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市学科带头人吴敬东香港专稿》
出处:少堂编辑    作者:吴敬东   阅读次数:348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学科带头人吴敬东香港专稿

                            两套语文教科书之比较谈

                           吴敬东(深圳市学科带头人、04年援港教师)

    差异让人感兴趣。笔者在此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001年第1版][以下简称“人教版”]与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现代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中学中国语文》[2002年第1版][以下简称“香港版”]作一粗略比较,力求较为客观地呈现两本书在诸多方面的差异,以及笔者对这些差异的看法,供两地同行参考或批评指正。

.两套教科书之比较

[一]结构体系的比较:

人教版前四册教科书结构如下表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阅读

感悟人生

理想信念

自然景物

科学世界

人间亲情

想象世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这就是我

漫游语文世界

感受自然

探索月球奥秘

我爱我家

追寻人类起源

 

阅读

成长足迹

热爱祖国

名人传记

文化艺术

探险传奇

动物世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成长的烦恼

黄河,母亲河

我也追“星”

戏曲大舞台

漫话探险

马的世界

 

阅读

战争生活

凡人小事

建筑园林

科学世界

古代生活

古代生活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让世界充满爱

说不尽的桥

走上辩论台

莲文化的魅力

怎样搜集资料

 

阅读

人生轨迹

心灵之声

关爱自然

民风民俗

古代生活

古代生活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

寻觅春天的足迹

科海泛舟

到民间采风去

古诗苑漫步

背起行囊走四方

 

香港版中一上下两册教科书结构如下表[1]

 

中一上册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单元五

单元六

语言的运用

观察与思维

学习方法和策略

表达手法

篇章结构

专题学习

中一下册

单元七

单元八

单元九

 

 

 

古代汉语知识

文学欣赏

应用中文

 

 

 

每单元包含的内容[九个学习范畴]表[2]

 

阅读

写作

聆听

说话

语文基础知识

文学

中华文化

品德情意

思维

●综述

    人教版:[1]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结构线索;[2]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3]每个单元由“阅读”“综合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组成;[4]“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学习”之中。

    香港版:[1]以语文基本学习范畴作为结构的线索;[2]按照语言知识、写作技巧、阅读欣赏、学习方法、思维训练五大板块组织单元;[3]每个单元由阅读、写作、聆听、说话、语言基础知识、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等九个学习重点组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单元概述”比较:

仅以两套书中第一册的单元一为例。

单元教学目标

人教版:“感悟人生”:没有明确的栏目表述。

香港版:“语言的运用”:

 目标 :

1.养成累积词汇的习惯;

2.准确运用字词句表情达意。

学习重点:

 阅读 

.认读文字〔字形字音字义〕

.理解词语〔区分等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理解词语〔领回不同语用语境语域中的修饰词,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

.理解句子〔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理解句子〔掌握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写作

.准确运用词语句子写作

.书面表达〔运用不同修辞手法,以提高表达效果〕

聆听 理解语义〔把握重心〕

说话

1.语音〔吐字清楚响亮〕

2.语气〔恰当运用语气,如陈述感叹疑问祈使〕

语文基础知识

1.汉字的音义〔认识多音字多义字〕

2.词语〔认识等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多义词〕

3.词类〔认识实词 名词动次数词〕

4.分辨实词的类别

5.词语的构成〔认识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的结构〕

6.句子〔认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7.句子修辞〔认识肯定句和否定句〕

8.修辞〔认使拟人法〕

文学

1.初步认识诗词

2.阅读名家名作

中华文化  认是中国格言合谚语

品德情意  理解父母关顾之情

单元概述

人教版: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人生的大问题。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香港版:如果你要表达愉快的心情,你会怎样说,怎样写?「我高兴得笑起来」,「我的心情舒畅极了」, 还是「我喜悦的心情非笔墨所能形容」?人类主要用语言文字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能适当运用词句和语气,与别人沟通起来才可以准确地传情达意,不致引起误解。

        本单元从读写听说四方面,帮助你学好遣词造句的技巧,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综述

人教版:所有单元、所有课文的学习目标,都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在单元和课文提示中,只是对学习目标大体上指个方向,提出建议,具体的目标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确定。这样,给教师以较大的自主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安排。这里还要提一提“单元提示”,纵观之,有两个特点: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理念──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贴近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并强调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语文。这样的单元提示是人教版过去的教材中所没有的。

香港版:目标、重点明确,而且很具体,内容繁多,任务厚重,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培养。但是教师的灵活度较小,教学的内容过多,教学的任务繁重,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学的效率较低[这一点,笔者将撰文专门论述]。“单元概述”的语言文字与“教学目标”相比,要亲切温和些,可以缓解些繁多的教学内容带给人的知识的威严感和压抑感。

 [三]两套教材中的活动课──“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和“活动天地”之比较:

仍以两套书中第一册的单元一为例。

人教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下列三项活动你可以人选一项,做好准备 鼓起勇气,站到全班同学面前说说自己。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图片、音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现自己的风采。全班同学渴望了解你呢,你尽管坦然地、落落大方地说。

一.   自我介绍

        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令人憧憬的中学校园接纳了你,许多陌生的同学将与你同窗三年。你一定想尽快地让同学和老师认识你、了解你吧。那么,就用你的笑语、你的歌声、你的幽默、你的智能,真诚地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参加班里的自我介绍活动,让大家了解你。

二.   推荐自我

        来到新的学校,新的大集体就是新的大家庭。这个“家”的每一革新成员都可能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能为这个        “家”做些甚么?你可以想一想,这个“家”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做;你可以了解一下,有哪些学生社团还在招收新成员。你不妨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拟一份简明的发言提纲,在一定的场合,大大方方地推荐自己。

三.   仿真面试

        一家刊物组织学生记者团,准备从在校学生中招聘一批小记者。被聘任的同学不但有机会接受专门培训,而且将有组织地深入社会进行调查采访,小记者采访的文章可以在该刊物上优先发表。那么,就请准备该刊物举行的面试。在班里组织一次活动,由同学分别扮演“考官”应聘者,进行一场仿真面试。

        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同学都认识了新同学,也更了解了自己。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尽量写出自己的个性。

 

 

香港版   活动天地[一]析词辨意

1.      扩写词语  [语文基础知识]

2.      欢喜冤家     [语文基础知识]

 

3.      对号入座      [语文基础知识]

 

4.      词语结构      [语文基础知识]

 

              活动天地[二]咬文嚼字

1.      诗情画意      [阅读文学]

2.      推敲字词      [阅读文学]

3.      一字多音      [语文基础知识]

4.      试写室──太阳升起来了   [写作]

             活动天地[三]厅言察意

1.      树的自传      [聆听   语文基础知识]

2.      相由心生      [语文基础知识]

3.      写作门诊      [阅读   写作]

4.      试写室──我最熟悉的人    [写作]

             活动天地[四]字斟句酌

1.      换句话说        [阅读    语文基础知识]

2.      说话得体        [说话    语文基础知识]    

 

 

●综述

人教版新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首先,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是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的。目的是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学习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综合性学习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可以说,综合性学习部分反映的不止是语文教材阶段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语文学习方式的一次变革。其次,设立综合性学习内容, 就是为了改变以往教科书中把厅说读写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不管这三者是交叉编排,还是分编合册,它们的内容和要求都是相对独立、互补相干的,形成语文教学头绪繁多、互相牵制的状况。香港版的“活动天地”较之过去初中教材听说读写的交叉编排或分编合册的情形是有了较大突破,但与人教版相比,差异是明显的:前者突出“说”和“写”,后者是“语文知识” 贯穿下的“听”“说”“读”“写”;前者在设计思路方面力求体现“开放性”原则,通过课堂内外、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广阔的语文空间,真正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后者在听说读写的内容设计上,力求通过活动来落实课内的语文知识,有一定的语文空间,但“开放性”较小。

[四]两套书的篇目数量、教学时数的比较:

    人教版每册有六个单元组成,每单元5篇课文,每册平均30篇;香港版每年两册书,共9 个单元,每单元篇目不等,每册书平均52篇。人教版每单元教学时数平均为3周,每周平均4—5课时;香港版每单元教学时数平均为4.4周,每周平均7-8 课时。

●综述

香港的篇目数多,周课时多,老师课时数多[香港中学教师周课时平均29节],学生的语文课多,作业练习多;内地篇目少,周课时少,老师课时少[内地中学教师周课时平均12节]。一多一少,语文教学效率怎样呢?这个问题留待深入调查思考后再说。此文不作评述。

.两套教科书之总体评价

[一] 简约和繁复、整合与分解的问题。浏览人教版课本目录可以发现,这套新教材告别了以往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和汉语知识等若干个系统],构建了崭新的语文教材体系:每个单元仅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个系统。细看目录,结合内容进一步考察这一编排体系,还会发现,这套教材在构艰新体系方面有更深一层的考虑:继续坚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语文联系生活的原则,并以此为编排教材的线索,六个专题归入三大板块,使得整个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线索简明,重点突出,便于师生操作。香港版的初中教材,似乎沿用了人教版以往初中语文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而且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若干个系统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思维、中华文化、品德情意等内容。相比之下,孰繁孰简,孰合孰分,一目了然。

[二]教材的开放性、弹性、活力等问题。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国内和香港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使学生丧失了主体性,处于被动地位。在全世界都高呼“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口号声中,这种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也提出了“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并制定了《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人教版教材与香港版教材分别是遵循以上的精神编写的。公正地说,两套教材在面向世界、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不过,在教材的开放性、弹性、所具活力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人教版的开放性和弹性更大些,所具的活力也更强些。比如,在单元教学目标方面,不作明确规定,自主权在老师与学生手里;香港版则规定明确具体,有较强的“指令性”意味。比如写作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能力;而香港版的写作口语交际往往是在知识的引导下,让学生说一段话或写一篇作文,还带有“知识体系教材”的味道。比如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人教版始终引导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提倡多样化的理解与体验,连名家名篇也不例外;香港版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主要是引导学生准确筛选信息,概括大意,提炼中心思想,了解艺术特色,掌握修辞手法,缺少开放性。开放性强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才有了弹性,学生在学习课本时才有了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定论。

 [三]在阅读、写作和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教材设计与处理问题。

1.阅读:先说阅读编排。人教版阅读部分的编排,外在线索是语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是阅读能力的发展。每个单元的阅读专题的设计,两条线索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全套书的阅读部分,从内在线索说,大致上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比如把握文义、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揣摩语言、筛选信息、质疑问难、发表见解、做出评价等。第二个阶段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的能力。第三阶段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可以说,阅读能力的发展,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香港版阅读部分的编排,是以阅读知识[字词、篇章、文体、表现手法等]和阅读方法[摘读、略读、精读等]作为序列,来安排阅读教学的。前者以能力发展为线索,后者以知识方法为依据,差异是明显的。何者更为可取,人们自有说法。再说阅读地位。阅读是人教版两大部件中的一个;香港版是九个学习重点之一。哪个更有地位,一清二楚。

2.写作:人教版的写作部分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中,香港版单独安排。写作设计方面的差异:人教版紧密配合单元阅读内容或与本单元专题内容相关,力求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写作设计。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专题为“科学世界”,写作设计为“探索月球的奥秘”,目标是: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继续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简单获取资料的方法;能用科学合理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科学现象;能展开想象和联想。香港版也能配合单元阅读内容设计作文,但着重在文体特征方面制定写作目标。如中一的说明文单元,写作要求为:审辨清楚文章的题目;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有条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写完整的说明文。写作设计的差异,实质上体现了一个教育观念的差异:人教版强调了写作过程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统一;而香港版则在单纯强调作文的工具性的时候,忽略了人文性[同是说明文写作]。

3.语文基础知识的处理:香港版语言基础知识,中一上下两册书,语言知识涉及到文字、词汇、词法、句法、修辞、篇章结构、表达方式、观察方法、古汉语等大量知识性内容。人教版在总结了过去以知识点能力点作为编写教材线索的历史经验教训,力求通过这套教材建立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体系,淡化语文知识[尤其是语言基础知识],强调能力,精选少量的知识随课文穿插传授,体现了“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课程理念。

 

                                        2004.10


最后更新[2004-10-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