,所以他成了关注的焦点,赞赏的对象。
(五)感谢贫穷
我要感谢贫穷,也许正是生活的艰辛一直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当我问及先郡是什么支持着他时,他如是说。记得那次他被邀为电台嘉宾,谈起了自己拼搏和成长的过程,很多人都沉默了,感动了。先郡并没有在特殊的家境和艰难中倒下去,而是勇敢地成功地走了出来。对他来说,成长的过程有过太多的酸涩,有过太多的无奈,可也正是这样一种环境塑造了他自强不息的性格,敢打敢拼不怕输的韧劲。他的脚步只能是前进,困为贫穷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退路,他的帽子早已扔过了停留的高墙。是贫穷教给了他追求,是贫穷教给了他前进,也是贫穷教给了他奋斗和争取。先郡说感谢贫穷。我想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感谢贫穷,感谢贫穷为我们培养了这样一位出色的学子,感谢贫穷教给了我们更多的东西。
贫穷激励着他前行,贫穷也同样给予了他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是成功最可靠的保障。面前这位山乡学子,一生的自信,给人一种难以拒绝的感染力。巴金说:自尊亦所以尊人,自信亦所以信人。人只有相信了自己,才能让别人相信你。先郡的自信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他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像他的书法和为人一样的出色。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而增亦其所不能。。。。。我们祝愿先郡一路走好。


后话:写这些东西是因为工作的需要真的很无聊。但是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最后更新[2004-10-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