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生存
---《香港教师的每一天》续集
曾繁光
陈老师跟别的老师一样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但她个性乐观,重新肯定自己的成绩,再次看到自己的理想,再找到了工作的动力。
为了坚持理想,她得学会管理压力的方法。
首先,她把重要的工作放在首位,也把最多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工作上。在她眼中,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教学,她要把这部分的工作做好,其它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只好让步。
她又提倡工作时工作的多元化生活文化,令“生活的唯一只有工作”变成“我的生命里有很多事情同样重要”!为了兼顾家庭、孩子、兴趣……她只好六时下班,不再作长时间的困兽斗。
每天工作八小时,其生产力可能比工作十二小时还要高。长时间工作令人疲倦,精神无法集中,效率降低。逼自己长时间工作不表示你勤力,只是证明你未能善用自己的生命。
工作量大及工时过长都会带来压力,压力过大又会降低工作效率及增加错误机会,甚至引致各种身心毛病。
若每天都能跟朋友聊聊天、看几页喜欢的书、唱几首喜欢唱的歌、做半小时的运动、享受一下天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下大自然风景……总之,投进一些令自己感到愉快的活动里,那喜悦的感觉便会把工作的压力驱走。
当个人的能力再无法应付外在或内在的期望,我们便会感到有压力。例如,校长逼陈老师订立一个不可能达到的工作目标---所有学生在英国语文一卷都要拿到及格的成绩,陈老师当然知道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概因有太多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着考生的表现,但她又不希望辜负校长的期望,那种压力便会令她坐立不安、脾气暴躁,甚至影响了工作表现。
也许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她意识到自己快要崩溃时,为自己安排充电的时间,暂时离开令她感到窒息的地方。
得到充足休息,她的思想回复活跃,才能想到如何更好的分配时间及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在节奏那么快的都会当教师,也许未能每天抽空令自己轻松一下,每个星期抽一天半天尽情休息也是不错的安排,长假期去阳光海滩享受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位教师朋友数年来一直处于高度焦虑状态,他跑来看我,我只在处方上写上“阳光海滩七天”,他立刻明白过来。度假回来,他神采飞扬。
能够享受压力下的工作,对前景抱着有保留的乐观,甚至心理上作好捱苦的准备,也有助我们适应千百万化的世界。
(tsangfk@netvigat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