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考纲研讨
文章标题: 《课本与名人名言》
出处:中国日报    作者:小应编辑   阅读次数:216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课本与名人名言

我已经当了十多年学生,今后估计还要当几年学生。当了这么多年学生,我对中国教材最大的感想就是——第一,它是不科学的!第二,它是靠不住的。

今天我只举两个我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关于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的——一个叫爱迪生,一个叫爱因斯坦。当然,表面上看起来,中国的教材是很捧这两个人的,政治课本赞扬他们勤奋,物理课本夸奖他们的功绩,历史课本说他们是划时代的人物,连小学语文课本都有爱迪生的故事。可惜,这不是真正的尊重。所谓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对方的基本人权,也就是说话的权利;中国教材把他们的话胡乱修改以证明自己的论点,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侮辱。如果他们两个还活着,肯定会气的上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而且,教材篡改的几句“爱迪生与爱因斯坦的名言”的影响还是颇大的,我接下来慢慢说,看看这几句话有没有影响过你。如果是的,那么很可惜,我们应该看到那些真实的原句,知道他们真正的观点,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首先,我要严重抗议屡次篡改爱迪生的那句关于“天才”的名言——我们都以为是“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当然,这句话本身并没有被偷梁换柱,但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大家可以看到,没有后面的这句话,全句的意义就完全改变了。爱迪生当然是个天才,他也是相信天才的(他曾经多次把福特叫做“天才”);他对天才持一种“有条件的承认”的态度,即天才是最重要的,但天才也需要努力。爱迪生承认努力,但他归根结底更重视灵感。而中国的教材上从来只有这第一句,这等于全面否定灵感的意义。

这句话不会犯中国人的忌讳,为什么会一直遭到篡改,搞的残缺不全呢?我想可能与中国的教育制度精神有关。中国的教育一向是“学海无涯苦做舟”“题海战术”“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种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制造“整齐划一”的“听话的人才”,它不需要天才,也不承认灵感。课本甚至从根本上否定人的天赋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后天努力;当然,我不是说努力不重要,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天赋。教材给人灌输一种极端的观念,轻视中国有天赋的人才,实在是对中国青少年的一种摧残。

我们的教材为了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不惜篡改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把一个虔诚相信上帝的人改为了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且看物理教材、政治教材对爱因斯坦名言的联合篡改,为了方便对比,我们先列出爱因斯坦的原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色子。”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而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某个宗教的上帝),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观念就好象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这是他的本来意思。

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教材是怎样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绝对令你目瞪口呆。

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是因为爱因斯坦觉得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我的上帝。我真的无话可说了。且不谈西方的科学家是否都是唯物主义者,且不谈爱因斯坦本人究竟信不信上帝,教材首先就把爱因斯坦的话完全颠倒了。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色子”,教材却说:“爱因斯坦说,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于是爱因斯坦的有神论原文就变成了教材的无神论段落,我们伟大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教育又取得了一个新的成果。至于爱因斯坦会不会提抗议,这个不用担心,他去世已经几十年了,不会再有人找你的麻烦了。

不过总体说来,最近几年中国教材篡改科学家名言的行为有所收敛,“天才就是1%的灵感……”那句话已经很少有人提了,说爱因斯坦是无神论者的课文也已经被淡化。另外,我还在新的高中生物课本上看到了一段令我大开眼界的话,我惊诧的是现在的课本居然有如此勇气刊载这段“大逆不道”的话,愤怒的则是原先的课本骗了我们这么久,一直不敢把这段话登完。

这段话的主题是这样的:1950年,美国在波士顿郊区埋了一个“给1000年以后的人类”的储藏罐,里面有当时人类的一些日用品、科技发明等,还有爱因斯坦写的一封信。过去,我们的政治教材刊登了这封信的片断,主要是说资本主义世界如何混乱,人们丧失了生活的意义云云,总之,爱因斯坦对资本主义绝望了,所以他应该是个社会主义者……呵呵,好象扯远了。

那么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要称赞新生物教材的作者,他们毕竟是比较有胆量的。在他们刊登的爱因斯坦书信中,可以见到以下段落:“整个人类都丧失了生活的动力”“世界笼罩在一片阴影中”……最重要的,是倒数第二句话:

“造成这一切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多数人的道德和智慧,与那极少数真正为人类创造价值的人比起来,是无比低下。”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严重违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英雄史观,是一种藐视人民群众的史观,是一种自大狂的史观,是一种……总之是一种绝对不能接受的史观。如果按照中国课本一贯的作风,肯定给改成:“因为少数大老爷压迫人民,人民的生活才如此痛苦!”可现在的生物教材却默认,多数人痛苦的根源不在别人,恰恰在他们自己——谁叫他们的道德和智慧是如此低下呢?

不管爱因斯坦说的对不对,能够把这句不中听的话拿出来说,就是中国教材的进步。按照现在这样子发展下去,中国的教材也不能说是没有希望的。


最后更新[2005-7-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