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作文
人啊人
薛安琪 深圳中学高三(2)班
指导老师:吴敬东
自从有了人,世界就注定要以另一种面目生活。
自从有了人,大自然就永远失去了它昔日自古的宁静。
人是带着喧闹和活跃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在这个乐园里人到处涂抹着自己的色彩。
尼采说:“从过去看到现在,我看到了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是吗?是的,因为人是残缺的,很难有人能保持完整人不是在依赖中失去了自己的双手就是在社会的腐蚀下失去了脑袋,要么就是在冷漠的浸泡中失去了柔软的心脏……我可以证明尼采没有说谎,因为我就常在大街上看到面色麻目,匆匆而过的支离破碎的人群。
有了人的残缺,世间的一切匪夷所思都成了可能。
第一个让我匪夷所思的是家长。我绝不是要指责他们,我只是同情他们,因为他们失去了平和和自我。尤其是中国的家长。他们把孩子的前途当作事业去经营,要是能保证他们孩子的前途,让他们在地上打几个滚他们恐怕都愿意。看看那些整日接送孩子上学的劳累的家长吧,看看那些在训斥孩子时遭到白眼的家长吧。我们怎么能不痛心?家长为孩子们做得太多想得太多,却遭到不理解年青一代的骂名,最后孩子不理解家长的理解,家长理解了孩子的不理解便成了故事的结局,人啊人!还能说什么呢?痛之深爱之切呀!人啊人,总是如此无奈。
人是可以接受匪夷所思的,但是不能接受太多的真实,其中最大的真实就是人的渺小,任何人对于宇宙来说都等于零,这引发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无穷感慨,在这个问题上,人类集体失落。终于,我们等来了法国作家辛涅科尔的豪言壮语:“是的,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周国平反问宇宙:“要是我不存在,宇宙对于我有什么意义呢?正是有了人类,每个人都从自己出发去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赋予了本无意义的宇宙以意义。”读起来真是大快人心。其实我们可以何必追究什么所谓的意义呢?我们只需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做自己,真实地面对自己,我们就是自己的宇宙!
人的欲望总是太多,于是人就不可能没有追求。追求金钱吧,想到钱财是身外之物,追求名声吧,但丁说:“名声只是一阵风”太虚幻,于是很多人追求幸福,可依然茫然不知所措。《一生》中的女主人公追求幸福追求了一辈子依然没有得到,于是作者莫泊桑为她作结:“生活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坏。”生活本是平淡的,人们去追求那些惊天骇俗的幸福自然一无所获,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人啊人,为何你就总不能体会呢?
人总喜欢跟别人比,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就心里痒痒的,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成绩好就开始恨铁不成钢……人的强大来自于人的内心,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人的内心对世界运行的规律的把握,人内心的超然和怡然把人抬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人啊人,为何你就总不明白?孟德斯鸠早在几百年前就道出了人不快乐的本质:“其实快乐本事很简单,但人总想比别人更快乐,这是很困难的,因为人总认为别人比他们自身要。”记住,在涉及心灵的问题上,参照物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反过来想,当我们想到一代文豪苏东坡最后孤身一个被流放到海南岛,在荒芜的椰林中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在语言不通的蛮族中郁郁而终时,当我们想到才华横溢的拜伦三十五岁就倒在了希腊的热土上时,当我们想到那些面黄肌瘦的贫民窟里的孩子正吃了上顿没下顿时我们不应该感受到自己双倍的幸福吗?人啊人,请拾起被你放在脚边的快乐和幸福吧,它们是那样垂手可得!
在快乐和幸福上说了那么多,是因为它们确实很重要,可还有更重要的——是意志。我无法面面俱到,但这一点不得不说,因为它是我们人最缺乏的。我相信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应该反省自己。(待续)
评语
从文学的角度看,人是诗意的,正如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睿智的一样,自从有了人,这“世界注定要以另一种面目生活”,“大自然就永远失去了它昔日亘古的宁静。”这是一种理情的判断,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然而在这纷繁的世界中,自从潘多拉魔盒打开后,人类自身的弱点——欲望却时时吞噬着自己的灵魂。以致于“世间一切匪夷所思都成了可能”,但别忘了孟德斯鸠的真情告白:“其实快乐本身很简单,但人总想比别人更快乐,这是很困难的,因为人总认为别人比他们自身要快乐。”大浪淘沙,唯有快乐,幸福和意志是永恒的。有了这样的追求,人才是完美的,这世界才会真正美丽。
文章思绪飘逸,文笔潇洒,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审视自己的窗口。
(程少堂 钱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