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我们当年
文章标题: 《今天,我想对女儿说(二)》
出处:王白石转载:http://shzq.orq/qxp/doc    作者:顾中朝   阅读次数:228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天,我想对女儿说(二)

爱默生说:“伟大的高贵人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坚定的意志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愿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最终会克服重重障碍,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达到成功的目标”。(同上书同章, P.112 ) 跌倒了再爬起来,在失败中寻求胜利,这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
    奴隶道德中,尼采发现“他们的道德评价中的共同点很可能是对人类的整个状态表示悲观的怀疑,并予以谴责。他们宁愿使自己相信,强力者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并绝不相信强力者尊崇的一切‘善事’。而那些有助于缓和受苦受难者的生存痛苦的品质,则受到他们的推崇:于是,同情、温和、乐于助人、宽厚、忍耐、勤劳、谦恭和友善,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因为在这里,这些才是最有用的品质,而且几乎是承受生存重负的惟一方法”(见《尼采生存哲学》中《善恶的彼岸?什么是高贵》 P。187,九州出版社)。尼采认为“奴隶道德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按照奴隶道德,是“恶人”引起恐惧;按照主人道德,恰恰是“善人”引起恐惧。在奴隶道德占优势的地方,无论何处,语言都显示出“善”和“傻”这两个字眼的意思相互接近的倾向。
    最终他们间的根本区别是:对自由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本能以及细腻的自由感情,必然属于奴隶道德和奴隶品性,正如巧妙而狂热的崇敬和献身,乃是贵族思维方式和评价方式的通常表征。
    从以上尼采发现的人类这两类道德价值表征上,你可以发现主人道德决定的“善”的概念,往往和奴隶道德认同的“善”概念的不同:一个要维护自己的高贵而永远地“吃人”的“天赋”权力,一个要维护自己的平安而永远地保护自己的“不被人吃”的生存法则。于是,这两种道德价值观左右了千百年来的人类历史和文化,并且繁复地混淆着人类的生存法则。于此可以得出,人人身上既有着主人道德的影子——一味地想显示和摆露自己的尊贵、高雅而自傲的地位差别的虚荣,同时也兼具着奴隶道德中甘认的“有助于缓和受苦受难者的生存痛苦的品质”——例如“同情、温和、乐于助人、宽厚、忍耐、勤劳、谦恭和友善”的美德。于是,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中,这两种道德价值相互交替又混淆地作用着当今的社会:既强调着要有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时代强者精神,又屡屡张扬要树立同情关心弱者、帮助弱势群体的美德。
    由此可以明白,真正高贵的是有着正确价值观的人和他那美好改造世界的心灵。作为创造世界的激情的爱,这才是欧洲人的特点、法国普罗旺斯行吟诗人的特点、中国历朝历代大文学家的特点,人类世界的存在受惠于他们的太多、太多,他们生存奋斗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此。正由于他们的精神存在,这世界才会变得更理性、更富人情且更灿烂、精彩。
    一位智者曾说:生,非我所求;死,非我所愿;但生死之间的岁月,却为我所用。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让它过得光荣、尊贵、平和而富有价值。惟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才是惟一的真正的生活要义。给自己一颗奔腾的心吧!

    写到这里,此文,我想也应该结束了。这篇东西的后半部分,道理讲得太多,但真正能管人生的道理,就这么几条。这些理念,别看似简单,但内涵却无比地丰富。希望你能耐心看完并好好想想。或许,它对你今后的生活和思考,会有些帮助和启示。
    女儿,总之,做一个人,一个真正站起来的人,没有高贵的理想和信念,他(她)是走不远的。


最后更新[2005-3-1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