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试题分析
文章标题: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出处:岭南闲樵 转      阅读次数:1092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一.文学、文化常识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收集了从______初年到_______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_______篇。按音乐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伐檀》和《硕鼠》是选自《 》。《诗经》的__________""""""三种,其中《硕鼠》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

   2.《诗经》的形式主要是____言诗。广泛而深刻的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3"楚辞"的主要作者是__________

   4.《 》是屈原的代表作。

   5.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

   6.汉大赋兴盛的标志性作品是枚乘的《 》。

   7.汉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性作家是________

   8.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标志是《 ,它开创了传记文学之先河。

   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作者_______

   10.最长的一部长篇叙事诗是《 》,它和《木兰诗》合称"___________"

   11.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 》。

   12.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三曹""七子"成就很高,其中"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13.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了_______诗一体,大大提高了五言诗的艺术水平。

   14.齐梁时期,出现了刘勰的《 》和钟嵘的

   》等专著,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高峰。

   15.唐代的诗最繁荣,宋代的词最兴盛,所以文学史上有"______""______"之称。

   16.被称为"李杜"的是_________________"小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诗人中最杰出的人是______

   ________

   1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_________的诗句。

   18.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_________。他的长诗代表作是《 》和《 》。

   19.宋词有"婉约""豪放"之分,"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________________"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_________________

   20.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文体改革运动,倡导者是______________。实际上"古文"是新体_______

   21"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元杂剧最有名的作家是__________。代表作是《

   》、《 》等。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3.《 》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24.明清四大古典小说是《 》、《

   》、《 》。

   25.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 》、《 》、《 》。

   26.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是________的《 》。

   27.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成熟的是吴敬梓的《 》和曹雪芹的《 》。

   28.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他小说的代表作是《 》。

   29.我国最早的新诗集是________的《 .

   30."左联"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我国报告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_________

   》。

   32.茅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

   33_________的诗集《孩儿塔》被鲁迅推祟为"属于别一世界"的诗。

   34.文学史上"风骚"并称,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其中"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

   36.古代用"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师说》一文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中"六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语出《 》。

   3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语出

   》。

   40"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剌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是__________作家的写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 》。

   二.作家、作品

   1.鲁迅,原名________,字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小说代表作是《 》。小说集有《 》、《 》和历史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 》、《 》、《 》、《 》等。其中我们学过的《记念刘和珍君》选自《 》,《药》选自《 》,《拿来主义》选自《 》,《为了忘却的记念》选自《 》。

   2.茅盾,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我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长篇小说表作是《 》,农村三部曲《 》、《 》、《 》。他和散文《 》和《 》被称为散文的姊妹篇。

   3.夏衍,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戏剧家,戏剧代表作有《 》、《 》等。他的报告文学《 》被称为我国报告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4.老舍,原名_________,字______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话剧代表作《 》;他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__"的称号。

   5.朱自清,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我国著名的散文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散文代表作有《 》、《 》等;散文集有《 》、

   》;散文诗集有《 》。

   6.臧克家,著名诗人,被称为______诗人,______诗人。

   7.叶圣陶,原名________,字_______,著名教育家,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 》,童话集《 》。

   8.沈从文,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物研究专家。小说代表作《 》。

   9.郭沫若,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四川乐山人,著名作家、诗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集《 》是我国第一本新诗集。我们学过其中的《炉中煤》,它的副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巴金,原名________,字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小说代表作:激流三部曲《 》、《 》、《 》。爱情三部曲《 》、《 》、《 》。

   11.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格律诗派代表人物,他的第一本新诗集是《 》,第二本诗集是《 》,同时他也是著名"七子之歌"的作者。

   12.孙犁,原名_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清新自然"的散文风格而著称。代表作《 》。

   13.曹禺,原名__________,现代著名剧作家,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创作于1934年的《 》,它的问世,使中国有了可以同世界优秀剧作上媲美的话剧作品。

   14.司马迁,字_____________(朝代)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是《 》,它是我国的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它的原名是《 》,是司马迁历时十余载而成的一部传世之作。全书共_____篇,52万多字,共分为五部分:8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成就最高的是___________。它开创了记传体之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本书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过的《鸿门宴》选自《 · 》。

   15.王安石,字_______,号_______,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十七世纪世界著名的改革家。作品都收集在《 》。作品《游褒禅山记》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眉山人,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父亲_______和弟_______合称"三苏",有"苏门三父子"之称。作品《石钟山记》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宋濂,字______,号________,明代文学家。被明太祖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18.蒲松龄,字_______,一字_______,别号_________

   世称___________。山东淄川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文言短篇小说集《 》。

   19.李白,字______,号_________,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___"。代表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 》,文中最能表现作者高尚人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杜甫,字_______,号_______,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被人尊称为"________",他的诗被誉为"________"。代表作有"三吏" 》、《 》、《 》,"三别"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屈原,名_____,字______,战国后期______人,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长诗代表作《 》,作品集有《九歌》、《九章》等。其中《国殇》选自《 》,"国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白居易,字______,号_________,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作方法。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和《 》是他的代表作。《琵琶行》一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愁绪和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柳永,原名_______,字_______,北宋婉约派词人。

   24.辛弃疾,字_______,号_______,南宋豪放派词人。

   25.罗贯中,名______,号_________,明末小说家。代表作《三国演义》的全称是《 》,它是一部著名说,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全书共_______回。

   26.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战国中期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____",作品收集在《孟子》一书中,是"四书"之一,全书共_____篇。《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荀子,名_____,战国后期赵国人,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后期代表人物主张"____"。《劝学》中""的解释为____________。本文的中心论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韩愈,字______,唐代著名作家,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师说》选自《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29.沈括,字_____,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 》。

   30.曹雪芹,名______,号_________,清代著名作家、诗人。代表作《红楼梦》又名《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线索人物是________

   31.贾谊,西汉人,《过秦论》的体裁是一篇_____文。""__________的意思。这篇文章被鲁迅誉为" ____________"。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关汉卿,号______,大都人,著名戏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单刀会》、《拜月亭》等。其中《窦娥冤》的全称是《 》。

   33.汤显祖,字_____,号______,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戏剧家,主要作品《牡丹亭》,它的全名是《 》。

   34.刘鹗,字,_______,笔名______________ 清末人,他的《老残游记》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35.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______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 》、《 》、《 》、《 》。

   36.莫泊桑,____国短篇小说家,与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是《 》。

   三.文体知识

   1.记叙是作者把外界的事物客观的表述出来,这种表述有两种方式:一是__________,是空间的;一是_____________,是时间的。《风景谈》一文属于________,《包身工》一文属于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对材料的处理通常分两方面: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选取材料的三个要求: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是__________

   4.按照人物活动和空间方位变幻的顺序来写的叫_______。《雨中登泰山》一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后总体上看是以___

   ________为顺序。《火刑》一文主要采用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猎户》一文的体裁是________

   5.广播稿、解说词、演讲词的共同点是_________。其中口语化特点最为突出的是__________

   6.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见的说明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说明事物的不同部位的情况,宜用________顺序;说明事物内在联系,宜用________顺序。《气质与性格》是一篇_______说明文,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顺序。

   8.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

   9.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文章一般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是议论或抒情的________,议论或抒情是记叙的______。记叙文中的议论溃见的写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中的抒情一般分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

   10.《离不开你》一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_

   11.《梅园新村之行》是一篇_______,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

   12.说明语言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恰到好处》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广告和说明书是两种与______________紧密联系的应用文。它们要体现____________的原则。

   16.诗歌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是主要特点。

   17.词又名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一文中,"沁园春"________

   18.《红烛》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精神。本文主要采用的写作方法是_________

   19.《炉中煤》一文作者把祖国比做____________,把自已比做_____________,倾诉了眷念祖国的火热感情。

   20.《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

   _________

   22.论据基本上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论证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是用________论证的典范。《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最有特色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

   ____________,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议论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两种。《讲讲实事求是》一文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

   24"掌握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新的形象;或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没有发生的事情,设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这种方式叫__________

   2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体裁是_________

   26.简报按使用范围和用途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几种。简报的写法可分为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书笔记的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是小说的第一要素。

   29.书信的种类很多,其中常见的专用书信有贺信、申请书、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书信的与法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给母亲的信》一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

   31.一般日常书信有七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封。

   32.新闻又称_________,它是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通常有五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语。

   新闻的五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方的体裁是_________

   34.计划一般都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计划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5.写总结要注意三点:一忌________,一忌_______,一忌________

   36.读书之后,有所感触,受到启发而写下的心得体会叫_________,根据写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诗有感》一文属于_______________

   37.调查报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38.文艺评论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属于____________

   39_______是戏剧演出的依据,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元杂剧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文中【正宫】

   __________。【端正好】是__________

   四.名句、名段

   1.忍看朋辈成新鬼,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4.岂爱秋坟鬼唱诗,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6.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7.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

   9.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峡出平湖。

   11.别君去兮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旌蔽日兮敌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15.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日月朝暮悬,____________________。天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更新[2005-6-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