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革命很像“擦黑儿”》
出处:南方都市报2005、5、6    作者:孔庆东   阅读次数:178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革命很像“擦黑儿”

  革命很像“擦黑儿” 
  2005-05-06 11:12:15   
 
  孔庆东

  革命往往发生在黑暗中,要有无数的勇敢者去“擦黑儿”。用鲁迅的话说,是“用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出现了一道别开生面的24题:
  举出一个北京日常口语词语,并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4分)
  看到此题,不禁使人眼前一亮。我在最近几年一直主张高考试题要适当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以此来引导整个语文教学加强本土性。这与钱理群先生“热爱脚下的土地”的教育理念是彼此呼应的。特别是在单独命题的省市越来越多的形势下,北京卷要体现北京文化特色,上海卷要体现上海文化特色,这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
  不知是不是跟我等的主张呼吁有关,2004年的北京卷迅即在这一问题上做出了革命性的反应。这道题的命题宗旨很明显:作为北京地区的考生,你应该了解乃至熟知北京话。了解北京话,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坚持本土性,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全球性。对于这一革命性的命题思路,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褒扬。
  然而,革命总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粗糙走向精密的。虽然这道题的大方向很好,但由于设计得尚不够周密,所以给考生和阅卷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惑和麻烦。
  困惑和麻烦的核心根源在于对“北京日常口语词语”的理解。“北京”的范围限制到什么程度?是二环以内?三环以内?是老四城?九门以内?是城八区?还是目前行政区划上的包括18个区县的整个“大北京”?要知道现在“北京市”的绝大多数辖区从前不属于北京。从语言的角度来看,那些地区大多属于河北方言区。大兴人说的词语可能海淀人不说,宣武区流行的词语可能密云人从来没听见过。仅在“北京”内部,就存在诸多的差异,再联系北京之外,那就更令人头疼。
  假如考生举出的词语,只有大部分北京地区的人普遍使用,其他地区的人基本不使用,或者相反,其他地区用而北京不用,这在评分标准上没有问题。但假如一个词语,北京人用,东北人也用(许多北京话源于东北),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都用,这怎么办?进而言之,一个词语,北京人用,但大江南北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使用,这又怎么办?须知语言像钞票一样,是流动的。
  还有,老北京人用而现在的北京人不用,或者相反,怎么办?以老舍为标准还是以王朔为标准?
  “北京”的时间性空间性问题以外,什么是“口语”,什么是“词语”,也费斟酌。有些“口语”,同时也是书面语。因为现在教育普及,人们日常口语中大量地使用书面语,甚至“文学语言”。比如电视里一位天津女工说到她酗酒的丈夫时就对着镜头倾诉:“我是特别的无助,特别的无奈,特别的绝望。”词语包括词、词组,那么短语、短句呢?“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算不算?
  最后,该题还不是仅仅要求考生举出一个例子就完,而且还要求解说其“形象生动”的特点。假如考生所举词语本身不具备“形象生动”的特点,那就越解说越南辕北辙。例如“豆汁儿”。
  考虑到以上种种问题,阅卷领导小组最后确定了“举例从宽,解说从严”的评分细则,但执行起来依然“宽严”失衡。恰如成都武侯祠的半副对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倒是题目本身给考生提供的词例及解说非常精彩。把“擦黑儿”解说为刚和“黑”擦个边儿,多有分寸!这的确是“能看出北京人的智慧”的。可惜考生能达到这个水平的非常少,一般都是随便举个例子,生硬地解说一通,甚至解说也没有,直接就王婆卖瓜地说自己所举词例“多么生动”、“多么亲切”之类。有的连例子也举不对,比如模仿“擦黑儿”,生造出“擦亮儿”之类。
  如此详细地分析这道题,一是表达对命题者革命自觉性的敬意,二是想说明革命是不容易的。一方面我们对革命不要吹毛求疵,另一方面则要对革命的每一步进行踏实认真的总结。革命是一件“悬乎”的事儿,很像“擦黑儿”,也是刚和“黑”擦了个边儿,擦得不慎,就掉到“黑”里去了,人家会批评你“真黑”。反之,为了保险,又逃避了黑,变成闭门造车的“擦亮儿”,那人家又会批评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了。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我日前写了篇谈论《九三年》与革命问题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反响。我的“革命观”是,我们不要把革命一定看成是流血千里的改天换地,革命也可以是较小范围内的飞跃、顿悟和突变,是动作大一点的改革。胡适说《海上花列传》是革命,严家炎说金庸小说是革命,瓦特发明蒸汽机是革命,北大发明汉字照排系统也是革命。革命往往是不完美的,有缺点,有丑态,有荒唐,有残酷。但是,有婴儿,有旭日。革命是动手术,是要冒险的。革命往往发生在黑暗中,要有无数的勇敢者去“擦黑儿”。用鲁迅的话说,是“用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这样,我们才会在“擦黑儿”的时候,依稀看见明晨的曙光。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作有《47楼207》、《口号万岁》等。
  【未经许可,本版文字不得转载】

  图:
  插图:李亮

最后更新[2005-5-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