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度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中考语文科模拟试卷
题号 |
一
1-6题20分 |
二
7-12题18分 |
三
13-21题28分 |
四54分 |
总分 |
22题 |
23题 |
得分 |
|
|
|
|
|
|
我们是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弄潮儿;我们很幸运!三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们信心百倍.不信,请试一试!
一. 基础积累与综合运用(共20分)
1.亲爱的同学,此题不必专门作答,只要你在答卷时书写正确,工整,规范,美观就可满分,相信你能把握机会(4分)。
2.在下列人物语言后面横线上填上说话人物,在书名中写明出处。(3分)
①“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 》
②“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 》
③“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 》
3.按照诗文原句默写(5分)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
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④ ,有暗香盈袖。
⑤马南钝在《不求甚解》中说:“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这个道理,在《论语》中,孔子早就有“ ”的说法。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妖娆(rao) 佝偻(gou) 襁褓(bao)
B.旁骛(wu) 狡黠(xia) 半晌(xiang)
C.咀嚼(ju) 恣雎(ju) 沮丧(ju)
D.戌守(shu) 嗔怒(chen) 讫今(qi)
5.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2分)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②。
答:① ②
6.下列宣传用语不用修改的是哪一项(3分) ( )
A. 急弯路段的标语:事故多发点。
B.街头横幅:恢复生产,积极打击取缔六和彩行动。
C.医院门前:欢迎您的光临。
D.公园花圃:鲜花含笑待你,你可要尊重她呵。
二. 文言文阅读(共18分)
7.古代白话小说中有很多文言词句,读时一定要弄懂它的意思。请选出下列句子加点词都不是文言词,意义也都相同的一组(3分) ( )
A.那虞侯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
B.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黛玉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C.两个虞侯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黛玉道:“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D.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黛玉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8-12题(共15分)
①《隆中对》节选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②《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凡三往,乃见( ) 孤不度德量力(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由是感激( )
9.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然志犹未已 兵甲已足 B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伤先帝之明
C受任于败军之际 咨臣以当世之事 D至于今日 躬耕于南阳
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11.《出师表》中诸葛亮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件事在《隆中对》中可得到印证,请找出相关语句。这一故事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历史典故,这一典故是什么?(2分)
答:《隆中对》中的相关语句是
这一典故是
12.《出师表》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四个4字短语回答(4分)
答:
三.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欣赏使人美丽(6分)
①面对同一棵树,有人看到了绿叶,有人看到了毛毛虫。真诚的人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真诚,而骗子总觉得世界的人都在说谎┄┄从这个意义上说,会不会欣赏别人是对自己品质的一种检验;学会欣赏别人,则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提升;对被欣赏的人来说,欣赏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②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问他说:“你还记得我吗?” 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帐,里面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独特的小偷,作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如今他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那里颇有盛名的大老板。
③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欣赏。不能被引导呢?
13,从第①段可以知道欣赏具有什么作用?(2分)
14.第②段写台湾作家和羊肉馆老板的故事要证明什么观点?从那些事实可以反映羊肉馆老板“心思如此细密”?(4分)
(二)元宵节俗(11)
①古人以月亮的变化作为记时的历法依据,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太阳历的历法体系。太阳历将正月定为一年的首月,正月初一为元正,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自然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这就是元宵的意义。元宵处在新岁之首,其地位因此超过一般的望日(月圆之时)。
②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虽然太阳历颁布之后,元宵节俗有了发展的契机,但作为一个民族大节,他的出现还要有适宜的历史社会条件。据一般历史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汉武帝正月初八夜祭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族节日是在汉魏以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东汉永平年间,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在中国扩展开来。
③元宵的节俗意义与岁首密切相关,这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与元旦连接,同时它传承了古代太阳历岁首部分习俗,因此在元宵节俗中年味最浓。如果说春节是一台由家庭向乡里街坊逐次展开的社会大戏,那么元宵节就是这台大戏的压轴节目,它是社会民众情感。意愿。信仰的集中表现。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良宵美景,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景观。
15.请根据本文①段的介绍,说说元宵节的含义。(2分)
16.第②段作者用什么顺序来介绍元宵节的形成过程?请摘用原文词语说明元宵节的形成经历几个阶段?(3分)
17.第③段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元宵节俗?(2分)
18.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除了元宵节外,请再描述一个传统节日的独特景观。(4分)
(三)灯……梦(11分)
我是一盏小油灯。
一只破碗,一点菜油渣,一小截棉芯,一点红光,那就是我。每到深夜,我就给主人带来淡淡的光明。当月亮被大山挡住了,当星星被黑夜藏起来了,我被凤——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点燃。我昏黄的光碰撞到石砌成的墙壁上,折射出冷冷的光,墙角还有一张比光更冷的父亲的脸。
“凤儿,……我和你大伯说了,明天你就到他的工厂里去帮忙。”父亲的旱烟在墙角里一明一灭。凤停下手中的笔,扭过头来,一脸的疑惑。“你大了,也得为弟妹们考虑考虑。”
我分明看见三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凤。凤低下了头。
“再说,家里也没钱供你读完初中了!”
凤知道,去年遭了旱,今年又闹了水,地里没收成,哪有钱念书。她的头更低了“女孩子家,嫁个好人家,比什么都强。”凤想起了同村的丽。比她大四岁,从镇上回娘家时,光鲜得很。跟她说话时,丽一脸的满足。
但我看见丽低下的头突然抬起,望着窗外延伸向无边暗夜的连绵群山。静夜里传来夜莺的啼叫,——那是大山沉重的呼吸,贫穷,落后,愚昧压得大山喘不过气来。凤觉得。她一句话都没有说。
我昏黄的光抚慰着凤的脸,那是被头发遮住了一半的脸,脸色暗得像她家的生活,散乱的头发里藏着一双眼睛——比我明亮,比我织热的眼睛。父亲的鼾声响起。凤双手托着腮,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目光很坚定。桌上,是一本书——《我的老师》。那书,隐隐的还有一种猪草的味道。
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一盏欲睡的小油灯——我,还有纸上躺着的一首诗——《梦》。
19.“凤”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凤有怎样的品格?(4分)
20.文中说“我分明看见三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凤。”这是谁的眼睛?(3分)
21.本文在写法,语言表等方面很有特色,请你任选一个方面谈点感受(4分)
四. 表达与交流(4分)
22.为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班里准备编辑一本题为“青春的闪光”的心语集锦,展示同学们思想上喷发的火花,感情中溅出的汁液。请你奉献一句心语。
五. 作文(50分)
上网热,追星热,开车热,旅游热,读书热——“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许你目睹过,参与过,迷失过,追寻过——无论怎样,“热”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和热情。请你以“热”为话题抒写你的经历或思考。
要求:
1. 立意,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 字数不少于600,若写成诗歌,应不少于己于人14行。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综合运用(共20分)
1. 卷面书写4分,按书写质量分4,3 ,2三等给分
2. ①唐雎《战国策》②杨修《三国演义》③香菱《红楼梦》
3. 略
4. A
5. ①百折不挠②海市蜃楼
6. D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
7. D
8. 略
9. C
10. 不希望,追求各诸侯都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11.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顾茅庐
12.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13. 提升自身品质,
14. 欣赏对被欣赏者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15. 太阳历将正月定为一年之首,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自然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这就是元宵节的含义
16. 时间顺序
17. 打比方,描写
18. 略
19. 生活在贫穷,落后,愚昧的环境;深明事理,善解人意
20. 凤的父亲,弟弟和妹妹
21. 略
四.表达与交流(4分)
22. 略
23.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