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备考的高度与广度
林少书
语文备考是让无数的语文教师绞尽脑汁的事情,本人在中学任教数十载,多次任教毕业班级,从历来的经验与教训考虑,认为语文的备考,首要的是要把握好高度与广度问题。
一、站在新《课标》的高度,确立备考指导思想
一年一度的高考让每届考生及其家长在备考期间绷紧心弦,更让成千上万的备考指导老师和高考研究专家们绞尽脑汁,由此应运而生的“高考指南”、“秘方”、“宝典”等复习资料更是林林总总,花样翻新。尽管如此,其效果却差别颇异,有些甚而至于收效甚微,其原因究竟何在呢?有位哲人说过:“我们不能站在这个世界中来看这个世界,而应站在另一个更高的世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用这个观点作镜子来照一照眼下的一些备考行为,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有些备考指导者只是站在考试这个“世界”来看“备考”,没有站在高于考试的角度来看备考, 导致效率低下。比如,有的老师指导备考,简单地以为“考纲”上规定什么就会考什么,考什么就复习什么, 其他内容也就不复习了。用这样的思想指导高考语文备考,焉有效率不低之理?一篇《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指瑕》中提到:第16题中“廷”、“面”是用了“名词作状语”,“忠”、“佞”是用了“形容词作名词”,第17题中“咽”、“冷”是用了“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现象,而“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词类活用”不考。按照这样“紧扣”大纲的做法,这应属于高考范畴之外的知识点。这真要算一则误导语文备考的“奇谈”与“怪论”了。而此奇谈怪论之出,正在于所站高考备考的主题太低了的缘故。
那么,这“更高的世界”在哪里呢?笔者以为这“更高的世界”不在别处,正在教育部出台不久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何以如此说呢?这是因为《课标》明确了今后高中语文课程的自身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规定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在内的具体实施建议。应该说,这是高中语文教学领域的最高准则、最高法规。我们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理当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关注。作为高考备考指导者,尤其应当站在新《课标》的高度,确立高考备考指导思想。
有人会说,“考纲”(《考试说明》) 不是高考的“法规”吗?站在《课标》的高度,确立高考备考指导思想,岂不是贬低了“考纲”的作用吗?这是一种误解。高考固然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但从教学的角度看来,仍然只是一种评价、甄别、选拔的方式、手段,并不是教学过程的全部。而“考纲”也仅仅只是作为高考的指导文件之一,同高考本身一样,其基本精神也必须从属于《课标》,体现《课标》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将《课标》的有关内容与近年高考语文命题稍加对照,便不难发现这一点。例如,《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作了如下定位: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仅就这里所说的“应用能力”而言,在《考纲》中11项里有三项是关于此的,而这些年的高考命题也一直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 从前面的“语基”到最后的写作,除了极少数侧重于考查识记、背诵等试题外,大多都涉及到“应用能力”的考查。而一些重组、仿写、压缩、整合等主观题和份量最重的写作题,更是集中而突出地体现对应用能力的考查。可见,“语文应用能力”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由此而推知,《课标》既是日常语文教学的指针,也是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指针,这是毋庸置疑的。回头检讨我们的备考,如果确实以《课标》为指导,复习备考并不仅仅简简单单地以掌握了“考纲”上规定的知识点为满足,而不顾及其他,那我们的考生就会在语文考试中大大减少失误了,也便不会出现前面所引《指瑕》一文那样的怪论了。
还须强调一点的是,这里倡导站在《课标》的高度,确立备考指导思想,并非说要抛开“考纲”进行备考“考纲”仍然应当是我们组织和进行备考的“具体法规”,仍然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遵照执行;只是在落实“考纲”规定的各个考点的全过程中, 不可脱离《课标》这个“大政方针”;否则,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将会变得昏头昏脑,或顾此失彼、或因小失大。
二、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出发, 组织语文复习备考
新《课标》指出,语文“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肩负着甄别、选拔使命的高考,需要坚持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有利于高校挑选人才,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其命题自然也必须贯彻《课标》所规定的这个基本的评价原则。那么,从备考角度来讲, 也必须从这个原则出发,围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组织语文复习备考。
1.从整体性和综合性出发,落实“考纲”所规定的各个考点。过去, 我们有些人在组织语文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往往孤立地看待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考纲”中的各个考点,片面强调各个考点的特殊性,结果把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体系肢解得面目全非,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宝贵时光,学生头脑留下的只是些七零八落的碎片,更不用说通过复习,掌握什么学习方法,熏陶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了。所以,我们强调从整体性和综合性出发,就是要把每个知识点、能力点和考点作为整个语文素养中的一个个组成部分来看待,要把落实每个考点的过程作为提高能力、掌握方法、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的具体途径。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笔者认为, 语文复习备考,不宜把阶段划得过死、过细,人为地强调哪一段时间为第一轮或第二轮,而应当根据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的具体情况,确定一段时间里的复习重点。谁能说复习“语基”部分就可以不讲方法,抛开情感的培养呢?谁又能说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就没有知识积累与整合的活动呢?
2.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备考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始终”。这“三个始终”是:①阅读贯穿始终,②教材贯穿始终,③训练贯穿始终。为什么要坚持这“三个始终”呢?
首先,在语文学习、包括复习的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的过程中, 还是在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的过程中,都始终离不开阅读。没有广泛的阅读,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没有良好的语感和敏锐的语言辨别能力,更没有情感的陶冶。有的老师和学生片面强调时间的紧张,训练的重要,忽视了阅读这个环节,往往是题目做了几大本,成绩却提高缓慢,其源盖出于此。当然,阅读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因时因人而异。而且阅读的内容十分广泛,浩如烟海,在短短几个月的复习期间,泛泛而读,当然是不可取的,必须严加选择。比如长篇大论、大部头作品等, 自然无暇顾及,但是短小精美的时文、文质兼美的教材课文则不能不读。
其次,为什么要把对教材的阅读贯穿始终呢?这不仅因为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更在于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要重视教材。纵观2004年高考全卷,不难发现这样的特点:第1—4题、11题、12题考查的词语、文言实词、虚词,改变了过去多取自课外、生僻词语较多的现象;而几乎都是取自课文,且大都集中在新教材1—4册中,几乎所有要运用到的方法都能够在新教材中找到相关的练习题。这表明,高考命题发展越来越向“教考统一”靠拢;或者说,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教学的引导,通过考试这根杠杆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新课标实施。鉴于这一点,我们在组织语文复习备考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注重在阅读教材过程中的积累知识,注重疏理,进行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在此基础上,向课外延伸、扩展。唯有如此,基础才可能牢固,效率才可能提高。有的人嫌教材是嚼过馒头、炒过的“现饭”,再去读它,没什么新鲜味,吊不起“胃口”,因而丢在一边,一味地去猎取课外的“新鲜”文章,这是一种舍近求远、舍熟就生的做法。“现饭”有味没味,关键看你怎么“炒”;教材有没有复习的价值,关键也在于你怎么去发掘。
最后,关于训练要贯穿始终的问题,其必要性、重要性,人们已经说得够多了,本文不再赘言。只是强调一点:选择训练材料、编写训练试题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主题,无助于这个主题的训练,不仅是徒劳的,甚至会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伤害。作为一个有指导复习备考经验、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是绝对不能也不会这样去做的。
王之涣有诗曰:“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学好新《课标》, 站在《课标》的高度,用好“考试说明”;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中心,去运筹高考语文备考, 夺取高考语文的优异成绩!
(选自《综合天地》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