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
深圳市教研室 程少堂
(说明:2003年7月16日《中华读书报》发表本文并加发编者按。《中华读书报》发表用的标题是《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教育文摘周报》2003年7月16日转载本文。另河北《语文教师之友》2003年第8期也发表本文。本站发表时又修订。)
《语文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深圳市中语界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课题。这项课题的研究,不仅得到全国中语界著名专家张定远、陈钟梁、洪镇涛、吴心田、甘其顺、余映潮等先生的肯定和支持,也得到我国著名美学家孙绍振教授等专家的肯定和支持。目前,这项课题研究正按计划推进到攻坚阶段——即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文教育美学新体系的层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的语文教育美学体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工作,需要集思广益。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我们的主要观点,请方家不吝赐教。
一、 语文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经初步研究,我们把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所谓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仅仅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不一定有语文味),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语文课教学出语文味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换言之,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本质上是一种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因此,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二、 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研究现状
我们认为,“语文教育美学”与“中国(汉)语文教育美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这两个概念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是对语文教育进行美学研究。但是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上和外延上有重大区别,简而言之,只是借用一般的西方(或现代)美学理论对汉语文教育进行研究,研究的是语文教育美学,反映的是汉语文与西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一些审美共性;而只有对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进行研究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语文美学。
综观我国学术界和中学语文教学界,对语文教育进行美学研究的单篇论文是不少的,但这些论文基本上是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从专著看,经过查阅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和网上搜寻,我们发现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只出版过一本语文教育美学( 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本语文教育美学是按以下框架展开的:语文教育的美学特征、语文教育的美学意识、语文教育的美学形态,以及语文教学主体美、语文教学文体美、语文教学活动美、语文审美化教学等内容。显然,这一体系是西方美学原理的移植。西方美学原理可以借鉴,以此为依据构建的语文美学体系,也能较好反映汉语文与西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一些审美共性,但却不能很好的反映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这种体系研究的是语文教育美学,而不是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简而言之,反映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特点的,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语文教育美学体系,还没有诞生。
三、语文味:中国(汉)语文教育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中国语文教育以汉语言文学为主要内容,因此,中国语文教育美学体系最好是以反映汉语言文学特点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
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是“味”或“滋味”。
“味”或“滋味”本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或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同属东方美学体系的印度古典诗学也是以“味”为基本范畴,但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味论有重大区别),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一讲到“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一讲到“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也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学术界认为,由于味或滋味范畴反映了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个性,所以“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29页。)
那么,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语文味。
我们把语文味看成是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它具备成为逻辑起点的基本条件。(1)语文味反映了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审美个性。既然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个性是“味”,那么,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以汉语言文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语文教育的审美个性也应该是语文味。(2)语文味是中国语文教育美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语文味是一个最高的抽象,是对汉语文教育审美个性的最高概括,因而具有本质性、综合性和简约性特点。(3)语文味概念内涵着汉语文教育活动的一切矛盾的萌芽,潜在着汉语文教育活动发展和转化的推动力量。列宁在论述《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时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最简单的现象(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9页)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要满足推演的需要,必须是研究对象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关系,它内涵着其后概念、范畴、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因而,由这样的起点始发的概念与范畴的逻辑推演,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必然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语文味恰恰是语文教育过程中起着“细胞” 作用的辩证范畴,它本身虽然十分抽象,但它却潜在地包含了汉语文教育中一切事物和现象及其矛盾或矛盾的萌芽,同时,它能把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也能把古今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因此,它是一个类似生物学中的“细胞”、《资本论》中“商品”、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味”,即能涵盖本学科所有其他概念系统的总概念,因此,它符合作为汉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的基本条件,是中国(汉)语文教育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4)它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历史在这里指汉语文教育的发生发展史,逻辑在这里指汉语文教育美学体系。由于汉语言文字的特殊审美个性所决定,汉语文教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它的审美个性就是语文味。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也就从哪里开始。因此,汉语文教育美学体系如果以语文为味逻辑起点开始叙述,就能体现逻辑的与历史的进程的一致性,就能以逻辑起点的抽象所反映出的简单规定性,反映历史进程的起点所表现出的简单规定性。
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以语文味为核心范畴和逻辑起点,中国语文教育美学新体系的主要内容为:1、语文味的本质与特征研究——主要研究语文味及其特点是什么;2、语文味的生成原则研究——主要研究语文味是如何生成的;4、语文味与情感激发研究——主要研究语文味与情感激发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情感激发的手段教学出语文味;5、语文味与语言品味研究——主要研究语文味与语言品味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语言品味的手段教学出语文味;6、语文味与玩教材——主要研究如何以审美的态度,从多角度解读教材;7、语文味类别(味类)研究——主要研究语文味有哪些类型(就目前我们的认识看,语文味主要分为情趣、意趣和理趣三大类);8、语文味的障碍(味障或味阻)及克服研究——主要研究为什么有些教师要么教不出语文味,要么语文味很淡,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味阻”;9、语文味与各类文(语)体教学研究——主要研究不同的文(语)体教出语文味的方式方法;10、语文味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11、语文味与教师素质研究;12、教师性别与语文味(即男教师女教师如何分别教出语文味)研究。13、语文味与不同生源素质的关系研究(即重点中学和一般学校语文课分别如何教出语文味);14、语文味与新课标、语文味与多媒体;15、语文味与语文活动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