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高考信息
文章标题: 《四川另类考场:名人写高考作文》
出处:岭南闲樵 转      阅读次数:189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川另类考场:名人写高考作文

四川另类考场:名人写高考作文

2005060810:16

 

  昨日中午,本报第一时间获取2005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目,立即邀约了我省文化名人相继走进本报“另类考场”,他们是李伯清、王跃、高虹、张清泉、聂作平等作家、诗人及艺术家。考场规则是:要求一小时内完成高考同题作文。随着“监考员”一声令下,只见他们个个反应迅速、应对自如,各自用擅长的写作方式与思考完成了如下答卷。到底是作为考生的您写得好?还是他们写得妙呢?相信您看过后自然有一番评价……

 

  2005四川高考作文题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我们该如何选择?

□李伯清(巴蜀笑星)

  生活中,要做到忘记和铭记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像要爱一个人不容易,恨一个人也不容易一样。有的人把金光闪闪的功德箱成天背在身上,到处游说;有的人把五颜六色的爱和慈悲,挂在巧舌如簧的嘴巴上,甚至大写在草纸上,以示挚爱火热的程度一点就燃,丝毫不踩假水。他们厚着脸皮,高举着善意的把戏,显示自己对朋友是多么的忠诚和伟大。有这种行为方式的人,世面上还真的多得像蚂蚁搬家,像苍蝇狂舞,像野狗迷途,单飞的和不是单飞却假冒单飞的,邀功请赏的,心怀鬼胎和各有所图的,只要你愿意成为多管闲事的人,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奇怪的是,这种尽弹高调,而高呼口号与高举博爱大旗的人,自然能够博得更多人的欢心,容易迷惑人的心智,蒙蔽人的双眼,甚至讨得异性的欢爱。但是美丽之下,往往必有陷阱。很多人愿意为美丽献身,走进无数的陷阱之中,还从没有受伤的感觉。

  与此同时,生活中还有一些人,显得有些落寞,甚至与众不同,对于朋友的友谊或者关爱,看起来没有啥子动作,甚至也没有一点取悦和讨好的意思,可是他们把朋友间的这种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如果朋友真的需要援助,需要帮忙,他们会悄悄地出现在你的面前,一句暖语,一个祝福,甚至一个踏实的眼色,对你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然而生活中,这种不露声色的关爱,却被少有见识的人忽略,甚至遗忘。

  在我们迷离多变以及色彩丰富的生活中,像发生在甲、乙这对好朋友身上的事情,也经常而且时时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很多人容易记住被乙打甲的那一巴掌。记住挨打,对那些只记住邪恶的人而言,也就记住了仇恨,记住了“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而不是“我的好朋友救了我”。

  而乙的好朋友甲,却把挨打的那一巴掌写在了沙滩上,是一种暂时的怨气和发泄,但决不是刻骨铭心的恨,就像老汉打了娃娃一巴掌,虽然疼痛,但没有恶意。那一巴掌是无缘无故的,真的挨得有些莫名其妙,而甲却没有以牙还牙,还以同样颜色。其实,甲写在沙滩上的挨打的标志等于没写,但不等于没发生甲挨打的事情,而甲却愿意把这件不光荣的事忘记,甚至忘得一干二净。忘记“耻辱”是痛苦的,也是不容易的,而甲并不觉得有辱人格,甲很坦然地面对朋友。在这件事上,可见甲之胸怀以及对朋友的真诚与真爱。之所以这样说,当乙把甲从水中救起来的时候,甲依然写上了“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但这一次甲没有把字写在沙滩上,而是刻记在石头上。这样的刻写是真诚的,是永远地记住朋友的救命之恩,是不能轻易、也不该忘记的。

  但是乙不聪明,也不愚昧,可是乙却不懂得更多的道理。我们生活中的好多人,或许像乙一样,是不懂得人间真爱的,朋友间的情谊的,记住的往往是仇恨而不是恩情。所以才会有乙问甲:为什么把两种不同的事件写在两种不同的地方!而甲回答:写在沙滩上的是因为沙滩可以帮助我忘记挨打的事件,而刻写在石头上,是因为我们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铭记。

  生活中也许还有更多可以使我们忘记,或者铭记的东西,但是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题一本旧相册

□张新泉(诗人)

 

  人被一次次涂改留下的证据

  光线静静等候

  背景随心挪移

  人用自己发明的摄像术

  耐心地送别着自己———

  皱纹初现。眼袋含苞。沧桑就位

  直至面目全非。被涂改的人

  站在四个汉字上面回望

  被涂改的人说:旧梦依稀……

  那么多的人从小到大

  从小到大如一篇急就章

  一年年露出身体中的病句

  曾被镜头赞美又被删去的

  纯真、光洁、激情、梦幻

  被谁囤积?被堆放在哪里?

  胸饰、发卡、信物、誓言

  被谁一一取走,在一只

  什么样的匣子里,幽闭?

  远程近景,短距长焦

  由黑白到彩照,由他拍到自拍

  在快门的一声声叹息中

  听得见流年的惊心阵雨……

  这首诗也将发黄变脆

  伏案写作的一瞬,我已被时光

  夹入影集

 

  往事

  □聂作平(诗人)

 

  从来都是这样:当花瓣落向水面

  浮者自浮,沉者自沉。

  当往事的尘埃落向心网

  一部分被分捡,另一部分随风飘逝

  一定会有一些花瓣写着我们的名字和呼吸

  它们长久地停留在水面,带着液体的芬芳

  带着旧时岁月的烙印。烙印里

  你的面孔如同一张古老的黑白照片

  甜蜜、单纯———那一年,那一月,

  我们的心曾经跳得那样近

  我们的手曾经握得那样紧

  我们的邂逅,就是你脸上娇艳的红晕

  哦,往事,它有一双过于轻盈的翅膀

  它说,不能遗忘的往事,就是成长的进行曲

  一定还会有另一些花瓣写着我们的哀愁与遗憾

  它们也一同飘向了时光永恒的逝水,打着漩儿

  尔后慢慢消失———消失在往事起伏的皱纹之间

  消失在原谅与宽容的波涛里。是的,我们曾经有过

  一梦千年的诺言,但并不是所有的诺言都指向幸福

  正如并不是所有的伤口,都需要铭记

  让风中的流水收割轮回的季节吧,我只需静静地坐下来

  像鸟儿梳理它珍爱的羽毛,我将梳理属于我们共同的往事

  甜蜜的,它将随着流水走向遥远的他乡

  温暖所有爱过和将爱的人子

  苦涩的,它将成为不断被溶解的沙石

直到所有的苦涩,也变成青春的果实

 

不长记性和无法忘记

□王跃(作家)

 

  如今的人似乎不长记性,非典时期,一个个谈虎色变,非但不敢上街下馆子,在家里也恨不得用酒精下面,双氧水煮饭,石碳酸洗菜。不长记性还有,时兴摔手疗法不久,又以红茶菌疗法为时尚,以鸡血藤疗法为时髦,以倒着走路为标新立异……凡此种种,变化之快,忘性之大,朝秦暮楚,变化异常。如今的人才被抽过胆红素的猪肉吓得三月不知肉味,现在早已忘得干干净净,每至晚餐,家家又烹又炸,又煎又炒,不知多少猪头落地。不长记性是都市人的通病。才以小口裤自诩,又换成喇叭裤,又时新萝卜裤,再改大腰裤,肥肥瘦瘦,长长短短,弄出无数花样推动服装潮流。如今的人最容不得一成不变。城里人看见跳楼货眼睛都是绿的,冲锋陷阵般抢两件回家才发现柜子里早就堆满了这种货色,于是英雄气短,拿到单位以跳岩的价推销出去,数一数票子,自我安慰一番,心想总比堆在那里发霉好,但下次碰上处理品照买不误。如今的人什么都长,唯独记性不长,炒股赔了成千上万很快就忘了,赚了一百两百就成了永久炫耀的话题。中国足球队屡败屡战,球迷总是痴心不改,流几滴眼泪,伤几回心又为其捧场,种种磨难总使人不能断了想头,他们的记性被他们的希望所淹没。如今的人真的没有记性吗?非也!他们宁肯忘掉过去,他们苦苦求索未来。未来是什么?未来是一片玫瑰色的梦,是扬眉吐气。过去的就过去了,记不住是他们的福气,如今的人眼睛盯的是未来,是向前看。

  有一则故事说甲朋友打了乙朋友一下被记在了沙滩上,甲朋友从河里救起了乙朋友这件事却被刻在了石头上,这说明记忆是要分层次、轻重、主次和原则的。记忆的方式和地点不同,效果也不同。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让潮水把它冲去,否则就显得我们鼠肚鸡肠、婆婆妈妈。但历史是刻在石头上的记忆,恩怨分明,永远不能忘记,除非海枯石烂,甚至海枯了石烂了也不能忘记,因为它早已铭记在人大脑的硬盘,有无数的备份。譬如南京大屠杀,不仅南京人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世界人民更不可能忘记。30万!这是一个铭记在石头上的巨大数字,永远警示着后人。在日本却有一些人认为这些数字写在沙滩上,一涨潮,风一吹便模糊了,于是侵略变成了“进入”,教科书改动了这段历史,他们以为如此就可以使人失去记忆。但这段历史早已被人们刻在了一座座石碑上,历史越久,记忆越新。

 

大罗的恩恩怨怨

□高虹(作家)

  前不久参加一个笔会回成都,路过川南一个县城吃午饭。同行公安部门的文友大罗率先跳下车来,说他在这个县工作过,还在这里出过一场不大不小的车祸。他伸出一只手臂,上面留有车祸留下的伤痕。

  时间比较宽裕,午饭后大罗叫我陪他去找人。上了他的车才知道,他想去找那次车祸中救助过他的好心人。当时他负伤半躺在地,三轮摩托翻在山坡下面,一辆驾校的教练车路过发现了,几个人立刻下车抬起他,急急掉头送往了县城医院。直到医生接手了,一个中年人才对他说:“我们去把你的摩托车拉回来。”痛得半昏迷的他略记得那是一张长着络腮胡的脸。

  等他从昏睡中醒来后,医生告诉他伤情已经稳定了,送他来的人留话说,他的摩托在医院外的修车铺里,他随时可以去取,其余就没有留下任何姓名地址了。他拼命回忆,能记起的就是一辆教练车和那个长络腮胡的教练,其他几个人应该是他的学员。

  他想一定要找到这些好心人,但伤好后突然的调令让他的寻找至今未果。所以趁今天这个空当再去转几个驾校,万一就碰上一个长络腮胡的中年教练了呢……

  我们一路聊着,我心想大罗还算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没想到事情还有发展。

  路过县长途车站,大罗瞥了一眼窗外,淡淡地说:“就是这里的一辆客运车把我的三轮摩托撞飞了的。”我一愣,问,“怎么回事?我以为是你自己飙车飙飞了呢!”大罗笑说那怎么会。

  原来他是被一辆转弯的客运大巴撞翻了,连人带车滚下山坡,挣扎着抬起头来,只见司机慌慌张张朝他跑来,一脸惊恐状。他当即叫司机不用慌,说自己也有一定责任。司机听他这样说,扶他上马路来以后,从车上拿下纸和笔说,你说话要算数,写上此次事故由你自己负完全责任。他没想到司机会这样,况且他手受了伤根本写不了字,司机竟说那我来写,你签个字好了。最后他用左手签了字鄙夷地扔给了那个司机,对方丢下受伤的他绝尘而去。半小时后那辆教练车开来了,他才获救了……

  大罗肯定记得那辆客运车的车牌号及那个可恶的司机,但显然他根本不愿提起。那次车祸,他先是遭遇了恶,接着善良之手伸向了他。他淡忘前者,念念不忘的只有那个以络腮胡教练为首的好心人。

 

  ■独家视点

 

  不可忘记太多铭记太少

  ———魏明伦李潘访谈

 

  备受考生与社会关注的高考作文昨日上午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昨日,记者采访了巴蜀鬼才魏明伦、央视主持人李潘。

  魏明伦:我要大谈忘记

  魏明伦毫不客气、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华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不太会记住,往往是忘记的太多,铭记的太少!如果要我来写这篇作文,标题会叫———《勿忘草》,然后大谈忘记,大谈国人忘记的历史,特别是近现当代历史!”在提到作文设计的阅读材料时,魏明伦说:“健忘是大弱点,铭记却是一种美德,无论是恩还是仇,都应该多铭记、少忘记,铭记的东西越多,对青少年一代以及所有人越好。”魏明伦还很风趣地说:“我想给全国的考生出一道试题,考考他们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知识,我估计很多考生都会不及格,甚至交白卷。”

  李潘:忘记辉煌铭记痛楚

  李潘对作文题目感觉“蛮有意思”。她说,宏观地讲,无论是国人的集体记忆或个人记忆,在忘记和铭记上都存在问题,国人善于忘记,有时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忘记历史、忘记曾经历的伤痛。以高考作文来提醒考生‘忘记与铭记’,对于整个民族的成长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局部地看,李潘认为,该题目有助于让考生处理社会关系,学会宽容、大度,并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在哪些该忘记、哪些该铭记的问题上,李潘指出,那些曾经令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应该忘记,“忘记辉煌、铭记痛楚,才会有更好的明天!” 记者王迪

  ■高考记忆

  四次高考

  □李鸥成都大学演艺学院(教学中心)院长

  曾经,儿子问我一生中最难忘是哪一天?我回答说:是我的生日。为什么?因为我曾经三次在高考场上度过生日,四次参加高考,人生的轨迹从此发生了改变。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我还是川师大附中高一的学生。当时,教委有规定,在校生可以参加高考,但名额极少,必须是班里的尖子生。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取参加高考。学校进行了一次严格的考试人选选拔。最终,我幸运地成为前13名人选与学校3名老师一起参加了1977年全国高考统考。果然,我们学校参加高考的考生全部载誉而归,赢得了满堂红———全部考中。录取我的是北京某高校体育系。没想到父母亲友坚决反对,认为我适合考北京电影学院,不如把高中完成了再说。听了大家的意见,我最终选择了放弃,继续读高中。

  1978年快高考了,心急的母亲来到学校,问我的班主任:“我儿子毕业时能否考得上大学?”班主任毫不犹豫地说:“他若考不起,那没人能考上。”没想到这句话让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连续两年,我都怀揣着父母的期望,脑子里却塞满了奢望与期盼,踏进了考场。高考第一天,父亲给我买的止痛片也不管用了,脑子热一阵,冷一阵,头都快炸了……两次考分都无情地宣判了我的“死刑”。母亲看我难受的样子,不断地安慰我,并说单位上又招工了问我去不去,我没有回答。母亲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一声不吭,每天照样把饭菜端在我的面前,父亲还重新为我买了一辆去补习时用的自行车。看得出来,我在受着煎熬的同时,老两口也在默默地承受着什么……

痛定思痛。在反思中,我决心用理智战胜自己,拯救自己。198077高考的第一天,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而我的心却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渴望。风雨冲刷了我的晦气,我好像触摸到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找到了自信和灵感,就这样,我迈进了陌生而熟悉的考场……最终,我如愿以偿了。

 

  ■作文快评

不只是“忘记和铭记”

      干天全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硕士生导师

 

  今年的作文题不算难,但可令人思考的范围并不小。我认为是比较利于考生发挥的。试卷给的材料也并不费解,甲乙朋友之间打人与救人,属于很传统的恩怨故事。怎样来看待这样的故事,试卷要求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立意、文体、标题都由考生自定。自定的这些要求无疑是合理的,符合考生的心愿和作文创造性、个性化写作的需要。

  不知道数百万考生面对作文考题如何下笔。我想要写出像样的作文,审题和立意还是十分重要的。

  任何材料都可能具备多义性,但有其基本的、主要的意义,审题不慎或失误,则可能以偏概全或不着边际,出现偏题、离题的问题。从这次作文材料的主旨看,两个朋友之间的故事主要表现的是宽宏大量、以德报怨的品格。“忘记和铭记”是要求考生作文的话题,而不是主题。该“忘记”什么,该“铭记”什么,这要靠作者来立意。

  立意应是多角度的。这次作文材料为考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如果善用发散思维则不难立意。作文材料有它的基本意义,但围绕这个基本意义却可以引申出许多相关的立意。材料里说的是朋友之间恩怨的“忘记”和“铭记”,如果结合父子、母女、师生、同学、恋人、邻里等人际关系中的是非善恶、爱恨恩仇,甚至联系古今中外贤达仁人及友好和睦的邦交关系来思考,则有许许多多可写的“忘记”和“铭记”,而立意就能出新了。一篇作文当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立意,但我们用发散思维去考虑立意,就能从多种立意中找出最适合自己作文的主旨,下起笔来也就能纲举目张了。

  高考作文是应试作文,避免不了一些清规戒律对学生兴趣特长的限制。近几年高考给材料作文,让考生自定立意、文体、标题,这是多年来高考作文的历史性进步。这与命题作文的考试比较,相对地让考生多了些作文的自由。但限定“话题”的要求却值得斟酌。今年考试要求考生所写内容必须在“忘记和铭记”话题范围之内,这对学生的选材和立意都会造成限制,不利于创造性和个性化的作文。考生如果不同时谈“忘记”和“铭记”,而是单独去谈他应该“忘记”或“铭记”的内容和立意,并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情文并茂;考生甚至不去谈“忘记和铭记”,而是根据材料的含义去讲大恩不言报(尽管这属于逆向思维)、危难之际见真情或讲人性的善恶与美丑,难道不可以吗,难道不会有超出规定话题的好文章吗?

 

  ■相关链接

 

  高考作文题全记录(1952-2004)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我的母亲

  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看图作文漫画《挖井》

  1984: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

  1987年: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习惯》

  1989年: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①材料作文: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200字);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500

  1992年: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关于补课报酬问题1994年:《尝试》

  1995年: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年: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助人为乐”为主线

  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任意选择或不选择,中心围绕“心理承受力”

  1999年: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内容,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000: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1年: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2002年: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003年: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4年: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本报综合)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贺霞)


最后更新[2005-6-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