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词典:猜忌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的雄猜之心让刘备大吃一惊。
猜忌与嫉妒的区别有二:一,两者领域不同,嫉妒主要在情感领域施展才华,猜忌则在权谋领域倒腾手脚。二,嫉妒相对是一种内敛的情感,有时只满足于独自愤愤地咬破舌头,猜忌则具有扩张的气质,一般也更注重行动,追求手法,强调效果。
眼神发绿匕首闪光
嫉妒者以一双发绿的眼神使人不安,猜忌者有可能以一把金呈亮的匕首让人出血。如果说恋爱中的女人较男人更容易嫉妒,权力场中的男人无疑比女人更容易猜忌。嫉妒怎么说也属于抒情范畴,只是那把琴咿咿呀呀地跑调了,聒耳了;猜忌则属于权谋范畴,通常由权力蒸发形成,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形成致命的蘑菇云。
嫉妒常常体现为一股盲动的力量,猜忌则准确而犀利。嫉妒符合近距原则,不相干的人或社会等级过于悬殊者,通常不易产生嫉妒。嫉妒多少有点弱视和躁狂。猜忌虽然不是遵循远距原则,但它的生成机会确实比嫉妒更难防一些,也更擅长不按牌理出牌,目标明确,目光甚至称得上炯炯有神。猜忌是一位坚定的行动家,与嫉妒的被动性不同,猜忌往往来自猜忌者的主动发难。阴谋被演算成了一道方程式,暴烈的情绪在计划的调整下,逐渐平静下来,彷佛一枝正在不断调整准星的长枪,手指始终搭在扳机上,随著胸膛的一起一伏,对象也进入了射程。
夏天与严冬的对比
嫉妒是夏天的情感,猜忌属于砭骨的严冬。嫉妒有可能让人不胜其烦,猜忌则可能冷不防让人一命归西。嫉妒常会让嫉妒者乱了方寸,猜忌则只可能让猜忌者意志坚定。嫉妒别人和遭人嫉妒,某种程度上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对此应该看得开一些。
归根结底,嫉妒无非出于情感上的自我平衡需要,它的害处常常是被夸大的。猜忌则不然,它怀揣著重新调整社会权力结构的居心,它不以冲动的面目示人,而是携带著某种可怕的能量。如果嫉妒是个搅局者,猜忌则是一个破坏者,施暴者,僭越者,暗算者。
嫉妒难共处 猜忌可推杯
两个嫉妒者很难友好相处(试想想生活中的一对情敌),两个猜忌者却可能聚在一起,推杯换盏,玩笑不断,将各自的敌意沉到心灵的井底,表面上却一派祥和蔼然。嫉妒如骨鲠在喉,猜忌如芒刺在背。骨鲠在喉,你可以通过服药(如胃灵仙)、水洗或手指抠除的办法加以解决;芒刺在背,则你根本不清楚袭击来自何方。嫉妒者因为情感过于激烈,常常无暇讲究技巧,嫉妒的女人甚至会急火攻心地走上前台。猜忌者的情感固然也极为激烈,但由于得到「深沉」的有效调控,再加权力场较之情场从来诡谲得多,所以猜忌者事实上总是以隐身人的面目出现。
有情场就有嫉妒,有权力场就有猜忌。嫉妒往往来自情场争斗中的弱势者,猜忌则不然,大臣会对君王猜忌,君王同样会对大臣猜忌。前者如林彪,后者如宋太宗之「杯酒释兵权」。人间最大的嫉妒可以成为小说家的绝佳题材和灵感来源,人类最大的猜忌则主要由历史学家负责撰写。相对说来,我们能大致知道谁才是自己的嫉妒者,却不清楚谁才是自己的忌恨者。
嫉妒可畏 猜忌可怖
然而,说清楚嫉妒与猜忌的区别并不容易,所以习惯上人们总是将两者混为一谈。这好像也没错。我只想再补充一点:嫉妒之罪,主要由民事法庭处理;猜忌之罪,有可能交付刑事法庭。嫉妒可畏,猜忌可怖。《圣经》中人类第一对兄弟「该隐的猜忌」,直接导致了第一场凶杀案。无独有偶,《史记.五帝本纪》中倨傲的象对其胞兄舜的猜忌,也曾演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桩谋杀未遂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