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重读《水浒》之三》
出处:qbs001 轉載自香港<文匯報>    作者:淮 茗   阅读次数:160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重读《水浒》之三

失控的江湖怪兽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著墨最多,性格最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对这位梁山的要将,历来的评价很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但笔者阅读《水浒》数遍,对这位好汉实在喜欢不起来——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这是笔者对他的整体印象。

 这位绰号黑旋风、铁牛的好汉属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喜剧英雄形象,和他相类的人物在古代小说中还有不少,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说岳全传》中的牛皋、《杨家府演义》中的焦赞、孟良、《说唐》中的程咬金等。这类人物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从外貌上看,他们大多身材高大魁梧,相貌丑陋;从才艺秉性看,则个个武功高强,经常使用板斧、锤子之类的笨重武器,作战勇猛,善打硬仗,而且生性粗鲁爽直,脾气暴躁,疾恶如仇。有趣的是,他们往往与儒雅沉稳的主将之间有著亲如手足般的密切关系。人物形象的这种反差极大的搭配和出场,很容易产生喜剧效果。加之这些喜剧英雄由于性格卤莽、性子急躁等原因,总是头脑发热爱冲动,不断地惹麻烦,要么是闹场误会,要么是好心办坏事,为作品平添了许多波澜。好在所惹的乱子都不是太大,最后又总是能被那位兄长般的主将一一化解,有惊无险,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艺术效果。

 与张飞、牛皋、焦赞、孟良、程咬金等人相比,李逵除了上述性格特征外,还有一些属于他个人的特点。首先是其流氓习气。他出身农民,但没有农民的厚道,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显出一副无赖相,赌博、抢劫,与一般的地痞无赖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作品把他塑造成一位喜剧英雄,像牛皋、焦赞、孟良一样,但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这些被他的奴性和嗜杀秉性掩盖了。他不能让人感到可爱,相反令人感到可怕。他一开始就是以江州牢卒的身份登场亮相的,从他身上已经看不出农民的憨厚朴实和勤劳本分,他在游走江湖的过程中早已染上了浓厚的流氓习气,比如喜爱赌博、抢人财物等。

 李逵的身上是有一些可贵的品质,比如他的率真、豪爽、敢作敢为等,但其言谈举止中也暴露出明显的性格缺陷,从其身上可以看到一些人性的阴暗面,惟其率真,才暴露得特别明显。他的很多举动缺乏理性的思考,只是出自其个人卤莽草率的性格,没有明确的目的,只能说是一种冲动和宣泄,因而也是容易失控的,很容易成为一种破坏力量。他对朝廷的反抗看似坚决,但那是无意识的,其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熟想法,不像林□、鲁智深、武松那样,经过生活的磨难,对官府的黑暗认识很清醒,个人也越来越成熟。相比之下,李逵则没什么长进,年龄一天天增加,但同样的错误仍然不断重复。

 其次是其嗜血成性。李逵作战不是不勇敢,在冲锋陷阵时十分勇猛,为梁山的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李逵的作战方式与他人不同,他经常是敌我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过去,在毫无目标的板斧下增加了许多无辜的冤魂,这在江州劫法场一节表现得特别明显。当李逵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板斧砍向已经归顺的扈成,将扈太公一家斩尽杀绝后,别说读者,就连宋江等人都看不下去。真不知道扈三娘是怎么接受这一现实的。所幸全书避开了这一点,否则,以李逵的这种作为,扈三娘、朱仝等人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梁山内部的火拚是迟早的事,何况好汉们之间的矛盾还远不止这些,但都在江湖义气的名目下被遮蔽了。

 再次是其奴仆意识。从表面上看,李逵在梁山好汉中最具反抗精神,这有他的屡次反对招安为证。但他的反对招安是以拥戴宋江当皇帝为前提的,他曾多次公开表达过这种想法。因此他的反抗不过是以一个姓宋的皇帝代替另一个姓赵的皇帝而已。同是反对招安,林□、鲁智深、武松的境界与李逵明显不同。而且,李逵虽然表面上看来天不怕地不怕,但在和宋江的交往过程中,却表现出明显的奴仆意识。他对宋江可以说是服服帖帖,达到了任打任杀都毫无怨言的程度。这种缺少原则的忠诚和服帖,与梁山好汉的特立独行格格不入。这还可以从与浪子燕青的对比中看出来。就出身而言,燕青倒是个不折不扣的奴仆,他对主人卢俊义也确实是忠心耿耿。但燕青固然对卢俊义尽到了一个奴仆的本分,他的意志却并不受卢俊义的支配,看其在征方腊凯旋回朝途中和卢俊义的一番谈话就可以明白。两相对比,个人境界和档次的差别不难看出。

 李逵的结局也很有悲剧意味,耐人寻味,如此一条勇猛刚烈的汉子没有轰轰烈烈地战死沙场,最后却死于自己最崇拜、最信任的大哥宋江之手。李逵的悲剧从他追随宋江之日起就开始了。可以想像,即使宋江拒绝招安,带领众好汉杀到东京,自己当上皇帝,等待李逵的也同样是悲剧性的结局。他的大哥宋江也绝不会比刘邦、朱元璋更仁慈,更高明;打江山时是一付面孔,坐江山时则会是另一种面孔,宋江也不会超出当时社会历史所能允许的最大极限。

 


最后更新[2005-6-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