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儿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请周瑞家的引见。周瑞家的对刘姥姥说:「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
普天之下,真佛难见,可算一条定律。原因之一,有人挡驾。挡驾的人以为自己就是佛,至少算是门神。见门神不拜,当然把你关在门外。小小门神,让你吃一顿闭门羹,不算什么事情。刘姥姥在贾府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却无人搭理她这个乡下老太婆,就是明证。宗臣《报刘一丈书》所谓「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就是写那些奔走于权门贵族之家的人,如何先过门神这一关,再去见真佛的。
如果是上门请托送礼行贿,要见真佛,那些门神恐怕更难说话。现在抓到贪官,往往身边的秘书、司机,乃至于什么二奶、情人,一大堆都下了水,是不是当初都曾经以为自己是个掌握着能否「叫你见个真佛儿」大权的门神呢?
吃饭是个空儿
《红楼梦》第六回,王熙凤准备接见刘姥姥,周瑞家的连忙起身催刘姥姥「快走,这一下来就只吃饭是个空儿,咱们先等着去。若迟了一步,回事的人多了,就难说了。再歇了中觉,越发没时候了。」
吃饭是个空儿,真是经验之谈。当官的难见,当权的难见。开会学习,你不能去妨碍公务;休息娱乐,你不能去搞乱情绪。他在车上你赶不着,他在主席台上你够不着,他在什么地方睡觉你吵不着。只有吃饭,真的是个空儿。
难怪那么多人要请人吃饭。是不是都给自己创造出一个「空儿」来,不知道。
请个要紧的客
《红楼梦》第六回,贾蓉来见王熙凤借玻璃炕屏,说:「我父亲打发来求婶子,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儿请个要紧的客,略摆一摆就送来。」
既然有要紧的客,就势必有不要紧的客,或者不太要紧的客。有的交通部门在某些环节上为重要旅客提供一些方便,敏感者马上疑心自己被人视为「非重要旅客」而觉得受了侮辱。贾府请客多,要紧的、不是很要紧但又不是很不要紧的以及等而下之的客,前后数数一大堆。真要去排查这个要紧的客究竟是谁,倒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从此以后明确了一条:请客有了一个标准。或者说,评判被请之客,有一条重要标准,即要紧与不要紧之分。这就想到《儒林外史》中写的污吏潘三。这个潘三交朋友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看「有没有想头」。「有想头」者即朋友,「没有想头」者即不是朋友。贾珍父子所请的要紧客,污吏潘三所谓的「有想头」的朋友,看来非常近似。至少,二者气味相同。
于是想到排场。既然是要紧的客,排场当然要紧,接待规格当然也就更加要紧。准备工作之复杂可想而知,连屏风都得指定是「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宴会指定专用产品」肯定另外还有,虽然曹雪芹没有细细透露,想来却必然不会很少的。
势利眼看物,正如势利眼看人,等级森严,决不含糊。
(《红楼》屑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