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娘,大哥他回来了!》
出处:cst转帖      阅读次数:214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娘,大哥他回来了!

新浪网友赋诗热评连战大陆之行

娘,大哥他回来了! 

当你跨出机舱的那一刻,
    我就认出了你
    父亲一般伟岸的身躯
    母亲一般睿智眉眼
    在你的身上依然是那样的明显
    唯有那零乱的白发
    让人生出无限的感慨
    走上前去,说一声
    大哥,你回来了
    我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所堵塞

    想当初为推翻帝制
    是你拉着我的手
    在村口的大树旁
    一同告别了咱娘
    踏上北伐的战场
    当取得胜利的时候
    是你让我写信告诉咱娘
    忠孝不能两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九一八的枪声
    激起了你我兄弟的男儿血性
    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
    我手握大片刀喋血平型关
    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
    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
    淞沪战役
    敌后战场
    武汉保卫战
    战斗在太行山上
    你我相互鼓励
    打回老家去
    让侵略者血债血偿
    保卫黄河
    保卫长江
    保卫全中国

    政治上的歧见使你我渐行渐远
    政见的不同使你我兵戎相见
    五十年的相互敌视
    亲者痛仇者快
    五十年的不依不饶
    让咱娘气瞎了双眼
    娘曾在弥留之际呼唤着大哥你的名字
    说不见着大哥你她死不瞑目
    然而娘撑到了最后
    还是眼睁睁地望着东方
    无奈地撒手人寰

    五十年后的今天
    你终于回来了
    跨过海峡,越过高山
    一路风尘
    掩饰不住你急迫的心情
    一路上你我低头不语
    来到我们离开家乡时
    娘送别我们的那棵大树下
    我手中捧着咱家的族谱
    你手里拿着一炷祭祖的高香
    我们两人一起来到娘的坟前
    我叫一声
    娘,大哥他回来了
    你哭一句
    娘,儿子来见您了
    两个在战场上从不知屈膝的汉子
    两个五十年来谁也不服谁的男人
    如高山塌陷般地跪倒在了娘的坟前
    任凭泪水哗哗地流淌
    任凭夕阳西下,月亮升起在树梢间

    我对着黄河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黄河之水涌起了欣慰的泪花
    我对着长江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三峡大坝轰然的水声就像那迎宾的礼炮
    我对着长城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长城内外刚刚盛开的杜鹃
    红艳艳的,好像是特意为你铺就的红地毯
    我对着昆仑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昆仑回应着
    就像是家乡的父老
    簇拥在咱家老宅的门口
    扶老携幼,口中喃喃
    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冥冥之中我们好像听到了娘的声音
    她又一次给我们讲起了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
    一把筷子就永不会被折弯的道理
    还嘱咐我们“这个家离开谁都不行”
   “江山社稷需要你们兄弟二人的两副肩膀
    共同承担”。 

    乡亲们扶老携幼
    簇拥在咱家的老宅前
    看到我们兄弟二人伟岸的身躯
    又走在了一起
    他们情不自禁地
    鼓起了掌
    这掌声代表着娘的心愿
    这掌声代表着乡亲们的心声

    人们奔走相告
    “他家大小子回来了”
    “他家大叔回来了”
    “他家大爷回来了”
    这一声声的“回来了”
    让人不禁心头一热
    这一声声的“回来了”
    让人不能自已而泪水涟涟

    大哥呀大哥,你早该回来了
    咱俩早该摈弃前嫌
    我知道你虽然富有了
    我的日子也在蒸蒸日上
    但是兄弟不和
    鹬蚌相争
    渔利的总是门外的豺狼
    要想在外族人面前真正地昂起头颅
    还需要你我兄弟联手实现紫气东来
    梦回唐朝
    咱家门外的豺狼
    贼心不死
    随时都想闯进门来
    祸害咱家的牲畜
    偷吃咱家的牛羊
    我们兄弟俩可要看清呀
    咱娘在生前可一再叮嘱
    咱们家历代姓“中”名“国”
    不管到什么时候
    谁也不准更名改姓
    谁也不许吵闹着分家分田
    这是娘的嘱咐
    也是晚辈的希望
    大哥呀,“中国”两个字比你我的生命
    更重要

    大哥他回来了
    消息犹如闪电一般
    传遍了大江南北
    传遍了家乡的村村寨寨
    人们期待着
    期待着你我共同匡扶社稷
    人们期待着
    期待着你我的
    第三次握手
    再铸辉煌

  

 

 读《娘,大哥他回来了》有感

  游子吟

  好诗不忍读

  读时热泪流

  感时东风起

  遥见紫气留

  恩仇何须道

  兄弟情正浓

  天地人合一

    中国心相通

《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新浪访谈实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11:30 新浪网
《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新浪访谈实录(组图)

《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钮保国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新浪访谈实录(组图)

《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钮保国手持新浪网赠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网友诗集


《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新浪访谈实录(组图)

《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钮保国(中)与新浪网新闻中心总监梁春元(左)、新浪网新闻中心主编马立(右)


   钮保国访谈视频

   钮保国访谈精选

   我这首诗只帖了两遍,第一遍我是发给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用E—MAIL发过去的,第二个我选择了新浪网,我是用的匿名,没有留名字在BBS上。

   我今天为什么想到新浪网上来一下,我本来不想来,但是我看到网上有一些人猜这个、猜那个的,还有国外的一些媒体也是猜这个、猜那个,据说美国的读书城这个网站,就把我说成了是什么什么,说是官方的御用文人,或者是怎么怎么着,其实我真的不代表任何人,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想法,我也没想把这首诗在任何的媒体上发。我把这首诗寄给我的朋友,包括纸介媒体的一些朋友,我只想告诉他们,我想了这么一首诗,让他们看一看,真正发的就是新浪网,我用BBS匿名的形式发了一遍,其他那些都是别人转载的、转帖的,我只想说明这一点。

  我很高兴。让我们共同促成海峡两岸的这种不管是政治家的握手,还是文学家的握手,还是普通老百姓心与心的交流,我觉得你们新浪网出这个诗集很好,我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这种诗集,真不错。

   我这个人也是直来直去。朴实无华一点的东西往往更能打动人,也许这个诗能再朴素点,更能打动人,也许在哭坟的时候,你使用屈原的那种,或者是唐诗宋词那种,我觉得感情我写不出来,我只能用这种大白话跟祖先去沟通。

  4月30日,新浪网、《竞报》联合邀请网上感人至深的诗作--《娘,大哥他回来了》的作者钮保国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创作初衷及感受与网友展开了在线互动交流。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 : 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你们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想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预告,前一段时间在我们新浪网上引起很大反响的一首诗《娘,大哥他回来了》,诗作者钮保国来到我们新浪网作客,钮保国老师,欢迎您。

  钮保国 : 谢谢。

  主持人 : 请您跟新浪的网友,尤其是这么多关注您这首诗,喜爱您这首诗的网友们打个招呼。

  钮保国 : 你们好!

  主持人 : 今天我们对钮老师的访问是音频的形式,尊重钮老师的意见,我发现您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

  钮保国 : 保持低调比较好吧。

  主持人 : 您的作品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很多的关注。

  钮保国 : 我也没有想到会这样。

  主持人 : 大家都知道,连战访问大陆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方面的关注,我们新浪网把网友的留言主要是诗的作品做成一本诗集,当作礼物送给连战先生,您的是第一首,很多作者看到您这首诗以后,有感而发,有很多的作品出现,大家能在新浪的首页中看到这个诗集。今天网友看到您来,有很多留言,我给您转达几条。

  网友: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您写了这样一首好诗,对您表示感谢。

  钮保国 : 我应该感谢所有的网友,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感动了我,来激发我去写点东西,激发我写首诗。

  主持人 : 您的感动从何而来?为什么说网友感动了您?

  钮保国 : 当江炳坤访问大陆的时候,当他走下飞机的一刻我就非常感动,他这一行代表团成员到黄花岗烈士墓悼念先烈的时候,周围的群众自发的鼓掌。还有新浪网上网友的大量评论,是这些东西感动了我。我觉得我也想跟一个帖子。但是我觉得随随便便跟一个帖子好像表达不清楚,后来干脆我就撇开这个网我自己想。正好那两天我的网坏了,连不上去,就干脆在WORD文档里面写开了。刚开始写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动笔,后来突然一个灵感激发了我,就是控制不住,激发得我自己都掉眼泪,我有一个习惯,我经常到离我们单位很近的游泳场游泳,中午吃完饭游泳锻炼,在游泳的路上,大概要走10分钟到15分钟,我当时真是,眼泪哗哗往下流,我那时候还没有动笔呢,眼泪就哗哗往下流,可能当时旁边的行人也奇怪,不知道这个人怎么了,抽风了,就是控制不住。主要我想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经受了太多的苦难,应该有一种我们传统的文化,也就是和合文化,把不同的观点和在一起,家和万事兴,当初清朝入关以后,满族人很少,他们占有很少的土地,他们统治汉族人,怎么能让汉族人臣服于满族人的统治呢,满族人就用了和和文化,把大内三衙殿更名了,用和合文化来团结所有的中国人,我觉得这个思想比用武力解决好得多,用和合文化去统一国家,我们国家有5千年的历史,又有非常丰富的智慧。

  我记得1997年我随一个作家代表团去以色列,见到了以色列的总理佩雷斯,他跟我们讲,他说我很钦佩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里充满智慧。100年前,英国人靠枪、靠炮武力夺走了香港,100年以后,中国人靠着智慧不费一枪一弹收回了香港。难道今天我们统一台湾就不能用智慧吗?我觉得还应该用智慧,我们民族交给我们5千年的传统,充满着智慧,我们完全可以用这种智慧,用包括现在我们胡总书记提出的新想法,我觉得走的这些棋都非常的英明,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好的局面离不开这些政治人物,也就是当代的弄潮儿的手笔,我在这儿只是在感动之余,抒发一下情感,发泄一下我的情感,就是这么回事。

  主持人 :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浪网友进入聊天室,向您打招呼。

  钮保国 : 谢谢谢谢,你们好。

  网友:钮老师好,钮老师的诗让我们非常的感动。

  主持人 : 在此我给大家说明一下,我们是音频的访谈,大家可以在预告页上看到您的照片,因为他们对您非常感兴趣,想要一看庐山真面目,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有很多的网友在问候您。

  网友:您还有什么其他的著作和诗作,为什么创作这首诗?

  主持人 : 我想您还是介绍一下您自己,毕竟大家都想了解您。

  钮保国 : 我从小生长在北京,69年当兵,当了20年兵,90年转业,转业以后到作家协会,为什么到作家协会呢?我是挺崇拜作家的,说实话。我挺崇拜他们的,我希望能在作家协会能够行千里路,能够破万卷书,这是多好的事,我到作协了。

  在作家圈子里我也交了很多的朋友,是他们,可以说真是他们,有的时候鼓励我,利用这么好的机会,你应该多写一点东西,包括诗歌叶严斌,诗刊社的副主编,获得过矛盾文学奖的王火,等等,还有副书记王猛,还有蒋子龙,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还有我原来的一个直接领导,金坚范对我有很大帮助。我开始也写一点东西,不是写的很多,主要写一些散文游记,比如说我从部队转业下来以后,20年的部队生涯,完全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生活,突然间到了这样的生活,反差很大。就有一种想写东西的冲动,我就慢慢写了,如果想找我的东西,有一部分可以用GOOGLE搜一下,把我的名字打在搜索栏里,通过搜索可以找到我的一些作品。

  另外我还是搞一些剧本的翻译,最近退了休以后,主要做一些剧本的翻译,也写一点东西,但是写得不太多,这首诗完全是一种,好像是不写不行,因为我看了别人写了,总想跟一个帖子,但是跟什么样的帖子都觉得不满意,后来我就踏踏实实写了两天。当时我们单位那个互联网整个瘫痪,我没法上去,也就逼迫我这两天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这首诗怎么写。在思考的过程中,我觉得怎么样去做台湾人的工作,怎么样去做海外人的工作,最主要的是要以情动人。当时我考虑这首诗的时候,当时快到清明节了,中国人清明要上坟,我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反正我在北京没有这种现象,如果你到农村去,尤其是传统的、很偏远的农村去,你就会看到家族上坟的情景,大家跪在那儿,向长辈、向母亲、向父亲哭诉,我们称之为哭坟。

  可是我想,我要创作这首诗,我想模仿这个哭坟,但是这种哭坟又不能是文学东西太多,应该是质朴的,应该是坦诚的,应该是白话的,甚至就是家常话,要把心窝子的话给祖先端出来。在这种想象下,我创作了这首诗。

  主持人 : 我想您创作时候的感受,包括出发点,我们的网友都体会到了,给您读几条这一段时间来的在先网友的留言。

  网友:言词朴实,情感真挚。

  网友:你这首诗属于轻音乐的类型,虽然不是交响乐,但是通俗易懂,特别能触动大众的心灵。

  主持人 : 您觉得他的比喻怎么样?

  钮保国 : 比喻很好,我这个人也是直来直去,朴实无华一点,往往更能打动人。也许这个诗能再朴素点,更能打动人,也许在哭坟的时候,你使用屈原的那种,或者是唐诗宋词那种我觉得写不出来,我只能用这种大白话跟祖先去沟通。

  主持人 : 关于这首诗的标题,我看到不少网友在讨论,也想借这个机会问问您,这个标题是怎么想的?娘、大哥这样的称谓,您是怎么在脑中形成的?

  钮保国 : 既然是有一个哭坟的情节在里头,在构思中就有这种情节在里头,什么总能打动人,当然是娘。我要哭的时候,我肯定是要向娘哭,包括我们孩提的时候,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受的委屈,我们找的是娘,找的是妈,所以我一定要把娘写上。我看了网友的反响,问那娘为什么死了?

  主持人 : 这个挺较真的。

  钮保国 : 我觉得能不能给你留一点想象空间,也给大家留一点想象的空间。我是这么想的,你不能固化一个东西,比如说在56年以前,很多人撤退到台湾,就是国民党政府的那些人撤退到台湾,他带走了很多人,可是留下了很多人,留下的人是走不动,带不走的人,很多都是父亲、母亲。所以我看了有一个网友写的,好像是今天写的,就是他看了这首诗以后,他就想到了白发苍苍的母亲站在村口的大树下遥望东方盼儿归的情景,我就是想这么些。很多去台湾的那些人,经过50、60年以后,他留在身后,留在祖国这些人是不是都撒手人寰了,是不是都瞑目了呢?我想把这个写进去。如果你非得较真,娘不能死,没必要这么较真吧,给你一点想象的空间,你也给别人一点想象的空间,我觉得这才是美吧。

主持人 : 现在我看到满屏幕网友的留言,充满了溢美之词,夸赞。

  钮保国 : 不好意思。

  主持人 : 想问问在线的网友,如果这首诗让你们喜欢让你们感动,你觉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你们心目中什么样的一种情感,你们感动之余还会想到什么?他们会把答案打出来
,我会念给您听。

  钮保国 : 好的。

  主持人 : 也有网友讨论您这首诗的文学性,我想您也看到了这样的回帖,包括有些人提出跟绝大多数的赞扬声音不太一样的意见,您怎么看?

  钮保国 : 真的,我是很高兴他们能提出批评意见,因为说心里话,我可以说不是文学界的,不是搞文学的。我完全是一种有感而发写的这么一首诗,不要把它看得太高,它只是一种我个人的情感宣泄,可能这种情感宣泄,和你,和他,和我们周围的人,在我们周围的人中产生了共鸣。那么可能就这点好,其他我觉得大可看轻一点,我虚心接受大家提出的意见。

  主持人 : 我想各位网友从钮老师的话里面多少感受到钮老师做人的态度和对事的态度,今天我们是想让大家通过视频看到您的,但是钮老师特别低调,听声音大家也可以感受到很多东西。刚才问了网友问题,现在答案不断出来了,给您说几句。

  网友:我觉得我听完了就是为祖国感到自豪。现在我们有这样的机会经历这样的历史事件而感到自豪。

  钮保国 : 其实我也是很自豪的,因为我觉得你必须有爱,你才能写出诗,你会爱,你能爱,你才能写出诗。如果你能够爱的震天动地,你写的诗也会感染人的,爱本身就是一首诗。

  主持人 : 很多网友也是觉得看了诗以后,这种爱国的热情一下子在胸中涌动起来了。

  网友:我觉得非常平实的语言,让人感觉兄弟之间的那种情谊。

  主持人 : 他们是感动于这一点,是亲情。

  钮保国 : 是的。我为什么把他写成大哥呢?我也想过,朋友也建议过,你改成兄弟吧。不少朋友给我提,可是我想来想去,你说我在娘跟前哭的时候,告慰娘的时候,娘,兄弟回来了,这一下味就没了,一定要说娘,大哥他回来了,这个感情,这个血缘关系才能表达出来,所以我用的是大哥。而且为了国家统一,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叫一声大哥又何妨。

  主持人 : 网友们现在有不少建议。

  网友:建议把这首诗谱上曲,相信会是今年最流行的歌曲。

  主持人 : 我觉得这个意见不错。

  钮保国 : 我就是没有力量去找一个谱曲的。

  主持人 : 如果有音乐人,或者是有志于为这首诗谱曲的网友找到您呢?

  钮保国 : 那我同意让他谱,主要是会不会太长,到时候可能还会删点吧。

  主持人 : 你也会把词编一下?

  钮保国 : 对。

  主持人 : 我看到很多网友都说让它进教科书?

  钮保国 : 这个还是以后再说吧,我这个人希望一种低调,我本来是帖在BBS上想和周围的网友切磋一下,交流一下情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响动,更没有想到会让那么多人跟我一块哭,我真是承受不起。

  但是如果真的要进教科书的话,我希望以后再说,就是让历史去评判,该不该进,我觉得我不够资格。

  主持人 : 谦虚的钮保国老师,现在时间过的很快,过了一半,有不少网友建议,希望能听到您自己朗读一部分您这个诗,您看是否可以?

  钮保国 : 可以。我朗读一下。

  主持人 : 各位网友,我们的《娘,大哥他回来了》这首诗的作家钮保国老师会给在线的网友朗诵一段。

  钮保国 : 我看看朗诵到哪儿。第一页。

  网友:这两天有不少人在语音聊天室朗诵这首诗,引起了很多的共鸣。

  钮保国 : 我还没有看到。

  主持人 : 我看到有很多网友这样说。

  钮保国 : 我看很多网友说老师拿着诗念给学生听,我听说有一个网友写了一首诗,他说我很感动,我读了三遍你的诗,一边读一边泪水流,我的老婆站在旁边呆住了,我的孩子站在旁边呆住了,他们不知道我为什么哭。他们说爸你别哭了,他不是回来了吗。我就是在新浪BBS上面看到的,我当时挺受不了的。

  主持人 : 您的诗后面网友跟了不少的诗作?

  钮保国 : 是的,我基本上都看过,很高兴。让我们共同促成海峡两岸的这种不管是政治家的这种握手,还是文学家的这种握手,还是普通老百姓的心与心的交流,我觉得你们新浪网出这个诗集很好,我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这种诗集,真不错。

  主持人 : 我们也是特别的希望新浪网的网友,如果他们有什么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留言,通过您写诗的这种形式,包括其他的形式,写文章或者是怎么样,都可以在留言版上抒发出来,特别是当人们都有感而发的时候,会带给别的网友感动,这是非常好和有意义的事情。

  钮保国 : 我挺喜欢新浪网的,经常看新浪网,有感而发,这首诗不敢在纸介上发,自己网友看看就行了,因为我在国外有不少的朋友,我希望他们看到,尤其是台湾的朋友,他们能看到这首诗,我希望他们能够听到大陆老百姓的声音,回来就好。这个国家只有拧成一股绳,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复兴的这一天,如果总是分裂的,别人总是从中渔利,你再怎么大智慧,好像也是很难受。

 网友:钮老师我是主要接待海外的导游团,很多台湾客人听了都哭了,而且把诗都要走了。

  钮保国 : 谢谢。

  主持人 : 刚才在我们一开始交流的时候,您也说到,最开始在BBS上面帖的时候没有
署名是吗?

  钮保国 : 我这点说一下,我这首诗只帖了两遍,第一遍不是帖在BBS上的,我是发给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用E—MAIL发过去的,第二个我选择新浪网,我是用的匿名,没有留名帖在BBS上,但是网友的手段太高了,没两天就让他给搜到这个名字了,把这个名字给拷贝到新浪网上了,我也是没有办法。

  主持人 : 最开始名字有的不太一样?

  钮保国 : 可能是网友帖的时候错了,把保卫的保,写成宝贝的宝。

  主持人 : 你刚才说给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章,你去过台湾几次?

  钮保国 : 我去过台湾一次。

  主持人 : 你听到过来自海峡对岸反馈的声音吗?

  钮保国 : 目前还没有,只是台湾有朋友向我索要这首诗,但是没有听到他们的反馈。我还想说一下,我今天为什么想到新浪网上来一下,我本来不想来,但是我看到网上有一些人猜这个,猜那个的,还有国外的一些媒体也是猜这个,猜那个,据说美国的读书城这个网站,就把我说成了是什么什么,说是官方的御用文人,或者是怎么怎么着,其实我真的不代表任何人,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想法,我也没把这首诗在任何的媒体上想发。我当然把这首诗寄给我的朋友,包括纸介媒体的一些朋友,但是我只想告诉他们,我想了这么一首诗,让他们看一看,真正发的就是新浪网,我用BBS匿名的形式发了一遍,其他那些都是别人转载的,转帖的,我只想说明这一点。就是说明我是什么个人,不要再猜别的。

  主持人 : 您也是想澄清一下,如果有什么各方面的传言,我想对您自己也是不好的?

  钮保国 : 对,是一种伤害。

  主持人 : 给网友说明一下,我们新浪网和《竞报》联合寻找诗作者,找到了,是因为这首诗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我们替网友找到并请钮老师过来。

  钮保国 : 这样就澄清了一些没必要的东西。

  主持人 : 另外其他的网友在留言里附诗和词的网友我们都会关注。比如说有个齐齐哈尔的网友的诗也不错,我们也直接登在网站上,大家都能看到,这也是网友的表达,包括钮老师在内。

  钮保国 : 谢谢。

  网友:我觉得这首诗写出来以后,您接下来的作品让我们觉得很期待。

  主持人 : 这是一种效应,这也是很正常的结果。

  钮保国 : 我很惭愧,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写出来,如果以后有这种感情和激情的话,我还会去写,但是如果没有激情,没有感情,没有冲动的话,硬让我写,我可能有的时候写不出来。

  我觉得大家不妨在网上搜索一下,“家和万事兴”这篇文章,这是我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家和了这个国家才能兴盛,我记得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我们获得了奥运会申办权,我那时候很冲动,除了写了一个《我们赢了》这首诗发在诗刊上,我还写了一个《家和万事兴》。

  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以后,提出来搁置争议,我们只埋头发展,20年以后,你再回过头来看小平先生这句话,我们是不是感觉到小平先生非常非常的英明呢?所以说海峡两岸的关系,能不能也搁置争议,当然我们不能说作无原则的和事佬,如果台湾当局坚持台独路线,我们当然是绝不答应的,为什么我父母给我起了名字叫钮保国呢,我想也不是白起的吧,这个名在我身上就等于一种责任感。

  主持人 : 刚才我搜到这篇文章了,《家和万事兴》,在您说刚才那段话的时候,很方便就搜到,现在链接的位置非常高。这是您什么时候写的文章?

  钮保国 : 好像是2002年,在申办奥运会成功以后的两年还是几年,有一次我翻报纸,突然翻到了一个照片,就看到如今中国是全球通,那个口号。香港回归,奥运申办成功,现在的中国是路路通,全球通,这个口号我很有感触,有感而发了这篇文章,我们千万牢记家和万事兴,要团结,要和睦,要用中国的合和文化。比如说斗争的哲学,我觉得它是一种自于西方的哲学,而中国的哲学它是天人和一的一种哲学,阴阳共存的一种哲学,阴阳共存也就是合和。如果我们出现不协调,不合和的情况,我们旧给它一副中药去调理阴阳,而不是动刀子、动剪子去革命。

  主持人 : 我看到很多网友赞同你的观点,他们很关心连战先生有没有看到这首诗。我们没有确实的反馈,但是我们知道新浪网已经把诗集剪辑出来,送给了访问团,相信连战先生也看到这首诗了。

  钮保国 : 我相信会的,这是我们网友的心情,还有不少网友都是高手,都是IT界的高手,我这诗早就帖在台湾很多的网上去了。

  网友:我们都很感动,但是有一点,台湾的同胞是否也感动,怎么让他们更多的了解。

  主持人 : 钮老师的话大家也听出来了,他们也可能会听到。

  钮保国 : 刚才有位朋友说他念给台湾的游客听,台湾的游客已经流泪了,认同一个祖国,一个中国的人,我想当他跪在娘的坟前认同这个祖宗的时候,我觉得他都会流泪,不是说读了我这首诗流泪,是对这种强大的文化,5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流泪。我想昨天大家也看到了连战先生在北大演讲,在和胡锦涛总书记见面的时候的握手,在讲话中有几次很动感情,我好像看到了闪烁在眼眶中的泪花,我觉得这是一种认同我们一个祖先的这种感动,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虚伪的,所以说如果认同一个祖先,认同我们这个大家庭,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我想会感动的。

  主持人 : 另外,有不少网友对你好奇。

  网友:这样的诗肯定是在有激情的状况,要表达的状况下写出来的,这种激情可能很多人都有,但是可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淡忘了,遗失了,您却不是这样。

  钮保国 : 这就要感谢我的那些作家朋友,是他们在跟我的通信中经常鼓励我,说你最近又写了什么了?拿过来给我看看,或者用E—MAIL发过来给我看看,有时候我没有东西给他们看,我还是写点东西,我写东西还是希望有感而发的时候去写,如果就是为了应付差事去写,没有那种冲动和感觉,也写不出好东西来。

  网友:钮老师,注意您的知识产权保护吧。

  钮保国 : 我之所以发在BBS上,我就不在乎这个知识产权保护。

  网友:我第一时间在联合早报上读到您这首诗的,大陆的一些纸媒有没有跟您联系过?

  钮保国 : 刚才一个四川的杂志,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好像是十点多钟,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希望能在他那儿发表,但是我觉得我这个不适合在纸介上发表,我觉得还是在网友之间传播更好一点,更随便一点,大家无约无束,就跟在朋友聊天一样,你有什么思想,你来说,我有什么思想,我来说。你给我一个idea,你给我一个idea,我们互赠idea,我们有两个idea,就像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

  主持人 : 就是在网上资源共享的海量?

  钮保国 : 我真的没有想到影响这么大。

  主持人 : 我想之所以这么大的影响,也是这种感情在很多网友心中都有,才有这样的感动和反响。还是那句话,建议网友喜欢如果钮老师的诗,包括朗诵它,包括传阅它,给大家互发链接的时候,如果你自己有什么想法也应该把它写出来。

  钮保国 : 我觉得大家后面写的诗非常好,好像大家的热情又激发出来了,对这个政治事件,我觉得挺好,我们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明,唐诗、宋词、元曲,无比的辉煌,大漠孤烟直,何等的气派,我是写不出来。

  网友:想请您对比一下您和余光中?

  钮保国 : 不敢和他比,我去台湾访问的时候见过他,在一个研讨会上也聆听过余先生的发言,他是大作家我怎么和人家比呢。

  主持人 : 您太谦虚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可能不能继续交流下去了,我想很多的网友的留言,我会转达给钮老师,而且您也在留言版上看到了。

  钮保国 : 对,你们写的东西,我都在看,一条一条在看,说实话我感谢大家,是你们感动了我,不是这首诗怎么好,让咱们互相感动吧。同时也要感动台湾海峡对岸的同胞,让他们早日回家。

  主持人 : 我想您这个祝愿非常好,也是一样的声音,让他们能够回家,希望网友在网上继续互动,把这种交流继续,让大家上网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东西。谢谢钮老师。

  钮保国 : 谢谢大家。谢谢新浪网友。

  主持人 : 我们期待您的新作。

  本次聊天到此结束

 


最后更新[2005-5-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