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钱冰山频道
文章标题: 《我不能挪动太阳,所以我必须追逐阳光》
   作者:香港絮语   阅读次数:255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不能挪动太阳,所以我必须追逐阳光

429日,深圳市教育局领导专门前往香港看望第一批赴香港学校学习交流的学员。参加这次见面会的领导还有香港中联办教育科技部的领导、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的领导以及学员所在学校的领导。这次见面会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具体和更高的要求。本文是学员之一在见面会上的发言,现登载于此,和各位分享,并向各位致以真诚的谢意。

 

我不能挪动太阳,所以我必须追逐阳光

深圳市教育界赴香港香岛中学交流学习学员之感悟

 

 

尊敬的各位领导:

有幸作为深圳市教育界第一批来香港学校(香岛中学)交流学习的学员,我有太多的感触、感谢和感动。今天借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行谈谈内心感悟,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直面“司芬克斯”“温柔”的微笑——心会跟爱一起走

初涉香岛中学的教学,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初来的新鲜,又有反客为主的失落,还有同源却各异的教育所带来的迷惘,更有学校教学中存在的看似“温柔”微笑,实则“青面獠牙”的“司芬克斯”之谜。

当我逐步深入,撩开香岛中学语文教学的神秘面纱,展现在眼前的课堂教学竟然是那么的朴实,真实;朴实得近乎贫瘠,真实得近乎简陋。然而,就是在这朴实和真实的土壤上,却绽开了语文教学的芬芳花朵。我自省我才是浅陋和贫瘠的。如果让我也像他们一样,每天穿梭在不同的年级,频密地变换角色,却能无怨无悔,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能胜任吗?

每周平均近30节课的超强工作量,跨年级、跨学科的多角色转换,使原本诗意的教师变成了“沙丁鱼罐头”、“压缩饼干”、“流水线工人”,而会考和高考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考查给老师所带来的严峻的挑战、教材的多元化和不稳定性以及学校招生在完全市场化竞争中所面临的压力等等,他们却能淡然处之,泰然应对,甚至游刃有余,这一切构成了香岛中学(香港学校)教育的“司芬克斯”之谜。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的精神?如果单纯是薪酬待遇(香港的学校没有考核、评优、奖励等),恐怕是无法解读这个“司芬克斯”“温柔”微笑后面的真正“獠牙”的。还是校长的一席话,让我释然。校长说:“我们是有良心的,我们是有感情的。”当然在具体的管理中,肯定是很复杂的,但这精辟的见解和朴实的理念让我明白:心若跟爱一起走,哪怕风雨兼程。

 

二、我不能挪动太阳,所以我必须追逐阳光——变“干预”教学为“参与”教学

香港学校教育有很明显的排他性,这与香港教育的多元化和封闭性特点是分不开的。这些特点在香岛中学也有自己的领地,但香岛中学的语文老师胸怀是开阔的。他们勇于开放“私家花园”、寻求最佳教学效果的举措和让我这个“和尚”升格为“方丈”的魄力,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凡而绵长的情意。

但是多年的教学习惯和狭窄的思维空间又使他们在面临新思维的冲击时,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触和困惑。他们在同国内不多的交流中,观摩课堂感受最多的是“镜中花”,是“水中月”,甚至是“做秀”。他们具备达到“镜中花”、“水中月”的素质,但他们不具备达到“镜中花”、“水中月”的基本条件——时间。其实国内那种投入很大精力设计的优质课堂并不完全是一种“做秀”,只是因人而异、因能力而异、因观念而异而已。这是差异之一。

同时,我所熟悉的慢节奏、低容量、细嚼慢咽的语文课堂,也不再是我最初所认识的“老古董”。其实,它是香港会考和高考直接孕育的产物,是一种合理的状态。教学围绕考试转,这是我们两地教学的通识。考试要求不同,教学思维和方法当然不同。如果用我们的观念来衡量他们的教学,当然会觉得语文教学存在诸多的不足,正如他们看待我们的教学是“镜中花”一样。这是差异之二。

正是类似这样的差异,使得我们的交流学习在小心翼翼中展开,在客客气气中运行,在充满疑虑中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总能感觉到莫名的魔力在消耗着这种交流学习所应该产生的能量;有时甚至强烈地感受到这种莫名的化一切努力于无形的魔力在那个看不见的角落里讪笑。

为此,我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惑,我不怀疑我的能力,我更不怀疑香岛中学语文老师的诚意和素养。我常为此深夜难眠,很是郁闷,有一种很强的挫败感。这项富有挑战又不能退却(一度想退却)的工作,我该怎样继续,是继续维持现状,还是寻求新的途径?经过较长时间的焦虑思索,仿佛豁然开朗:“我既然无法挪动太阳,所以我必须追逐阳光。”这是我思索的结果。

正是这种换位思考使我找到了摆脱“魔力”的武器。我变最初的“干预”教学(纸上谈兵)为现在的“参与”教学(在实践中磨合),我找到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尽管施展的拳脚还有些生硬,但假以时日,会逐步完善,并落地生根的。在我“参与”教学实践中,同老师们尝试新颖的教学思路,探讨处理教材的各种方式,化思维繁杂为线条简明,化课堂散漫为结构紧凑,化一成不变为因材施教,化严肃有余为轻松有趣,化传授知识为激发兴趣,化俯视学生为赞赏学生、化不可能为现实等,充分地进行思维撞击,让新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漫游、沉淀、萌发。古人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不“参与”香岛中学的语文教学实践,自己的思维就不会活跃,也不会有这样全新的认识,只能是隔靴搔痒,老师们也只能是望梅止渴甚至是饮鸩止渴。国内前沿的成熟的教学理念,如果不经过加工、改造、重构,那么在香港学校教育这块特殊的土地上建筑起来的也将是“空中楼阁”。

所以我敢说:香岛中学的语文教学是欢迎(欣赏)国内的优质课教学的,但无法实施这一工程(至少目前如此)。因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普遍存在“先天”(教育体制、专科专教)和“后天”(弹性时间和空间)的不足。正是这种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发展,滋生了学校教育的“司芬克斯”。因此,香岛中学语文教学首先需要的是规范和主次清晰的常规教学。

香岛中学的语文老师是真心渴望改变的,并且已经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大胆探索和尝试改变了。新的考试指引使得传统思维和新思维交织,千头万绪,莫衷一是,但他们已经在繁冗中寻找明晰,撩开了厚重的帷幕,让新鲜空气和阳光涌进来。

路正长,我们将勇往直前,追逐迷人的阳光。

 

三、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一点遗憾

在香港香岛中学交流学习的日日夜夜,感受到了香港中联办、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教学研究室、深圳市翠园中学、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香岛中学等各级领导和同事的温馨关怀,心中总是春风荡漾。但由于自身的思维局限和两地教育的差异,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挑战是严峻的。我将继续克服重重困难,一如既往地认真迎接和化解这种挑战和冲击,在余下的时间里更好地完成各级领导交付的重任,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遗憾的是,在这个“接力跑”中,由于体制不同、观念差异、自身准备欠充分、磨合不够等因素,使得我在跑这第一棒的时候还有很多缺憾,宽慰的是毕竟是第一次从事这样富有开创性的工作,第一次摸着石头终于过了河。但愿我的这些感悟对后来者有些借鉴。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四、绿叶对金秋的情意——具体工作举偶

有首歌唱道:“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里,希望花开早。”唱起这首歌,想起我们此行交流学习的目的和心情,是何其相似。早春,我们播下种子,绽放一点嫩绿,我们并不奢望收获金秋,但我们对金秋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情意。为此,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

 

                                                                                     2005428日于香港香岛中学

 


最后更新[2005-5-1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