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集体互评的实践
何成武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基于此, 近年来,我对作文评改进行了以学生集体互评为主、教师抽评为辅的改革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作文集体互评四步法
第一步:教师初改
语文教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批改写评语,到最后发现评语几乎雷同,绞尽脑汁也难以评出作文的个性特色。鉴于此,我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每次只评批一组,基本上能够摸清本次作文的优劣之处, 这样下一步集体评改,已做到心中有数。这第一步是第二步集体评改的必要准备,否则心中无数,教师打无准备之仗,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第二步:集体互评
集体互评是作文评改的关键一步,时间可以安排半小时左右,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过程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
从教师初改的两个班的作文中抽出好、中、差三个等级的作文各两篇,作为本次作文评改的蓝本———“范文”。同时确定此次作文评改要求及评改等级标准,将“范文”及评改标准一并打印,上课时发给学生。评比时参照中考和高考的作文评卷方式分为四类卷即四个等级。
2.操作过程:
集体互评的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教师初评后的范文按差———中———好的顺序,依次交由同学们讨论,让他们评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同时阐明个中原委。例如, 要求学生写一个自己最崇拜的家庭成员,题目自拟。有一个同学写了《我的哥哥》,文章大体内容是: 我哥哥大我三岁,他很关心我,因我自幼胆小体弱,所以常遭同龄人欺负,每当这时我哥哥总是及时赶到,帮我痛打对方,看着“敌方”被打得“落花流水”,我顿生崇拜之心,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再也无人敢欺负我了。这位同学在文章中着重写了哥哥帮他打人的事件, 还具体写了哥哥打人时的神情和动作,评定此文时有的同学打了B级,认为他写了一个充满“侠义之气”的哥哥,哥哥对弟弟关心、爱护,所选材料能够突出中心;有的同学立刻反对,认为最多评为C级,因为哥哥关心、爱护弟弟是对的,但不可打人“逞凶”,而且对哥细腻,尽管生动,但是哥哥惩治的所谓“邪恶”,毕竟是我们的同龄人,有“以大欺小、小题大作”之嫌。显然后一部分同学的评价是正确的,我表赞同并说明了赞同的理由:实际上这位同学犯了选材和立意不当的毛病,哥哥关心弟弟,弟弟崇拜哥哥,可选材料实在很多, 可这位同学偏偏选取哥哥帮他打人的材料,这样写不但不能体现哥哥的可敬可佩,反使哥哥成了一个恃强凌弱的“问题少年”,假如社会上人人如此,后果不堪设想。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 学生领悟到:写文章要考虑全局, 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缺一不可,忽略了任何一点,都可能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由于受模式化训练和“主题先行”观念的不良影响,部分学生认识问题比较僵化。例如,一次作文要求以《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学生的思想感情。有个同学的作文内容是这样的:在家庭的两次聚餐中,他两次听到爸爸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发出的感慨,这辈子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就是没有品尝过鱼子酱。望着爸爸因操劳而日渐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他下定决心,现在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争取到俄罗斯留学,为爸爸买回原汁原味的鱼子酱,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读完此文,有的同学认为应该给C级,因为这个同学写的爸爸不伟大,那么嘴馋,只晓得吃。我建议同学按作文要求和评比标准全面评价,广泛讨论。这时有同学认为应得B级,因为文章以“爸爸想吃鱼子酱”为线索,将材料贯穿起来,他的构思很独特,而且心理描写很细腻。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之上,我进一步引导说:“其实作者笔下的爸爸为工作奔波,为‘我’操劳,这含蓄地写出了爸爸的奉献精神和爱心。然而爸爸毕竟是平凡的人,当然有平常人的一些想法。所以我觉得这个同学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这正是立意的可贵之处, 应给他的作文B+级”。讨论到这里学生们明白:写文章应贴近生活,不能用固定的框框去诠释生活,同时还要注意表达技巧。
第三步:小组互评互改
集体互评互改之后,大家情绪高涨,教师趁热打铁,将学生4人一组,利用下课前15分钟左右的时间,依据课上品评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改,写出评语,评出具体等级(分数),并签上评者姓名。要求评语以集体评改的等级标准为指南,从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加以中肯、适度的评价。学生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符合实际,因而态度十分端正,批阅格外仔细。由此,品评文章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提高。
第四步,教师抽样复查
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实际,评定的等级是否能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较大出入者,找评者面谈, 指出问题所在。这种纠偏扶正是必要的。
二、评改探索的小结
通过上述四步,一个作文集体互评的循环基本完成。笔者三年来的实践表明集体互评大大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大大缩短了作文评改的周期,变过去两周一大作为周周有大作。与此同时,学生全员参加评改,人人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潜移默化中既提高了学生评改能力,激发了学生写出好文章的热情,也普遍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在历次毕业班中考中,我所任教班级的作文,成绩与同类班级相比,均分要高出5分左右,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城南中学)
(摘选自《综合天地》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