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如奶茶的香港文化
「西九龙」引发了如何使香港成为世界级文化中心的争论,但什么是「香港文化」却众说纷纭。如果按照加拿大人文学家弗莱的说法,文化应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生活方式;第二层是通用语言;第三层是知识创意。
属于第一层面的饮食文化在香港最为繁荣。香港是世界上人均餐馆最多的城市,快餐店、茶餐厅、酒楼比比皆是;点心、牛扒、寿司无所不有。属于第二层面的「两文三语」在进行「母语教学」政策以后,变得语无伦次,甚至本地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称这种「母语」为「垂死的语言」。属于第三层面的文学、音乐、建筑艺术、科学技术一直是香港文化中的「沙漠」。回归后两项雄心勃勃的科技和文化工程「数码港」和「西九龙」相继沦为地产商业项目,「文化绿洲」再次变成海市蜃楼。
《明报》曾邀请一百位各界精英写出他们《再爱香港一百理由》。在发表的八十九篇征文中,以饮食为主题的有十九篇,却没有一篇以尖沙咀文化中心为主题,也没有一篇以香港文学或音乐为主题。一位文艺界名人在赞美维港景色时,形容它「如香港奶茶一样经典」。香港究竟属于哪一层次的文化中心,现在还需要争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