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不规范异读现象
深大附中 杨敏
在我们的“大语言”环境中,普遍存在着不规范异读现象。这里所说的不规范异读现象,实际上是读错字音的现象,但由于某些字错读现象覆盖面广,而且一定程度地存在于电视 、广播、名人讲话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本文将其称为不规范异读现象。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人读准了字音却被一些人笑话,认为他读错了字。例如“穴”字应读“xué”。但很多人都读“xuè”,就连中学生眼保健操广播中都这样读,也难怪那些人嘲笑读正音的人。又如“血”字正读是“xuè”或“xiě”,但大部分人都不这样读,而是读成“xuě”。
不规范异读现象也存在于名人讲话和语文工作者中,笔者某年参加一个语文方面的研讨会,大会发言的不少是国家级、省级的语文权威,还有新加坡、港台的中文工作者。但他们的发言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异读现象。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和普遍性由此可见一斑。不规范异读现象同样存在于广播、电视等媒体中。我收集了一些在媒体中出现过的不规范异读字(见下表)。正确读音 错误读音 载人飞船 zài zǎi 流血 xuè xiě xuě 挤按睛明穴 xué xuè 气氛 fēn fèn 档案 dàng dǎng 诲人不倦 huì huǐ 翘首 qiáo qiào 号召 zhào zhāo 处理 chǔ chù 角色 jué jiǎo 压轴戏 zhòu zhóu 尽管 jǐn jìn 劲敌 jìng jìn 机械 xiè jiè 模样 mú mó 粳米 jīng gěng 宁可 nìng níng 秘鲁 bì mì 肖像 xiào xiāo 蝴蝶 dié diě 发酵 jiào xiào 赏赐 cì sì 拂晓 fú fó 一唱一和 hè hé 怯懦 qiè què 拙劣 zhuō zhuó 暂时 zàn zǎn 逮捕 bǔ pǔ 细菌 jūn jǔn 像……似的 shì sì 嫉妒 jí jì 悄然 qiǎo qiāo 潜力 qián qiǎn 逾期 yú yù 无的放矢 shǐ shī 当然,媒体中出现过的不规范异读字远不止这些。
不 规范异读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我们语言,甚至引起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即有些字由于读错的人很多,结果少数服从多数,“约定俗成”,错音变为正音,而正音反而变为错音了。例如“口占一绝”的“占”,92年以前的语文人教版初六册课本中读“zhān”,这是当时的正音,但由于绝大部分的人都错读为“zhàn”,于是93年的课本注释中又将其改为“zhàn”了。又如驯服的“驯”字,以前的正音为“xún”,某年高考中也曾将其列为语音题的内容,但那次高考后不多久,新出的字典就将其改为很多人都错读的音——“xùn”了。这种事例很多,例如荨麻疹的“荨”,原读“qián”,但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将其读为“xún”,现字典也已读“xún”了;呆板的“呆”原读“ái”现已读“dāi”了;叶公好龙的“叶”原读“shè”,现已读“yè”了。总之普通话审音员会也不得不为此重新审定了一批字,将一些不规范的异读音改定成了正音。
不规范异读现象普遍地存在,严重地干扰了普通话的推广,严重地影响了我们语言的纯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让不少人无所适从,尤其是我们的中学生,在不规范异读现象普遍存在的大语言环境中生活,却要经常应对专门针对不规范异读现象的考题。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尤其是教育部门和文字改革部门更应重视,要拿出有效的和有力的措施来。
我认为首先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加强正音教学的力度,先在学校中消灭不规范异读现象。
②在各媒体中有专人把关,对媒体工作人员定期测试,对电影和电视剧有专门的语言顾问把关,在媒体中逐渐杜绝不规范异读字,净化我们的大语言环境。
③一些不规范异读现象特别严重的字,建议语言部门象对待上述“占”“驯”“呆”等字一样从众从俗。
④本着从简的原则,将一些多音字改为单音字。例如“经”、“桄”、“似”、“角”、“宁”、“翘”、“嚼”等。
⑤地名、人名上的特别读音,大多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例如济南的“济”,厦门的“厦”,只能增加人们学习语言的困难,造成混乱,没有好处,应消灭这种读音。
⑥不要将古文异读现象搞得太复杂。
相信,经过努力,我们的大语言环境将会净化,不规范异读现象将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