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出处:王白石摘自:《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李镇西   阅读次数:170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我的从教之路(十九)李镇西

有了十来年的实践,我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了。20世纪90年代初。我提出了一个主张: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我理解的“生活语文”包括两个方面: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语文讲读“生活化”。学《长江三峡》,我引导学生回顾长江从“两岸猿声啼不住”到刘白羽笔下的“迂回曲折的画廊”再到如今人们惊呼的“第二条黄河”的变迁,使学生在课文上欣赏长江昨天瑰丽景象的同时,忧虑地关注长江明天的生态状况。语文讲读“生活化”,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不但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而且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

    语文训练生活化 。这里的训练,既指语修逻文的知识巩固,也指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言训练生活化,要求教师的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讲短语、句子知识,可以从学生交来的请假条入手;改病句练习,最好从学生日记、作文中找例子;修辞方法的训练,不妨联系学生熟悉的各类广告……

语文教育生活化 。学富兰克林的《哨子》,我要求学生们以“我的‘哨子’”为题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反省自己曾经犯过的类似错误;学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和学生一起审视我们今天的星期天是怎么度过的,并思考怎样让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这同样也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日常生活语文化 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逐步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要让学生不但认真 阅读课文,而且更应习惯于课外博览,并把这种阅读化为人生的一部分;要让学生不但认真地写好每一篇 作文,而且更应习惯于写信、写日记、写随笔,不是为了应付教师检查打分,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另外 ,从打电话到会客人,从听广播到看电视,从写留言条到申请书,从同学争辩到家庭讨论,从糖酒广告到家用 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

班级生活语文化。班委选举,让学生先写自荐书或上台讲演;每堂课安排一位学生进 一分钟讲演,评论班级生活;班干部在黑板上写个通知,让全班同学看看有无错字、病句…… “班级生活语文化’”可谓一箭双雕:学生既是在语文实践,又是在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语文训练,又是在班级教育。而这一切又是结合得如此巧妙而不露痕迹

社会生活语文化。这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的工具、人生的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学生所面临的语言文字环境可以说是“无错不成书”、“不错不成报”、“无错不成招牌”、“无错不成广告“,连电台、电视台里的不少主持人也常常读错字!但这恰好为训练学生辨字正音的明目聪耳提供了生活化、社会化的”语文试题“。而且,当学生将反映语言混乱、文字错误的《调查报告》寄往有关单位和部门时,他们不就为呼吁净化祖国的文化环境尽了一份公民的责任了吗?在这类以语文为工具的社会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所收获的已远远不止是不断提高的语文实践能力,更有日益增强民主、独立、批判、创造精神等。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当我们的语文教学唯“应试“是从,使学生陷于各种机械的模拟训练之中时,不但学生知识狭窄、能力低下,而且教师所期待的应试成绩也未必如意,可谓“多情却被无情恼”;而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淡化“应试”观念,强化“生活”意识,严格遵循语文教育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应试成绩也自如水到渠成令人欣喜。这正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最后更新[2005-3-2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