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盐城市二00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模拟一)》
出处:岭南闲樵 转      阅读次数:440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盐城市二00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模拟一)

核总分

 

核分人

 

盐城市二00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模拟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含卷面分5分)考试形式:闭卷】

题号

卷面书写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0

二、 

三、 

友情提醒:同学们,命运的改变在于你自己,请你珍重地着笔!

 

评卷人

复核人

 

 

 

(一)选择题(共5小题,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上。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tí)        (è)        (niù)        心如意(chèn)

B.(zhān)     (gù)       (zhuó)       相形见(chù)

C.(chún)     (suō)      (lòu)        劳作(chuò)

D.(xuán)     (juàn)    (xián)       前毖后(chěng)

2、选出有语病的一项。(2分)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南京的云锦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有许多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C.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全面胜利。

D.来到九龙口,你会感受到她的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朦胧美,以及最终形成的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的和谐美。

4、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2分)

A.《漱玉词》《稼轩长短句》的作者分别是李清照、辛弃疾。

B.封建王朝的官吏降职或者远调叫做“谪”。

C.《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

D.《小橘灯》的作者是冰心,她还著有诗集《繁星》《春水》。

5、品读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秋天气象肃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B.第三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C.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

D.后三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

(二)填空、简答题(20分)

6、名句默写。(10分)

1)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

3                         ,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4)问渠哪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5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6)《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取信于民的措施是:                        

7)马致远在《天静沙·秋思》中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灏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8)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要求写出关联的两句,课内外不限)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看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坚韧的观点。

8、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3分)

美国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录音。结果表明,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地睡着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

探究的结果:                                                             

9、“十八口,再加一撇,就是半个‘人’,人人都让一点,相互尊重一点,就会有和平。”这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大陆访问时对“和”的妙解。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和”都有各自的见解,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和”的理解。(100字以内,3分)

                                                                              

                                                                             

                                                                             

二、综合阅读(共55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

完成1014题。(计19分)

复核人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为失其本心。

    10、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3今为妻妾之为之:               4是亦不可以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2、上文运用了          论证和          论证的方法,证明了            这一中心论点。(4分)

(乙)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3、由这则故事产生一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3分)

14、请你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饿者的行为的?(4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计9分)

复核人

 

 

 

电脑验光好不好

眼睛近视,需要配眼镜。是去眼镜店采用电脑验光好呢,还是去医院眼科采用传统的方法验光好?

由于电脑验光在检查过程中由电脑控制,检查结果自动显示并打印出来,操作简单、迅速,所以深受厂商和用户的欢迎,在各眼镜专卖店已经普及。但是,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电脑验光,其结果并不相同,有的人根据电脑验光结果配出的眼镜,戴上后并不舒服或易出现眩晕。

电脑验光法,实际上是一种主观验光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不能消除眼睛的调节力(特别是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医生观察发现,近视,特别是青少年近视,经电脑验光后得出的近视度数普遍偏高,约高出100度左右,远视和散光的电脑验光结果也有一定的误差。这是因为被检者的眼睛屈光度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这些变化是由眼睛不断地调节而产生的。写字的时候,眼睛经调节就能看清眼前的字,此时眼睛的屈光状态呈近视,如果眼睛看远方,上述的屈光状态又变为了远视。这种因调节而出现的屈光变化,传统的视网膜检影验光法可将其排除。

由于电脑验光机是以不可见的远红外线作光源,对眼睛感光细胞无刺激,不引起眼睛产生调节,但也不能消除眼睛已存在的调节状态(如假性近视),因而不能消除由于调节而产生的误差。此外,电脑验光结果是根据电脑采集到的一瞬间的屈光状态获得的,本身误差也较大,如果不加分析按此度数配镜,就很难配得合适。所以电脑验光机最好用作初验检查,其验光的度数仅为人工复验提供依据。

验光是很重要的,有了准确的验光度数,才能配得合适的眼镜。因此,配眼镜还是到医院经过眼科医师综合检查验光为好。

15、关于电脑验光的缺点,文章是从                 的特点和               的特点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的。(2分)

16、第3段中两个加点“近视”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答:                                                                    

                                                                        

17、用电脑验光为什么会有误差?(2分)

答:                                                                    

                                                                        

18、本文侧重说明                 ,采用了                说明顺序。(2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语段,完成

1922题。(计13分)

复核人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

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又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②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蓬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③……

④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⑤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⑥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⑦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⑧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⑨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9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                                                                      

20、在第段中找出与第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2分)

答:                                                                    

21、请在文中第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 3分)

                                                                        

                                                                         

                                                                        

22、品析文章第段,回答问题。(5分)

⑴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3分)

答:                                                                    

                                                                        

⑵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的内容。(2分)

答:                                                                    

 

评卷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2326题。(计14分)

复核人

 

 

 

珍珠与蚌

1)一颗珍珠!

2)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像: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3)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4)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5)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6)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7)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8)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9)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成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10)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11)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的。

12)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13)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14)……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23、读选文的第(2)段,摘录“珍珠孕育过程”的关键动词,依次填入        中。(4分)

 

砂:                                                     

                                                          一颗珍珠形成了

蚌:               磨、舐      卷动拭擦                   

24、第(2)段中有一个画曲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 。结合上、下文,说说“砂”改变了什么?3分)

答:                                                                     

25、第(10)段中写出了“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请说说“蚌”得到了哪些安慰。(3分)

答:                                                                     

26、结合第(14)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4分)

答:                                                                     

 

评卷人

三、写作(65分,其中卷面分5分)

复核人

 

 

 

“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沟通彼此的桥。请你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见闻、看法、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等。要求: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600

 

 

 

 

 

 

 

 

 

 

 

 

 

 

 

 

 

 

 

 

 

 

 

 

 

 

 

 

 

 

 

 

 

 

 

 

 

 

 

 

 

 

 

 

 

 

 

 

 

 

 

 

 

 

 

 

 

 

 

 

 

 

 

 

 

 

 

 

 

 

 

 

 

 

 

 

 

 

 

 

 

 

 

 

 

 

盐城市二00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模拟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B   3B    4C    5A  15每题2分)

6、(1)波撼岳阳城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为有源头活水来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前六题每题1分,后两题每题2分)

7、贫困虽然是人人不愿经历的生活,但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痛苦虽然是人人不愿经受的情感,但有时却能造就人们刚强的性格。(每一分句2分)

8、婴儿同母亲的心跳有着天生的亲和关系;母亲的心跳是最好的催眠曲。(答案不唯一,3分)

9、此题为开放题,只要写出对“和”的理解就行,可从家庭邻里说起,也可从国家谈起。(见解2分,字数1分,共3分)

10、(1)用脚践踏   2)通“辩”,辨别   3)侍奉   4)停止,放弃

(每题1分)

11、(1)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每题2分)

12、举例   对比   舍生取义  (前两空各1分,后一空2分)

13、嗟来之食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

14、言之有理即可,可肯定,也可以从生命的宝贵角度加以否定。(4分)

15、被检者的眼睛    电脑验光机(每空各1分)

16、不同。前者指眼睛无法调节屈光度,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后者指眼睛经调节能看清眼前的物体而呈现的一种屈光状态。(前空1分,后空2分)

17、(1)电脑验光机以近红外线作光源,不能消除眼睛由于调节而产生的误差。

  2)验光结果是根据电脑收集到的一瞬间的屈光状态获得的,本身误差较大。(2分)

18、电脑验光的缺点   逻辑   2分)

19、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2分,意近就可)

20、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2分)

21、答案须扣住观点,须是亲身经历,符合字数要求,语句通顺。(3分)

22、(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论据充分,说服力增强。(3分)

   2)示例: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2分)

23、砂:掉入           钉住

    蚌:挤出、消灭     洗、浸、润滑(每空1分)

24、外形由有棱角、坚硬变成圆滑,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自身价值,由不值一文的一粒砂变成了一颗世间罕见的珍珠,有永久价值了(意思对即可,3分)

25、孕育了一颗具有永恒价值的珍珠,同时,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和慰藉。(3分)

26、要求:围绕本文;联系现实;谈看法。(围绕本文、联系现实各1分;谈看法2分)

27、切入分47分。书写按5个等次记入总分:54321

 

 

 


最后更新[2005-5-2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