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快乐吗?
许多教师觉得自己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也总是有很多。其实“快乐不过是一种感觉”,想快乐也很简单,做个教师就要把学生当作快乐的源泉,把教育教学研究当作快乐的动力,把家庭当作快乐的港湾。
给学生快乐,教师也会快乐
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学生就注定成为你生活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会给你带来不少烦恼,也会给你带来很多快乐:教师节那天,学生给你送来一张张贺卡,真诚的祝福让你热泪盈眶;某个学生把你当作最敬重的人,对你无意识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铭记在心;多年以后与一位已为人父母的学生相遇,在孩子面前,他仍尊称你为老师……这时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快乐。
为什么同样是学生,同样是教育,甚至是同一个学生,有时让你觉得很烦恼,有时又令你快乐无比呢?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本意》中说:“世间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也会使你快乐。”所以,如果你把学生当作恶魔,你就成为十恶不赦的魔头;你把他们当作天使,你就是人们敬仰的圣母。我们只要改变一点点,给学生一片真情,就会得到学生的真心;给学生一点快乐,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学生永远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把不懈的研究作为快乐的动力
教师是个很辛苦的职业,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和管理学生,还经常要开会、学习,很容易陷入事务的海洋,也容易造成职业疲劳,产生懈怠心理甚至厌烦情绪;这种工作态度又可能使学生对教师的管理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对抗中使教师的情绪更加恶劣。在如此的恶性循环中,还谈得上什么快乐!
教育是个需要智慧的工作,凭借加班加点、出力流汗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反思,需要对教育教学中的成绩和不足经常“回头看”,提出问题,再尝试解决问题,这就是教育科研。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工作的趣味就在其中产生了。这样的教师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快乐就会带给你更多的快乐。
把家庭打造成快乐的港湾
有人把家庭和事业对立起来,仿佛家庭的快乐是建立在对事业侵蚀的基础上,有了家庭的快乐,就少了事业上的进取心。其实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把“治国”当作事业的话,那么“齐家”就是先解决好家庭问题,“修身,齐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家里飞扬跋扈,粗暴蛮横,对待学生会有更好的态度吗?家中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你在工作中能有好心情吗?家中气氛沉闷,缺少欢歌笑语,在教室里你能营造出师生其乐融融的氛围吗?
要做个快乐的教师,就要把家庭打造成快乐的港湾,让家庭洋溢着幸福,充满快乐的气息。家人之间互相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体贴,生活也就会更加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眉县金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