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高考信息
文章标题: 《拷问湖北高考作文:莫把学生当学者》
出处:王白石摘自: http://edu.tom.com    作者:人民网   阅读次数:189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拷问湖北高考作文:莫把学生当学者

看到今年的湖北高考作文试题(附于文后),我这位高中语文老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第一反应是,我能不能写?我能不在有限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写?写出来后能不能让自己满意?

  对作文材料中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那段话,我费了一番气力,才领悟出这是一段关于创作和审美的言论。大意就是诗人应走入生活,体验人生,又要跳出生活,超然物外,这样才能写出好诗,以前搞文学讲座的老先生们,开口就来一句“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就是这意思吧。

  这道作文题,材料所反应的哲理抽象深奥,且在生活中应运的范围相对狭窄。要想把关于作文材料同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将作文思维打开,不是件容易事。

  何以见得?我做了一个试验。

  我把这道题拿给我正读高二的学生做,我所在的文科班共有五十六人,只有一半人能够基本把这段文字读懂,能悟出“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只有三四个人。想想还有一年,他们也许仍将面对如此刁钻的作文题,立刻被吓傻了,先是怨声载道,继而求助于我,要我这个语文老师写篇下水文,供他们借鉴一下,以便打开思路。

  要说,我这个业余搞创作的,遇此题目,脑瓜子就像进了水一样,反应能力严重下降,更惶论那些十几岁的小娃娃了,而要求理科生了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恐怕就更是强人所难,作文材料涉及到文艺美学范畴,本身就忽视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拿学者的研究课题考高中生,除了考出考生的一头汗水和一头雾水,还能考出什么?

  俗语说惟楚有才,这次湖北的语文高考卷中,肯定有立意高远、文采斐然的好作文,但那毕竟只是少数。现代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回复到过去科举制度的精英选拔功能上,不是明摆着和大都数考生过不去吗?

  “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是近几年高考出题的方向,即要求考生的作文要体现出“时代性、社会性、思辩性、哲理性”的特点,王国维这段话,“思辩性、哲理性”当然相当强,但是“时代性、社会性”在哪里?我看不出来。

  出题者显然不了解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了解现在高中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一方面陷入了古板的陈旧的哲学命题的阐发,忽视了对创新意识的开掘,一方面高估了高中生的感悟体验的能力,错把学生当学者。

  突发奇想,这个题目,如果让出题的老先生(我断定他的年纪比较大)亲自操刀,他又能作出怎样的锦绣文章?

  附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试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世、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最后更新[2005-6-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