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八公山区第二中学 丁金华
中考语文试卷中还有非语文试题,这看起来好像不可思异。在2004年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有不少题目涉及到地理、生物、美术、历史、音乐等学科的知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也为我们在语文课的教学提出新的思索。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出题者的意图是想用这些考题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客观上,如果学生对题目所涉及学科的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往往难以在回答时表达清楚。下面我结合一些题目来谈一谈。
例1、阅读下面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源组成 |
1993 |
2030
(预计) |
石油 |
40% |
|
煤 |
27% |
|
天然气 |
23% |
|
核电 |
7% |
35% |
太阳能 |
|
10% |
水电 |
2% |
|
其他 |
1% |
|
(1) 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2) 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2004年湖北黄冈中考卷)
这是道地理知识题目。在地理教材中我们学过: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当前世界上使用的主要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面对日趋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世界能源使用的必然趋势是从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如果考生能懂得这些知识,做这些题目就会简单得多。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石油、煤、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核电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水电、太阳能是可再生的能源。运用这些概念和知识我们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容易得多:(1)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是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核电太阳能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主 导。(2)我们要珍惜能源。或要保护环境等。要把这类题目做得准确,除了学生具有从材料中获取观点的能力外,必要的地理知识也是少不了的。
这是从一段短文阅读中节选的题目,是新课程教改实验区宁夏灵武市的中考试题,应引起我们广大新课标实验区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从语文角度,出题者的意图是考查学生对科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概括能力(新的课程标准7—9年级段对学生阅读科技作品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说这也是道生物题目,对生物进行分类研究,掌握其性质特征,这是我们上生物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一个生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说,这道题目恐怕不需要阅读也能做得出来。
例3、(创新并实践)在诗一般的季节里,老师想为你们编一本《青春心语集锦》,如果用最漂亮的字体和富有创意的构图(简明即可),请为《青春心语集锦》一书设计一个较精美的封面,请你不妨试试!相信你一定会是最棒的。(请用单色笔设计在下边图形内)(200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试题)
这是语文试卷中的绘画题。在美术家的眼里,有创意的构图是会说话的:既能反映出书本中的信息,又能向读者流露出情感。好的封面能吸引读者兴趣,留给人无尽的美的感受。善于画画的同学做这样的题目是得心应手。而一个有着好的语文功底的学生,如果没有一点绘画才能,这一题的3分可能也只好拱手相让。这是一道把美术和语文紧紧联系起来的好题。
例4、据报导,目前我国土地沙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防治土地水利沙化势在必行。请你结合森林的作用,为治理土地沙化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2004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这题涉及到是广告学上的内容。广告学和语文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广告需要的是用能感染人的语言,激起人们某方面的情感和欲望。所以在组织语言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这一类试题所需的专业性的知识较少,但也要考虑到广告语言的号召性、感染性、骟情性等方面的特点。
此外,2004年湖北黄冈语文中考试题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列举我国历史上的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这是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一道题目。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这样的题目学生们是不容易做出来的。而重庆市2004年中考卷的阅读题第一个短文《音乐之伴》更是把音乐知识与语文紧密联系起来。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各个学科都和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上这些题目让我们认识:让你借助各个学科的有关知识,驰骋你的想象,诉诸于手中的妙笔,清楚地表达出它的意思,这就是语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