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高考信息
文章标题: 《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 ——兼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出处:王白石转自:通用网    作者:不详   阅读次数:198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 ——兼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2005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 ——兼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今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具体说,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人文精神。不少省市的题目,不是所提供的材料富有人文色彩(如全国卷、浙江卷),就是提示语给人以人文启迪(如上海卷、广东卷)。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题型开始多样。除了包括全国卷在内的6套试题仍是话题作文外,今年有2个省出材料作文,7个省市是命题作文,这就破了前几年话题作文的一统天下,使命题方式走出了几近僵化的圈子,实在令人高兴。

(3)比分有所突破。今年,上海、福建两地将作文在试卷中的比分由60分增加到70(上海是第二年了)。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突破。比分能否再高一点,可以讨论。

(4)议论重获青睐。今年有3个地方明确规定写议论文,这是1998年以来第一次。这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思辩能力的重视。

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出得如何呢?这需要比较,需要分析。去年的题很美,但很玄,很难写。今年的题虽俗,但较实,虽然也不好写,但比去年容易。去年,材料后面没有任何提示语,材料与话题之间缺少必要的启发性过渡,这就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今年,材料本身比较通俗,又给了比较具体的提示,这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凤头、猪肚、豹尾意在引导考生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永远努力、永不满足,其出发点不能说不好。这些都是进步,值得肯定。不过,问题也不容回避。凤头、猪肚、豹尾是古人用来比喻好文章的结构的,用它来类比学习生活、事业人生显得很牵强;甚至可以说是不恰当的。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全做到,很不容易,事业、人生则比写文章复杂得多,要想做到开头、中间、结束都很完美,严格地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想到这一点,考生将无从下手,极难找到一个可写的对象。而如果允许任选三者中的一点去写,又跟题目中的以此为话题”(“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不符。由此看来,题目出得是不严密的。我估计,考生的作文很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无论说学习生活还是事业人生,都坚持从三个方面去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那必然出现一批平庸之作。(2)三个方面都提到,但重点写其中的一个方面,这兴许能有亮色,但严肃说,这是不合题意的。(3)只写一点,不及其余。后两种情况,尤其是第(2)种,如何打分,就看评分标准如何制定和掌握了。总之,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有进步,但仍不理想。出这样的题,这与有教育大省、文化大省之称的江苏应有的水平和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高考作文需要改进的地方

(1)要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这几年,从高考起到考前模拟题,动不动要考生谈道德、谈人生、谈事业,甚至论述生命的意义,而且总要求考生能辩证思考或哲理分析。这并没有错,但话题太大,要求太高。要知道,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人生之书刚刚打开,暂时还根本谈不上事业,而且生活内容又十分单调(从书本到考试,从家庭到学校),却要求他谈以上这些话题,他不感到沉重吗?明明没有切身体验,硬要他写,那他就只能谈套话,讲大话了。今年上海、湖南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联系自身实际,或议或叙,这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切身体验,值得提倡。

(2)要体现当今的时代色彩。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所用的材料,不是古代的,就是外国的,不是古诗美文,就是名人逸事,缺乏现实感和时代气息。不少考生也跟着学,或议论故作高深,或叙事胡编乱造,此风决不可长。今年的上海题则充满时代气息,材料中所述的文化现象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广大考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非常好,相形之下,湖北题就太书卷气,太夫子气了。重庆题《自嘲》则是对考生的一种折磨

 


最后更新[2005-6-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